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颠覆晚金 > 第二十三章 赵公旭牵引滔天计(上)

颠覆晚金 第二十三章 赵公旭牵引滔天计(上)

作者:边郡箭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1:57 来源:笔趣阁

“你也要小心,最近楚州不太平,楚州推官近日被人杀了,很可能是金人的间谍干的,你可有应对之策?”曾从龙小心叮嘱。

真德秀点点头说:“无妨,我倒是想带我的一个学生去,他拜入太学以来,向来力学,而且对于刑侦之策颇有见地。”

郑昭先似乎有点想起来了:“这孩子叫什么?”

“他的父亲曾任广州节度推官,而他本人也是朱文正公的徒孙。”

“我想起来了,是宋慈这孩子!”郑昭先抚掌大笑:“好啊,让他随你去倒也合适。”

真德秀却长叹口气:“他正准备明年的科举,此番夺情,也实在是国家危急。”

朝廷上有关北伐的动议,史弥远有苦说不出,此番再不响应北伐,那不知有多少人在背后用吐沫星子淹他。但是一说起支持北伐,史弥远也知道三衙诸军根本不管用,想要让自己威望不损的话,也得拉拢新军。

开禧年间战败之后,满朝上下都知三衙、屯驻大兵不堪用,编练新军的风尚大大提升起来,除了原有的广东摧锋、福建左翼和江西右翼之外,淮东新编的万弩手、雄淮军,而湖北有神武军,湖南则是由辛弃疾一手创办了飞虎军。

这些新军编练的时间还不算很长,尚没有被**侵蚀身体,士气正盛,训练有素,一般在名义上隶属于三衙,但实际上由地方官员自行掌控,在之前的对付民变和小规模冲突中都大显身手,已经超越了三衙禁旅。

也正因为如此,双方都将彼此视为仇雠,在三衙眼里自己才是正规军,而这些人都是占用了三衙名额的杂牌。可是在新军眼里,三衙不堪战,庸犬而已。当史弥远开始对新军将领伸出橄榄枝的时候,王斌、彭辂这几条犬开始哼哼唧唧起来,嫌史弥远给的骨头少了。

在万般无奈之下,为了安抚三衙统帅,史弥远又开始大肆挥霍国家钱财,为三衙增添军费,与此同时,又将临安太仓的管理权交给了三衙管军之一的王斌,这可是个肥缺,其中能捞到不少油水,给这三条野狗扔了几块骨头之后,他们总算是不给史弥远下绊子了。

史弥远因而大举调换了一批新军将领,拉拢了不少新军,实现了对新军的掌控,相比之下,郑昭先和曾从龙这些并没实权的参政能开出的价码太少,而政治态度又模糊不清——毕竟谁也不敢公开反对史弥远——所以不少新军并没有听从这些人的安排,转而投到了史明远麾下。

但是万弩手、飞虎军态度明确,对史弥远和三衙嗤之以鼻,万弩手,又名淮东神劲军,驻扎在楚州,这里正是真德秀即将赴任的地方,毫无疑问也是双方斗争的新焦点。

现在是不打也得打了。

正当史弥远要言不由衷的决心建议北伐的时候,被他狠狠敲打过一顿的李知孝找来,表示有人想要见一见史相公。

“是何人想要见老夫啊?”

李知孝看着左右,都是亲近的自家人,低声对史弥远说:“是北方来的盐商。”

史弥远虽然对李知孝的胡作非为有所预感,但也没有想到他居然胆大到这种程度,要是自己见盐商的事被人检举出来,那可就不是流放海南或者贵州能够解决的问题了。

“李知孝,你好大的胆子,你想让老夫干什么?”史弥远压抑着怒气:“还不快滚出去!”

李知孝虽然害怕,但还是压低声音对史弥远说:“此人明面的身份是走私盐商,但事实上是山东高俊的手下,此番是来和相公商谈有关淮北军事的,据此人说,高俊不愿意与南宋开战,希望能够想办法与相公促成和议,相公怎么说他就怎么做,只要能使两国和平,高俊愿意听从相公的调遣。”

这话让史弥远大吃一惊,高俊的表态,远远超乎了他的预料。

此时史弥远坐在太师椅上,好半天也不言语,李知孝有些难耐,目不转睛的盯着面前南宋实际上的掌权者。

史弥远一点也不反对议和,如果金军中有一支部队能够跟自己唱个双簧戏的话,届时和议就将大有可为。

但这毕竟是极有风险的事情,而且怎么看都不甚合理,史弥远甚至怀疑这个所谓的高俊使者会不会是郑昭先他们派来钓鱼的。

但是史弥远的直觉告诉他说,此事或许大有可为,于是在外面等待了半天的赵昉终于得到允许入内。

赵昉拜见史明远的礼仪有据有度,很显然是读书士子,并且久在官场之中,绝不是什么走私商人,这让史弥远心中又是疑惑又是担心。

“我听说你是那个山东高俊的使者,高俊果真要归想我大宋吗?如果不是的话,也就没什么可谈的了,我这里有刀斧手若干,直接将你扣下,押入临安天牢之中,等到击败高俊之后,将这厮一并捉住,让全天下人瞧瞧你等不忠不孝之人的模样。

这点诈术为难不住赵昉:“史相公祸在眼前,何必苦苦为难于我。”

“尔辈说客就喜欢妄谈福祸,我有何祸,且说来。”

“眼下满朝上下皆有动意,要求北伐,我想史相公一定不愿意为人所指摘。但是一旦北伐,淮河两岸生灵涂炭,又岂是史相公所愿,我家郎君有好生之德,所以才和史相公谈着一笔交易。”

“好歹我也是中国执政,执掌朝堂难道要和一个不忠不孝的北虏军将谈交易?”史弥远很不满意:“你们的高俊要搞清他的身份!”

“我们家高郎君对史相公非常崇敬,也非常想促成两国之间的和平,我想这笔交易是有得谈的,要不然的话真到两军对阵的时候,您又打算怎么办呢?”赵昉目光炯炯。

这也是史弥远最大的痛处,此时他又想起了十年前韩侂胄的死,想当年韩侂胄何等威风,为何一朝身死?还不是前线军将全灭,导致其威望大损,满朝文武皆望和谈,所以才函首以平息金人怒火。

此番北伐,如若能得胜倒也罢了,一旦前线事有不济,十有**又要有人想砍自己的脑袋,给金人消火去。

在自己手下的三衙,比起韩侂胄时代尚且不如,真要两军对阵只能输得更快。

看着史弥远面色的变化,赵昉知道这件事有门了:“不是小官夸口,我家高郎军劲兵三千,可抵宋军两万,山东境内无一敌手,淮北金军,我军为首。只要相公愿意与我等合作,那么一场仗说打赢就能赢,说打输就能输。”

“这是何意?”

“高郎君愿意出卖一些金军的情况,助史相公成功,到时候完颜珣必然求和。”

这就是高俊的计划:出卖金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