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颠覆晚金 > 第九章 聚义宿迁县(上)

颠覆晚金 第九章 聚义宿迁县(上)

作者:边郡箭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1:57 来源:笔趣阁

宋军上下都一片惊讶之声,确实,高俊不着片甲,单枪匹马,身后有一名随从赶着马车,上面是一具已经装殓好的遗体,缓缓向宿迁县城而来。

尽管没有人命令,但是守卫城门的宋军士卒鬼使神差的开了门,他们有些诚惶诚恐的让高俊进来。

毕再遇略微恢复了神智,在宿迁县牙里和高俊见面,两个人都面色沉郁。

“尽管你赢了,但我也不会投降,还要在这里杀掉你。”毕再遇威严的说。

“我没赢。”高俊的神情极为沉痛:“我军有上千个好兄弟倒在了战场上,我的一位出生入死的部下被你们用弩枪打死了,这一仗我输得太惨了。”

“我们也倒下了三四千人。”一说到这个,毕再遇的心也揪了起来,他还记得他刚刚到镇江的时候,屯驻士卒们是如何欢迎他,这些年轻的小伙子们忠诚,勇敢,愿意遵循他的一切指令,可自己作为三军首将,却没能好好的使用他们,让他们这样凄惨的倒在战场上。

“这都怪你,怪你!我建议过和平,建议过咱们交换位置,如果你答应我的话,这些弟兄们就不会死了,而如今他们不但死相凄惨,而且没有任何价值,你们的史弥远就是个卖国贼。”高俊哭了,从怀里掏出一份书信,扔给毕再遇:“你自己好好看一看,这上面写的都是什么!”

这封言和所诓骗的书信,经过文月儿的传递交到了青阳镇忠义军的手上,而贾涉等人商议过后,决心相信高郎君,将这封信转交给他,由他来劝说毕再遇。

这是一封沉甸甸的信,然而他那惊悚的内容却没有在忠义军将心中掀起什么波澜——过往的经历早将他们的心冻成了冰,再也掀不起一丝水花了,这封证实了一切的信,也不过是在寒冰上又加了一层霜而已。

而高俊接到这封信之后,感到的却是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如果早一天拿到这封信,会不会这几千人就不用死了呢?

尽管心里面明确的知道,就算是有这封信作为证据,不使用武力手段也不可能让毕再遇低头,但是在淮北流的血已经够多了,所以他今天决定单刀赴会,劝说毕再遇。

毕再遇仅仅看了一眼就知道了信的内容,心中的一切猜想都得到了证实,他丝毫不怀疑信的真伪,其实他什么都知道,只是不愿意相信,此时的梦碎让他感觉到由内而外的疲惫,不由得缓缓的闭上了眼睛。

“我真是不明白,在这种情况下,你为什么要为史弥远卖命?难道你真的相信在这种人主政之下,宋军可以北伐成功吗?哪怕你在徐州打了胜仗,三衙管军也要立刻将你拽下来,文官打了胜仗,史明远猜忌,5关打了胜仗,三衙管军们嫉妒。官家不修德,不理政,一心沉迷于丹药,你们就靠这个北伐中原吗?”高俊大声的向在场的所有人高呼:

“我们的政策很简单,谁支持抗蒙大局,谁就是我们的朋友,谁愿意继续追随史弥远的乱政,谁就是我们的敌人。我希望你们能够和我一道,共同发动兵谏,杀死史弥远,还大宋百姓一个清明天下。”

军将们瞠目结舌,这意思不就是让他们反叛吗?

“史弥远专权乱政,天理不容,只要前线宋军们一致同意发动兵谏,我们共同南下,必杀史,始可和。此番定能成功。”高俊极力劝说:“现在大家面前无非是两条路,继续跟随史弥远,直到被他出卖干净,要么就跟随我一道,准备清君侧!”

高俊转身要走,到门口停下来,头也不回的给毕再遇留下最后的话:“你们那个叫姚喜的统制官,尸体我已经装殓好了,他作战很英勇,但是老将军今天非常无耻!”

毕再遇似乎不愿意再为自己辩解什么,高俊走出了县衙的厅堂,围在门口的宋军士卒们全都站了起来,心情复杂的看着眼前这个人。高俊并没有躲避他们的目光,而是心情平和的扫视他们一眼,这是一群好孩子。

就在此时,县衙后面升起一丝浓烟,随即是军将们的哭声。

高俊有些惊讶的转过身来,此时的烟越升越大,里面还夹杂着几片火焰。一名统制官双眼通红的走了出来:“老将军抛弃我们了。”

高俊突然感觉力气从身体里抽离了,这事确实出乎了他的意料。

片刻之后,他见到了被宋军羁押的孙邦佐,此时孙邦佐的神情极为复杂,而高俊只是勉力的拍了拍他的肩膀,告诉他不用多想。

那名宋军的统制官告诉高俊,毕再遇将自己的甲胄留给了他。高俊很清楚,毕再遇相信自己说的话,可他不愿意面对这种事实,六旬老翁尚有何求,只能一死了之。

这是一副鎏金山文甲,朱色袍带,白滚边,据这名统制官说,乃是前朝郭汾阳老郡王的遗物,为毕将军所钟爱。

临死前将自己的盔甲送给高俊,这态度已经很明显了,镇江屯驻大兵上下已无异议,毕竟此时就连命都在敌军手上,而他们愿意宽大为怀,还有什么不能接受的呢?两军商议,等到明天,青阳镇忠义军、宿迁屯驻大兵以及太平军各派出军将,商议以后的打算。

趁着宋金双方都失去了作战意志和作战能力的时候,淮东战场上的宋军和金军联合起来,向史弥远发难。

高俊回去后安心准备,他知道史弥远死期到了。

而此时,史明远自己却不知道这件事情,他正在听取,手下亲信汇报的赵昉的情况,这几天,这个北国来客相当老实,虽然偶尔出门,但是并不合上下官员打交道,只是到勾栏瓦舍听听戏,亦或是买些东西而已。

“难道去听戏的时候就不能和旁人交头接耳了吗?去查查都有什么人和他在一起。”史弥远很不满意。

然而他们都错了,赵昉并没有与任何人交接,他每天出门只是为了打掩护,真正负责沟通消息的,是按时上街买菜的蔡宁。

闹市上人来人往,蔡宁低着头,拎着用荷叶包裹的肉向前走着,似乎是漫不经心之间与一个挑夫擦肩而过,而此时,藏在挑夫篮子里面的陶彩儿已经拿到了密信,双方头也不回的各奔东西。

温州苏赖子、洪州熊果儿两位茶商领袖已经率领手下茶商人马进入了临安城,并且被安顿在慕迪的勾栏里面,在赵昉的说项下,这两个人也心情澎湃起来,大丈夫在世当建功立业,何苦委身当一个贩夫走卒呢?

两个人当即决定跟着赵昉干,得到太仓的两米之后,跟随赵昉一起北上山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