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颠覆晚金 > 第十七章 滨州混战(上)

颠覆晚金 第十七章 滨州混战(上)

作者:边郡箭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1:57 来源:笔趣阁

很多太平军将领在回忆中不约而同的说,这是他们这辈子见过的最恐怖的骑枪冲锋。

由于事后太平军撤离了战场,所以无暇进行统计,但是那位可爱的契丹主耶律齐收敛遗体的时候还真得留心过,根据尸体的位置推算,在蒙古骑兵冲上来的一瞬间,至少有五百人立即丧命于敌军的枪尖之下,在最极端的统计中,这个数字可以翻倍。

有那么一瞬间,太平军好像已经被摧毁了,窝阔台的脸上也露出了得意的微笑。然而,蒙古人输就输在他们还不够了解这个对手,尽管他们已经与太平军交战了很多次,尽管一名万户死在太平军手上,尽管如此,他们依旧不够了解太平军,不了解这支常年在鲜血与荣誉中拼杀的队伍,不知道军兵们所享受的崇高待遇,不知道他的政治教育体系和文化教育体系。

在绝大部分军队遭遇15%的伤亡就已经困苦不堪的情况下,太平军正军基本上都能扛住五成的伤亡。尽管蒙古骑兵瞬间的冲击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但是当蒙古人失去了冲击力,闯到太平军军阵中的时候,却发现刚才巨大的杀伤并没有让他们的敌人退却,恰恰相反,在经历了短暂的慌乱之后,他们的敌人像狼一样扑了上来。

高俊始终站在最靠前的位置,大声指挥着身边的军兵,而各级军使也都红了眼睛,潘正在小山上,情况略好一些,只有几名蒙古骑兵冲了上来,在激烈的搏杀中丧生,虽然旗子差点被砍到,大鼓也被弄破了两面,但没有更多的损失了。

看着敌军冲上来之后,面对依然不溃散的太平军不知所措的表情,潘正叫盖着天拔起大旗:“现在不胜则死,跟我冲锋!”

高俊的反应比起潘正来要稍微晚一些,但是他也立刻意识到太平军还没有被摧毁,这支军队依然具有反攻的能力,需要的是指挥官在关键时刻准确无误的命令。

太平军陡然发动了反攻,就像是被压缩到极致的弹簧突然弹起来一样,刚刚冲进阵内的蒙古骑兵遭到了可怕的损失,他们的马匹在冲锋之后不能立刻很快的逃开,四面都是敌军的包围,惊慌失措的蒙古骑兵被一个个拖到马下杀死,或者直接在马上被捅成马蜂窝。

窝阔台原本得意的表情突然凝固了,似乎是还没有弄清楚眼前的情景,不知道为什么,刚刚还所向无敌、四方杀戮的蒙古骑兵突然失掉了他们的勇力,明明已经将太平军打得几近崩溃,却突然陷入了敌军的决死反攻之中,被大片大片的杀死。

蒙古人在之前积累的优势荡然无存,冲锋的骑兵不能一次性的将步兵彻底击溃,反而陷入了既不能冲锋也不能机动的绝境。

大约也就是片刻之后,同样是苦战终日,而且补给不足的蒙古人彻底崩溃了,仓皇的想要逃离战场,不少人的战马已经被打死,只能步行逃窜。

也差不多就是在这片刻之间,冲进阵地里来的蒙古骑兵起码损失了三四百人,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的扩大之中,但是窝阔台已经无暇顾及这些了,太平军步兵凶狠的对窝阔台所在的敌军发起了冲锋,弹簧弹起来的势头惊人,就连刚才没有参与冲锋的这支骑兵也直接被打得连连后退。

由于高俊的及时增援,大部分蒙古骑兵没有来得及换马,此时他们的战马疲惫不堪,也不足以再次奔驰了,窝阔台徒劳的要求他们顶住,但这毫无作用,蒙古人只好暂时先将骑兵撤离,再寻找破敌的机会。

太平军对此有深刻的认识,蒙古人的耐力惊人,他们一定是拖着疲劳的身躯赶回大营里换马,不能再和他们继续战斗了,太平军选择了撤离。

耶律齐从远处直观的看到了这场战斗,而且由于距离够远而地势够高,她对这场战斗的大势甚至比很多在战场上的士兵更加清楚。她亲眼看到了敌军的步兵是如何节节抵抗蒙古骑兵勇猛的攻势,契丹人素号骁勇,但是和蒙古人比起来也稍逊一筹,但即便如此,蒙古骑兵也不能彻底打垮太平军。

她亲眼看到了蒙古人如何利用一次次的机动迂回拉扯太平军的步兵阵型,如何将敌军一点点的分割撕碎,最后凶狠的冲上去噬咬敌军,但是却遭遇了敌军的决死反击,又怎么在付出惨重代价之后狼狈逃窜,这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

也古几乎是趴在马背上回来的,他今天真是累坏了,看到耶律齐的马车就在营地门口,那个契丹郡主站在旁边谦恭——至少表面谦恭的看着自己,心中产生了一种难以抑制的悲愤情绪。

“郡主,你看到了大蒙古国的另一面,蒙古人也是人,被杀的时候也会流血,这样的日子我们经历的多了,而且以后还会继续经历。但我可以告诉你,在大蒙古国过去二十余年的征战当中,凡让我们流血的,他自己的血也会流干,一定比我们的多!二十余年概莫如此!”

太平军向南撤离了一段距离,高俊与潘正才有机会稍微歇一下,交换情况,得知严实已经降蒙之后,高俊深深的明白,老根据地已经回不去了,那里十有**已经被严实的先锋打开。

“希望根据地的平民都已经撤到了梁山上。”

“恐怕很多人会留下来,我们在黄河岔道那里也看到了不少留恋家财的人。”潘正在地图上给高俊指点:“第一军的南路军被我军击退,已经彻底退入河南,随后又遭遇了蒙古纲和纥石烈志的夹击,他们可能被全歼在河岸边上,但也有可能突破重围,在大河的另一处渡河。”

“要派人去联系蒙古纲,了解目前的实际情况。”

两个人正在比划商量的时候,一名公使跑了过来,说有一位使者想要求见高俊,即刻得到了批准,随即两个人就听到了一阵铜铃声,那名使者骑着高大健壮的白马,而且在马上装饰了十几个铜铃,跑动起来,那堆铃铛就叮叮的响,现如今蒙古人横行山东原野,敢于这么装饰战马,显然对自己的武艺有信心。

此人身形魁梧,高大健壮,除去全装甲之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他手中倒提的方天画戟,再就是这匹铜铃白马。

“末将是观州副将齐昭,前来向郎君求援!”

听说是纥石烈师靖的人,所有的人都异常吃惊,此时,师靖正在山东北部打着另一场突围——滨州混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