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颠覆晚金 > 第二十三章 秋风烈烈(上)

颠覆晚金 第二十三章 秋风烈烈(上)

作者:边郡箭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21:10:33 来源:笔趣阁

“若汉之汲黯、萧望之、杨震、李固、杜乔,唐之狄仁杰、颜真卿、段秀实,招之不来,麾之不去,生以理全,死与义合,国存与存,国亡与亡,斯可谓社稷之臣矣。”

——赵秉文

从这次会议之后,军典们都变得神秘兮兮的,开始偷偷的向军兵的宣讲,他们不会久居于山东乡下,以后是要跟着高指挥闯荡九州,救苍生于水火的。

这样的宣讲方式简直是一点都不“功利”,但是效果却并不像高俊想象的那么糟,军兵们听说高俊的理想之后并不动摇,虽然有些迟疑,但都愿意奋战一次。

与其说是军兵们的境界太高,倒不如说是高俊想法太低。分完田地之后,军兵们大多衣食无忧,有了能够世代相传的产业,心中也多了不少渴望与憧憬,如果真的能够跟高指挥建功立业,封妻荫子,为祖宗争口气,有什么不能干的?

正如以前何志也对高俊说的那样,他们低估了华夏儿女的家国情怀,只要能够保证大家的衣食,这些人心中对这片土地的深情是二人所想象不到的。先秦以来两千年,中国人不靠宗教,不靠法律,而是以每个人心底对祖国的伟大抱负而昂然前进,这是印在我们这个民族基因深处的独特的民族指纹,是千年古国傲立于世的坚强基石。

当然,前提是保证大家的衣食,为此高俊和何志也依旧忙忙碌碌,何志也留在寿张县城,高俊则返回小山墩堡,在全寿张县继续推进民政工作,这段时间何志也忙碌异常。

整个寿张县,包括高俊原本就控制的部分地区被分为十七个管,六百一十二个社,各路大户人家大都因为曾经向时全彭义斌借粮而被高俊取消了成为乡官的资格,由高俊自行任命了管领社正。由于这次有了东平府的背书,高俊的命令更有权威性,支应、书手、主首的招募也变得容易了不少。张成武的派出所也开遍了各管,总部也搬迁到了寿张县境内。

县城、竹口镇居民被分为三街、八十八个坊,街设立街领、书手、行人、主首,坊有坊正,与乡村治理的情况类似,但由于街坊没有独立财政,所以没有实行会计职能的支应,而多了一个帮助工商管理和收税的行人。

那位厨子郑迎也当了一名坊正,还得到了何志也的上门祝贺,夫妻二人又惊又喜。看得出来,郑迎的妻子确实是一位美人,但是右腮有一大片烫伤的疤痕,用手遮住了依旧是倾城之貌,让何志也忍不住考虑是不是该设计套时装什么的。

郑迎夫妻之间依旧是百般恩爱,郑迎打算试着重返厨房,看着这二人,何志也十分感动,约好了会再来看望他们。

翟主簿虽然和高俊吵得不可开交,但是何志也三次登门之后居然得到了接见,也不知道两个人聊了什么,过了几天翟呈信又开始上班了,每次他一出门,都把街上的喽罗混混吓得直发抖。

大概过了半个月,东平府派了人勘问张通古、齐文之死,翟呈信和吴广亭两人积极作证,全县军民异口同声,表达了对两位死于王事的官员的敬佩。

当然,出于维护忠臣声誉的问题,高俊把齐文家里的“不明财产”和十几个美娇娘全部暂时收缴,张通古贪墨不多,家产干脆分文不动,他那位还在府学的儿子回来祭奠一番之后,将家产全部变卖掉就离开了。

不久之后,山东路统军司也派人传令高俊暂时主政寿张,除此之外,信使还捎带来张翰的一封信,当年在宣德州的行省左右司郎中回到朝堂之后受到了完颜永济的褒奖,依旧担任尚书省都事,兼知登闻鼓院,如今又升任御史台殿中侍御史,这可是清流好官,不出意外的话,张翰可以稳稳当当的坐到尚书宰执的位置。

而这位有大好前程的官员在信中夸奖了高俊一番,高俊这才知道,他破敌数千的事情已经在尚书省传开,甚至上达天听,完颜永济都口头夸奖了一句。因而推举他入仕的张翰也感觉脸上有光,特意写了封信鼓励高俊好好干。

这段时间高俊也了解到,自己做官的起点可以说是最好的。金代做官的途径,文资以进士为优,武资以军功为最,而高俊正是军功入官,因而日后做官可以免除差使,直接升转,也不用回阶或者是关内差事。

这些别人羡慕不来的好处,在高俊眼里根本不值一提,女真皇帝的夸奖对他来说也是噪音,只要不辜负天下苍生即可。

此时,估计全天下人都觉得他是金廷忠犬了,只有他和何志也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

一切的等待,将会在今年年末终结。

高俊再次扩军,潘正、李铭、冯达、郭延嗣、楼升五个都之外又扩张了四个都,军使分别是纥石烈师靖、路哲、张大春和范有田。

前三个人都没有什么异议,范有田的擢升引起了不少非议,但是高俊和他接触之后对此人倒是印象不错,虽然有点意志不坚,但是应答很是得力,很能揣摩高俊的意思。

与此同时,全寿张县的民兵组织都组建起来,由各管的主首率领操练,作为后备兵员。

到了秋税的季节,寿张县的村民们由衷感到高郎君、何先生的好处,所有的杂税都被免除,只交土地租赋,物力钱也只交车船、水碓、碾铠这些能为主人带来收入的部分,房屋、牛马和积蓄财产不需要再交税。

何志也的新规定如雨点,每出一个新规定就废除一大批旧规定,然后就有一大批胥吏失业。

因为重新规定了厘金和条陌钱,商业负担轻了不少,高俊还引进了发票制度,给每户商家发放一定数量的发票,以此作为收税的凭证。高俊的商税额度比金朝规定的税额要高,但是由于废除了其他杂税,事实上商户的负担减轻了不少。

各级公使胥吏们当然极力反对高俊和何志也的做法,干脆全体磨洋工,准备看何志也出丑。

但是结果让大家大吃一惊,公文没人写,高俊的军兵可以接手;市场没人管,干脆成立了专门的市政部门,孛涅察尔执掌,由何志也指定商户轮流上值管理;案子没人追查,翟呈信、张成武带了几个军兵办案;商税没人收,吴广亭带着各位街领坊正挨个查发票;各种事务何志也自己审、自己写、板子都恨不得亲手打。

胥吏们全都惊呆了,只好重新回来上班,毕竟失业才是最可怕的事情,可是连这一点都做不到了:由于旷工时间太久,他们被何志也通通罢免。

何志也、张成武、翟呈信、吴广亭四人暂时主持全县的工作,何志也暂代县令,张成武暂代县丞之职。

“放手干吧,我要让寿张县的居民家家屋后拴着一匹马,锅里有一只鸡!”何志也信心满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