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颠覆晚金 > 第十章 人南渡(下)

颠覆晚金 第十章 人南渡(下)

作者:边郡箭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1:57 来源:笔趣阁

燕京城满城风雨的时候,高俊却并不知晓这些事情,得知河北目前情况混乱,蒙军已经基本上不可能杀个回马枪,再来找山东的麻烦之后,高俊知道,解决六州的窗口期已经逐步接近,是时候鼓舞一下全军的士气了。

在最近的军报上,高俊新使用了一个词,很快就叫响了全军,大家都开始用一个全新的称呼来表明刘黑马,史秉直,严实的部下:伪军。

在这篇针对蒙古人残暴统治的口号宣传里面,高俊倒是想到了历史上的各类口号,创造出了不少概括性的称呼。

所谓的大蒙古国自然变成了铁木真匪帮,而投靠铁木真的各路汉军世侯也自然变成了匪帮走狗,而他们的军队也就成了伪军,根据领导人的不同,还可以分为刘伪军、张伪军、严伪军等等。

伪军这个词汇一下子就抓住了大家的心,立刻叫响开来。紧接着,军报上对伪军以及铁木真的批判如同雨后春笋,就连元好问也发了本报社评。

高俊一一都看了,心下不免有些失望,绝大部分人依旧从传统的忠君报国出发,认为铁木真曾经受章宗之封,担任部族节度使,却起兵反叛朝廷,是为大逆,不得正统。而这些伪军首脑们忘却君恩,反叛朝廷,也都是大逆之贼。

这种传统的封建效忠的一套让高俊有些不舒服,转而给元好问写了个批示,希望他能够重新挑选合适的文章。

“邸报所采用的理论陈旧,对于面向的大众没有说服力,从这一点来说,只能算第二流的报纸。”高俊毫不客气的批评元好问:“本朝也曾是辽之臣属,宋朝太祖乃是后周点检,以此攻讦,自取其辱。”

第二天,元好问赌气似的在报纸上刊登了新的文章,确实在理论上有了极大的进步。

没有再从传统的君臣忠义方面去理解,反而充满了民本思想,重点在于说蒙古人南下以来烧杀掳掠,而伪军为虎作伥,残害民众,实为大不义。

但是作者后面又列举了一大群历史上为虎作伥的人,点到即止,没把张邦昌和刘豫都算进去,倒是把高俊看的心惊胆战芒刺在背,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邸报上刊登一篇理论水平高一点的文章,高俊自己先看了个汗流涔涔。

“这要是让大家想通顺了,我这‘大金忠臣’也算是做不下去了。”高俊忍不住自我嘲讽一句。

作者名字叫傅起,高俊想了半天,也不记得根据地里有这号人物,一瞬间他还以为这是何志也新起的笔名,于是去信询问,然而何志也非常纳闷的表示他还以为这篇文章是高俊写的。

这下子高俊坐不住了,赶紧派人去询问元好问,而得到的回复令他大吃一惊,这个傅起甚至并非根据地的人,此时还在开封。这篇文章是去年冬季前就写好寄来的,因为言辞激烈,而且涉及了朝廷根本,属于高度政治敏感,所以元好问一直压着没有发表。

这倒是让高俊不能不啧啧称奇了,一个土生土长的金朝人,能提出如此民本的理论,让他深为惊讶。元好问在信中详细介绍了这位傅起先生的情况,他是在卫绍王时期中举的,因成绩优异被选拔为尚书省令史,这在金朝是一个相当有前途的职位,做了两年之后就可以去美县做县令,着实是一颗政治新星。

元好问的小友雷渊与此人有所结交,借着这层关系,元好问寄给雷渊的那些有关山东根据地的文章,也被此人看到了,他倒是兴趣浓厚,直接给元好问来信,询问有关山东的部分情况,随后又寄来些许文章在邸报上发表。

这倒是把高俊吓出一身冷汗,他还是忽略了本时代人与他那时的思维差异,在他看来,根据地自成一体。而在元好问等人看来,根据地还是金朝下的一个自治程度比较高的地方,难免出现了这等模糊边界的事情。

不过事已至此,高俊当时起了别的心思,这位傅起虽然已经官居尚书省令史,但是看上去对根据地很感兴趣,估计是个挖得动的墙角。而他的理论造诣也不能说不高,如果能把他请到根据地来,说不定又能得一员人才。高俊立刻派人去开封送信,随信赠送礼物,盛情邀请来根据地一游。

此时,被高俊心心念念的这个人结束了在尚书省一上午的工作,正准备回自己在开封城角落的小居。出了南省,正好遇上了从翰林院那边出来的王若虚,傅起连忙向王内翰行礼,然而后者似乎根本没有看见,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什么事,急匆匆的离开了,让傅起好生纳闷。

当天下午,在开封士子常见的聚会中,王若虚对大家说:“归德那边来了消息,蒙古纲再次渡河北上,要去打曹州,被高俊的人击退了。”

大家顿时议论纷纷:“中都蒙难尚未得解,现在将领之间还要自相攻伐,官家应该降旨严惩蒙古纲!”

但是也有人提出不同意见:“高俊也不过是赞州太平军节度使而已,曹州单州濮州本非其所管辖地,权且领之,朝廷派军马进驻又有何不可?岂能拒之门外?”

“官家不是已经拟旨,准备让高峻与其他河北义军一起各建衙署,封建河北了吗!”麻革急问,确实,完颜珣已经降下了旨意,但是由于去年冬季蒙古人的突然进攻,未能传达到高俊这里,半途又折了回来,但是蒙古纲是确确实实知道的。

“那是现在才发的旨意,不能冲改以前的事情,这三州不应该在河北封建之列。”段克己如是说,大家都明白,某种程度上,这才是蒙古纲不惜与高俊撕破脸,也要赶紧拿下三州的原因。

“我看这三州还是应该给高俊!”在人群中说话的是白华,立刻引起一阵低低的笑声,在开封聚会当中,有关高俊的话题也日益增多,而白华毫无疑问是很支持高俊的,经常出言为其辩解。

“高俊仅以山东一地数次力挫蒙军,堪称郭李,此三州在他人之手,不过黑鞑案上鱼肉,高俊之手,黑鞑背上芒刺。”

这倒也是个理由,立刻就有人出声表示支持。

在人们的喧哗声中,王若虚越来越头疼,他有一种感觉,高俊此人在山东的所作所为绝不仅仅是为了攻击蒙古,这让他感到有些恐惧乃至愤怒,作为金朝士子,忠孝仁义早就已经烙进了骨子里,他还是不能容忍叛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