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颠覆晚金 > 第二十一章 聚贤宾(上)

颠覆晚金 第二十一章 聚贤宾(上)

作者:边郡箭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1:57 来源:笔趣阁

对此高俊一点也不感到吃惊,蒙古人刚刚解围的时候,李朱罗的信使就到了。

济阳公,金紫光禄大夫,山东西路经略使,行六部事、行枢密事、保国宣力忠臣。高俊一跃成为了公爵,职务也变成了山东西路经略使,最重要的是可以开府建衙、自建僚属、自备军马、自除守令,所控辖区域内俨然是个独立王国。

与此同时,靖安民受封易水公、张甫受封高阳公、移剌众家奴受封河间公、王福受封沧海公、郭文振受封晋阳公、胡天作受封平阳公、张开受封上党公、潘正受封天水公、燕宁受封东莒公、孙庭受封东莱公。

历史上封建九公之一的武仙由于去岁叛降,没能获得封爵,据说朝廷已经得知他反正,准备给他补一个恒山公。

高俊眼下已经和苗道润齐名了:受封公爵,四人来自河北的苗道润系统,三人来自山东的高俊系统,各军被朝廷划分好了经营范围:张甫中都东部,靖安民中都西部,王福河北东部沿海地区,移剌众家奴河北中南部,武仙河北西部,郭文振河东中北部,胡天作河东西南部,张开河北东南部。

高俊受封济南东平一带,燕宁掌管鲁南,孙庭掌管胶东。

从分布来看,只有潘正显得极为特殊,被送到了陕西,按照金朝的总体战略,陕西应该是中央直辖的部分,不过仔细一看,潘政所受封的天水公治所临洮府,大致要掌管洮兰一带,这也是陕西最偏远,可能受到南宋和西夏两面夹攻的一方,也无怪乎如此了。

根据李朱罗的消息,完颜珣已经有意将完颜合达调往陕西,任命为陕西行台,到时候潘正还得听他的指挥,而大将仆散安贞也将出镇卫州,控扼整条黄河。

这样一来,黄河以南的部分由朝廷直辖,河南由中央控制,而陕西和卫州则交给两员亲信大将,与蒙古军队交战,保卫这两个河南的辅车。河北、山东、河东以及偏远的西南各处则是朝廷的弃子,这十二名公爵打得好,算是意外之喜,就算是打输了,朝廷也不感觉肉痛。

完颜珣亲自操刀,把好鱼好肉留给朝廷,而剩下难啃的骨头,则全部由个人承包,自负盈亏,朝廷只会给破产宣告,不会从中支援一分钱。

让使者有些尴尬的是,除去高俊这些人之外,还有一位河北的王福也在这里,这让他始料不及。

王福本人更是羞红满脸,朝廷的诏书下来了,可是他现在一无军队二无地盘,倒是显得德不配位。

高俊是在其中最尴尬的人,只能想方设法打圆场,反正爵位既然已经发了,人无过错就不宜再收回。王福一没叛变二没误事,只是力不能支而已,完颜珣再傻也不至于因为这个就将他的公爵取消掉。

金朝爵秩,向来只有国公,从来没有郡号公爵,所以包括高俊在内的这十二名公爵倒是有些假公爵的意思。倒也恰到好处,既显得隆重有力,与此同时,也没让人感觉朝廷已经黔驴技穷,以至于滥授名器。

但是在高俊看来,这种矜持简直就是荡妇上床前的故作娇羞。反倒是纥石烈志得知这个消息之后,火急火燎的找到高俊:“温敦郎君千万不要推辞此事,且先忍耐下来,等过明年再立下战功,我也帮郎君上疏请求撤掉公爵!”

一句话就让高俊迷糊了:我好好的公爵撤掉干什么?

“也并非是官家偏心,实在是郎君过去一段时间有些事不谨慎,以后郎君要千万谨慎自修,切莫让朝廷上的大头巾抓住把柄。如此一来,还会有重归朝廷官爵的一日,总比在大河以北自生自灭强。”纥石烈志还在喋喋不休,这倒是让高俊有些明白了,原来纥石烈志认为,高俊这个向来是实打实的朝廷将领,如今却变得和其他义军首领并列,显然是一种明升暗降。

“其实我也不怎么在意。”高俊一时间还没找到凑手的话,纥石烈志又紧张兮兮的打断高俊:”我已经是武宁军节度使之职,届时我会率军留守于徐州各处,一旦温敦郎君有难,我定会率军前来支援,绝不失约!”

纥石烈志这么说,让高俊实在是感叹,同时他又感到有些悲哀:如果纥石烈志能知道自己内心的想法的话,怕不是立刻就要拔出刀来,把高俊做成臊子。

想归想,高俊突然灵机一动:“你说,你镇守武宁军各州之后,民生工作打算如何处理?”

“我也正在愁这件事呢,淮北三州实在是残破,之前你经营的势头不错,可如今朝廷任命我镇守此处,我也实在不知如何处理。”

“这样吧,我借调手下几名能干的人到你帐下,帮你治理各州,收取赋税,签民入军,郎君以为如何?”

“那可就太好了!”纥石烈志大喜:“如果能收集流民,让淮北重新富裕,那我军又可增添人马,倘若北伐不成,还可以再南下一次!”

考虑半天,高俊决定把张亮派过去,一方面,张亮在登州做得不错,对治理淮北应该具有相应能力,再者,此人为人坦荡,应该能够权衡忠于高俊与为纥石烈志效力的关系。

最重要的一点是,张亮善饮,应该能跟纥石烈志融洽相处。

几天后,高俊又专门找时间与王福相谈,高俊连连道歉,说自己前些日子一直遭遇蒙古重兵围攻,现如今才能招待同为义军首领的王福,实在是考虑不周。而王府表示绝对无碍,之前他也与根据地不少要员见面,知道虽然同样是公爵,但高俊的实力并非自己可比。

所以,当高俊提出要借给王福粮食武器,让他回到清沧召集旧部,与已经进入河北的赵永、田匡起义军一同作战,对付在清沧的蒙古世侯李全的时候,王福显得十分激动,对高俊千恩万谢,并且表示以后各军同气连枝,唯高郎君马首是瞻。

招待中使的盛宴也持续了几天,每个受封公爵的人都轮流请了一次,并且把根据地的现行官员报了上去,高俊决定让冯达接任自己的太平军节度使之职。

几天后,带着一丝不开心,蒙古纲的军队退出了曹州城,但他们却留在河南,在当地安营扎寨。

与此同时,另外一个对高俊心怀恨意的人悻悻的离开了东平府,纥石烈志获封为山东西路转运使,而李秉均则回到朝廷,担任户部侍郎。

“高俊此人必反!”李秉均过了大河,到达蒙古纲的营寨,在筵席上,李秉均和蒙古纲达成了共同认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