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颠覆晚金 > 第六章 温迪罕僧虔(下)

颠覆晚金 第六章 温迪罕僧虔(下)

作者:边郡箭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21:10:33 来源:笔趣阁

布置完任务之后,军官大部分都走散了,只有僧虔留了下来,面对高俊欲言又止。

“你不用说了,僧虔,我今天既高兴又不高兴,我高兴的是僧虔你心境清明,敢直言于我;我不高兴的是你居然视军纪如无物,一言不合就要离场。”

“这么说,指挥不生气我说那些话?”僧虔一愣。

“无论你说的是对是错,我都不会生气,但是我希望你还是要摆明立场,你现在是我的都虞侯,你要为手下上千名军兵着想。”

“高指挥,我也知道去大同防秋千难万险,几近于有来无回。但大丈夫既为军兵,当国而忘家,眼下岂是我等惜命之时,又怎么能不管尚书省的命令呢?我僧虔身为国家军人,绝不能违抗军令。”

“什么尚书省,如果按照尚书省的意思走,你现在早该当做私盐贩子拉到中都砍头了!”高俊终于忍不住训斥僧虔:“尊奉那群大头巾的命令,和拯救河北数十万百姓,孰重孰轻,你好好想想!”

僧虔的脸色无比苍白,身子也摇摇晃晃的,但还是不住的摇头:“指挥,我不知道为什么,但我觉得你肯定说的不对,我早年入军,虽然并未得官,但从未辜负过国家朝廷。如今……”

看到僧虔这副样子,高俊也是又好气又好笑,他只能用力拍拍僧虔的肩膀,柔声劝慰一句:“想想自己的冤屈,尚书省的命令未必值得尊奉,你不要多想,再过半个月便见分晓。”

随着到达一个个渡口,各都先后下船,这支船队足足能承载五千人,高俊手下只有军兵千人,剩下的地方都用来装载各类军资,尤其是粮食和布匹,既要满足军兵只用,还可以用来招徕流民。

郭延嗣下船之前偷偷找到高俊,表达了自己的担忧:这是他第一次单独领兵行动,他实在是担心自己镇不住场,希望高俊另请高明,让他始终跟在高俊身边,鞍前马后效力。

关于这个问题,高俊并非没有考虑过,郭延嗣是优秀的弓箭手,但一直不是个合格的军官,最早的三名虞侯里面他训练的情况最差;后来分成了五个都,他的都练兵也不甚好;与彭义斌的战斗当中,正因为他的都崩溃,给高俊带来不小的伤亡。

这么一桩桩一件件摞起来,郭延嗣早就不适合当一名军使了。

但是郭延嗣毕竟是最早追随自己的人,高俊无论如何不能给他一个太低的位置,只能尽可能勉励他做好一切,这次高俊答应把长史陈秉彝借给他。

“这不可,指挥身边怎么能没有应奉文字的人呢。”郭延嗣连连推辞。

“陈长史有雅量,知进退,哪里是一般的刀笔文字之人,让他跟你一起做,对双方都大有裨益,至于抄写文书,我这里又不缺人。”高俊让,郭延嗣安心,表示借出去陈秉彝绝对不出什么事。

这一天快入夜的时候,船工告诉高俊半夜就能抵达清州,高俊算了一下,从大名府登船到清州花了三天时间,据说回去的时候更加顺风,仅用两天左右就可抵达,这样一来一回是五天时间。

在运河河面上,高俊欣慰的看到已经有些人听到些许风声,开始举家南迁了,在运河上有不少小船,上面载着财货,川流不息的向南而去。

高俊的运力就是:五天能从清州运走五千人。

船只到达渡口的时候,温迪罕僧虔第一个从船上跳下来,为全军打先站,这样的举动,让军官都安心了不少,看样子指挥和僧虔并没有完全闹翻。

唯独何志也瞧出一点端倪,对高俊说:“你不该跟他说私盐案这事,要知道,僧虔的好日子全被这件事毁了,这是他心里面永远的痛,谁揭这个伤疤都不行。”

高俊也很无奈:“我能有什么办法?我必须让他立刻服从命令,如果军兵因为这种争论散了架,咱们就什么都干不成了。”

“高俊,你得明白,等咱们反金的时候,僧虔十有**是不会站在咱们这边的。”

“关于这个我想过了,但是这又如何?咱们要看抗蒙、抗金,未来还有可能吞并宋朝,还要搞各种技术进步,全天下又能找到几个跟咱们心意一致的人?一个都没有。如若只有政治抱负完全一致才能成为手下的话,咱们现在还只是孤单两个人。”

高俊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所以有的时候不得不妥协,为了抗击蒙古,就必须联合忠于金朝的人,为了反金,还要和南宋搭上关系。在这期间我们也要有自己的基本盘,做出榜样,争夺天下民心,人的心思总会变的,如果我们真的搞得好,那些原本忠于金朝南宋的人未必不会转向我们。”

何志也点点头,不得不承认高俊的说法还是有道理的,现在远远不是盲目追求队伍的纯洁性的时候。

僧虔亲自作为先锋觇骑,观察了渡口周围的形势,清州渡口货运繁忙,大小船只鳞次栉比,往来人群似乎还没有意识到战争的临近。

清州属于防御州,在金朝的三等州制(节度州、防御州、刺史州)中处于中等,在雄州星布的河北也算是重镇大邑。其实清州以北是渤海湾淤积的草甸,多芦苇,农耕条件不算很好,但是却倚仗运河和食盐而得利,成为河北的重要都市。

在原本的历史里,这座城市是河北仅有的十一座没被蒙古军攻破的城市之一,之后成为了金军北上救援中都的重要节点和后勤基地,中都失陷之后,在蒙金之间几度易手,贞祐三年被金朝的上党公张开收复,随后被划分给了沧海公王福,成为了山东金军和河北金军联络的节点。

但是高俊现在对这种历史没兴趣,船刚刚靠岸,他就带着数百名军兵哗哗啦啦下了船,把渡口讥察使吓得不轻。

“敢问郎君这是……”讥察使赶紧凑上来询问为何有如此多的军兵在这里下船,他记得最近没说清州要驻扎军马呀。

“我们是今年北上防秋的军兵,在清州暂驻一段时间。”孙庭上来解释。

讥察使心里觉得奇怪,北上的军兵一般不在清州久留,一般直接顺着水路北上中都去了,这群人莫不是害怕与黑鞑见阵,故意逗留在清州?

想归想,说出来是万万不敢的,这群军兵个个刀剑闪亮盔甲鲜明,怎么看都是不好惹的主。讥察使拍拍脑袋,赶紧回去写呈文交给青州防御使司,这种事情还是交给大人物头疼的好。

高俊根本没注意到这个讥察使,军兵全部从渡口下船集结之后,僧虔已经找到了适合驻扎的地方,军兵前去动手安营扎寨。与此同时,高俊派出一队军兵前往清州张贴告示,准备招募流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