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颠覆晚金 > 第十七 跨战线冯达献良策,战吴桥李铭立大功(上)

上一次挫败了木华黎的攻势之后,太平军把前线阵地延伸到了黎集寨镇,这是旧济南府辖区的边界点,再往前走一步就是就德州的范围。

而目前,严实将他的主要兵力都集中在博州,相比而言,德州则主要是由蒙古军队负责防守,协同他们的汉军将领更是高俊咬牙切齿,欲除之为后快的那群叛徒组成的安鲁军。

除此之外,背负12项指控,已经被根据地司法院缺席判处死刑的黄承旧也在德州,就在去年,他又向蒙古人提出了坏的冒泡的建议,驱赶德州人民出城,将整个城市以内的房屋都据为己有。

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促使高俊立刻攻打德州的重要动力,除此以外,从战略上考虑,德州是山东的北部门户,与景州遥遥相望,只要攻下这里,进能威胁运河,退能死守山东。

而博州则是另一种情况,这里是严实的老巢,屯聚着他的主力兵马近十万人,虽然丢失了山东的绝大部分地盘,但在临走之前,严实将粮食和人口全部掳掠到自己的魔窟之中,逼迫他们为自己反功倒算的大业辛苦劳作。而这里也集中了相当的粮食,军械以及其他物资,这也是高俊目前急需的。

这次作战,高俊不再像以往出境作战一样各军分立,反而将部队集中起来,以四个正军营的兵力从禹城出发,先攻平原县,再攻德州,而剩余两个营则分别扼守临邑和莒镇,牵制敌军其他部队的行动。

既然已经配属了这么多附属兵力,也就没必要让所有的营一字排开各打各的了,高俊要把拳头捏起来,直接给对手一个猛虎掏心。

正月十五刚过,士兵们告别故乡,从禹城出发,跨过了黎寨镇,迈向了敌人控制下的土地,他们的第一个目标是平原县。

战斗进行得比高俊想象的更快,前锋部队几乎是一个呐喊就上了城头,这也和这段时间的训练密不可分,由于增强了进攻方面的训练,太平军配属了足够的附属兵力,走到平原县城的时候,士兵们体力充沛,肚子也不是空空如也。

由于增加了贴军和工兵,制作工程器材的速度也远较以往更快,即便是敌军坚守不出,前锋部队也在一个晚上就赶出了无数的云梯撞车,第二天直接发动攻城,等高俊率领部队抵达平原县城下的时候,士兵已经吆喝着将城内的粮食搬出来,供大军使用了。

也就在这个时候,德州城内的蒙古守军才发觉高俊发难,他们立即做好战斗准备。

木华黎也不傻,既然彭义斌穿越了高俊的整个防区,将河北闹了个天翻地覆,这就说明他们俩之间存在着默契,既然如此,现如今彭义斌风生水起,高俊怎么可能不助助兴呢?而他如果想要进攻的话,目标只会是德州与博州两个。

所以,看似专心于河北战事的蒙军始终没有放松德、博两州,除了本地的驻军之外,还部署了上万军马在景州一带,一旦高俊发动进攻,景州的军马就立刻南下驰援,与守军里应外合击破高俊。

经过几次根据地的防御战,目前太平军的防卫能力已不再被人怀疑,但他们能否在境外取得重要胜利依旧是个未知数。至少从目前几次战况来看,太平军并不擅长在境外持续作战,无论是运河之战还是芦苇荡之战,都是边打边撤,一路退回到境内才能彻底击溃敌人。

既然如此,只要蒙古人不麻痹大意,始终维持着对敌军的攻势,最次的结果也是将太平军逼回他们自己的地盘。

对于木华黎来说这已经足够了,现如今河北战场的形势已经开始有微妙的改变,蒙古人渐渐的好转起来。此时此刻,木华黎要集中力量对付河北的叛军,而不能过分的牵扯在山东事务之中,所以,他只要求德州和博州死死保住各自的城池,确保一个进攻山东的桥头堡,除此之外别无要求。

总不能这也做不到吧?

高俊很快就得知了援军正在南下的消息,这对他来说一点也不奇怪,但尽管如此,他还是对帐中的诸位将领说:“尽管河北战事紧急,木华黎却始终没有忘掉德州,这种各方兼备的考虑思量是很难得的,我等确实不如人家。”

太平军早就过了当初那个弱小无名,急需通过战斗证明自己,因而带有强烈的自尊心的时代了。现如今,他们可以十分优容的对对手作出评价,就像是新进的主官对他刚配的满脸青春痘的副手做评价那样。

“我军能否在敌人的援军到来之前攻破城池?”高俊率先问的第一个问题。

这谁都不能打包票,在过去一年之中,敌军更加巩固了德州城墙,让这座城市在防御上近乎无可挑剔,而且他们将城中居民全部驱赶出城外,尽管在政治道义上残暴不仁,但也确实杜绝了城内响应的可能性。

一年之前,太平军携大胜之威尚且不能破城,现如今,要在春季泥泞当中迅速攻破德州,谁也不敢保证。

“那么我军是否有能力击退敌军的援兵呢?”

根据斥候的报告,敌军旗帜蔽天,队伍绵长,保守估计也超过了6000人,其中真正的蒙古骑兵至少有2000人。

尽管高俊动用了四个营的兵力,但总人数也不过是12,000人左右,如果敌军有一万人的兵力的话,绝对不好对付。

更何况城中少说有两三万人马,虽然绝大部分都是临时拉来充当守城壮丁的炮灰角色,但是也可以打顺风仗,一旦两军僵持不下,城内的守军随时可以成为压垮高俊的最后一根稻草。

“战不能战,攻不能攻,你们不会都在等着我发撤退的命令吧?”高俊微微笑起来,让大家放松,现在发言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

“我认为应该主动寻求与敌军之间的野战,现如今我军已经补充了大量的随军运输部队,也具备了粮食自持力,就目前在营中的运输部队的力量,足以让我们全军立刻开拔到上百里外的另一战场,然后依靠保存的粮食,与敌军耗上半个月。”

冯达又一次率先发言,此时各位将领心中想的事情差不多,但冯达毕竟是高俊的老人,发言起来确实没有顾忌,因而再一次领先诸将:“我军应该更积极主动的寻求与敌人的战略决战,而不是再次包围城池,等到援军兵临城下的时候再阻击。依我看,我军甚至可以甩开大步,彻底放弃对德州的包围,全体北上,对敌军发动强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