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颠覆晚金 > 第五章 保障陕西地区(上)

颠覆晚金 第五章 保障陕西地区(上)

作者:边郡箭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1:57 来源:笔趣阁

王浍究竟是如何建言献策的,短时间内还不为人所知,但是可以知道的是,高俊从办公室出来的时候神清气爽,也不再为史天泽的事心烦了,整日讲兵练武,编练部队。

而在陕西方面,潘正也看到了高俊的回信,出乎意料的是,他要两个营的编制,高俊给他批了四个步兵营加一个骑兵营,有关根据地这边军制改革的相关文件以及这段时间的邸报也都发到了潘正这里,让他继续改革编制,和太平军保持一致。

潘正决心先任命许国、孙邦佐二人为将,担任新组建的营统制的职位,至于另外两个人,等待以后补充。除此之外,潘正对乌古论长寿的手下也非常感兴趣,如果能将他拉拢到永昌军旗下,对于太平军而言也是大好事。

陕西军马操练的过程中,西夏军队已经趁着春季再次南下,准备破坏陕西一代的农耕,他们从兰州以北渡河,过龛谷,走陇山,向西进攻陇西各州,而令一路偏师向东堵住甘泉道等地,阻止关中平原的金军向西进发。

大约是去年输得实在太惨,西夏人也终于缩小了胃口,这次他们主要目标是吃掉陕西五路当中最靠西的临洮路,将千河流域以西各处收纳至西夏门下。从地理形势来看,这一地带与西夏已经握在手中的河湟相连接,声势成一片,如果真的被西夏拿下,金军想要再发动反攻就会变得尤为困难。

反过来说,目前掌握在金军手里,西夏想要攻克也绝非易事。

和金朝极为严酷的扩马办法不同,地处西北边疆,草场广袤的西夏依旧采用传统的部落养马法,马匹众多,因而骑兵遍布,还有大量的骆驼和犏牛用来运输补给,行动速度很快。完颜合达刚刚从庆阳赶过来,西夏人已经漂亮的击溃兰州出战的金军,从侧面转移,深深的插入到了陕西当中。

潘正得知消息之后,立刻率领临洮府的永昌军主力出击,与此同时,申饬各州县立刻紧守城防,在各隘口囤积重兵,阻止敌军通过。

西夏到底能够派出多少军队?这是后世历史学家们在研究的问题,在不同的时期,历史书上的西夏形象截然不同,司马光那个年代,西夏似乎不可一世,每次出征少则二十万,多则四五十万,按照这个算法,西夏要把上到六十的老人,下到十五的少年全部抓去当兵,才能勉强维持这个数字。

事实上,由于西夏只有大片的沙漠与草原,耕地被分割在陕西边境、河套地区和河西绿洲多个小片地方,所以向来人口不丰,至多不过500万,最少的统计只有130万,而他们所派出的军队自然更是少的可怜。

但是由于北宋前期屡战屡败,因此只能不断夸大西夏的出兵人数来稍微掩饰。金人南下之后迅速占据中原,他们对西夏军队有更大的优势,因而在史书上的西夏军队又进一步缩水,在整个金朝末期的战争当中,夏军没有一次出兵超过三万人。

这也是高俊事前所认定的夏军出兵极限,不过,潘正在陕西的经历告诉他,恐怕连三万这个数字都有水分,西夏真正能称之为军队的可战之兵,也许只有一万多人。

这个数字刚刚传到高俊的耳朵里时,他简直是不相信的,然而事后考虑一下也许并没有什么大错,南宋有7000万人口,有茶叶丝绸之利,海上交通之便,商业发达,贸易繁荣,然而,宋军每个制置使真正的精兵也不过就是一万多人,南宋号称养兵百万,然而可堪一战的不会超过五万人。

金朝又如何呢?女真人素号骁勇,但也同样军制败坏,野狐岭一战,十五万金军被蒙古人一战倾覆,随后,铁木真三路攻金,河北大小府州百余城难发一矢。现如今,金军真正能称为可战之兵的至多也不超过八万。

人口是宝贵的资源,在那些远离陆地的荒凉小岛上,虽然曾经有迁移过来的人,但由于人口基数太少,技术不断消亡,最后一个个的彻底消失。

人们常常有一种观点,人口增多对一个民族来说是莫大的福气,各国统治者都想方设法改善人口生产的条件,争取让本民族子孙昌盛,代代繁衍,然后不断的开拓土地,扩大空间。

人口增多,力量变强,开疆拓土,昌盛繁荣,这似乎是个规律。但是在东亚,这个秩序却在宋朝以后逐渐失灵,尽管从秦到宋人口增长了五倍之多,但是,对外扩张却逐渐变得劲头不足,就连传统汉族聚居地辽东和燕云都已经沦入外族之手。

明朝末期,中国人口应该已经突破了一亿,但是却孱弱无力,连三万可用之兵都没有,国土沦亡于人口百万的满洲之手,足以见这一规律在东亚已经失灵到何等地步。

后世的史学家常用内卷性来形容这一现象,随着人口的增加,技术进步却没有达到预期水准,于是,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人们开始将精力放在互相倾轧上,完全忽视了技术进步和向外开疆拓土。

打一个简单的比方,如果说当时欧洲人的点数有五点的话,三点用于生活,一点用于探索,一点用于发展。而中国人虽然有六个点数,但却是两点用于吊着性命,四点用于互相撑着,防止别人夺走属于自己的那两点。

在这样的社会里,谁要是把自己的点数用于对外开拓了,那么没等找到什么结果,立刻就会被他的同胞们扑上去,蚕食的一干二净。

很不幸,在宋代以后,内卷就越来越明显,南宋的人口7000万,金朝的人口5300万,西夏和大理人口都超过了300万,大家都看上去兴旺发达,轮番举行大规模的佛事活动,讲求文章,崇尚文治,但是却腐朽不堪,制度空洞,兵员缺乏,财政薄弱。蒙古人只不过是个几十万人的草原部落,却前后吞噬了金宋两个大帝国,大理,西夏,高丽,高昌三个东亚式王国,西辽、吐蕃两个民族联盟,还重创了日本和安南。

走出内卷,重新选择道路,布国威,宣教化,这是高俊的目标,高俊不是“汉人至上”主义者,也不搞三光。但是,汉族作为历史最悠久的巨大民族,衣冠之国,礼仪之邦,应该在世界有与之匹配的影响力和相应的崇高声誉。

在宋朝之后的一千年,我族在世界上的贡献变少了,声望地位也下降了,这是一种遗憾,也是我辈之耻,高俊现在还有机会,让这个民族不离开世界中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