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颠覆晚金 > 第十三章 汇集四方猛锐(上)

颠覆晚金 第十三章 汇集四方猛锐(上)

作者:边郡箭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1:57 来源:笔趣阁

校场上彩旗猎猎,太平军诸将汇聚一堂,正在进行校场演武,将领们各自逞弄本事,一个个都精神抖擞。

刚刚进行完骑射演练,一员白袍银甲的将军纵马出战,即刻有人与之对演,那人浑然不惧,连续战退三人,引得满场欢呼。

“阴盛阳衰呀,阴盛阳衰呀。”高俊来迟了,没有赶上之前的操演,他今天从元帅府出发的时候,偏偏有人堵了过来,那是本地一个致仕的老先生,非要与高俊争辩说机关设立不合理,六政府以下的二十四司不是按先唐的制度所设立的,跟他磨了半天嘴皮子,高俊才总算是得了空出来。

刚好赶上杨妙真出彩的部分,这女将果然有本事,连续打退马军个马军中会厮杀的名将。引得满场喝彩阵阵。杨妙真兴奋的围着校场中跑马一圈,揭开头盔上的面甲,露出小小的脸来:“还有没有敢厮杀的?出来战一场!”

话音未落,马军里又冲出一骑,用的是一杆长戟,与杨妙真连战了十几个回合,后者突然卖个破绽,逃到场边:“不打了,不打了,今天已经打够了时间,再打下去,小臂上要长肌肉了,不好看。”

人们都哈哈大笑起来,高俊问身旁的李铭:“这马军将领是何人?”

“这人与我也算是乡中,乃是河东太原府人,名叫蔺中荦。”

“中落?”

“也难怪,这字儿拿给我们骑兵的弟兄们看,100个人里面99个不认识,据说是清楚明白的意思,但谐音就是中落。果不其然,他就家境中落了,幸而年轻时学的好武艺,所以从了军,是芦苇荡之战时收集的败军,因为身手好,如今已经一路做到了副指挥。”

两人正说话的时候,突然旗帜之下又飞起一将,上前与蔺中荦相斗,打了四五十回合,依旧不胜不败。

“这人又是谁?”

“此人名叫向学濛,湖南潭州人氏,此人的祖上本是西南的夷人,到唐代时才迁居长沙,祖上曾经是楚王马殷手下的将官,之后随着大宋世代为将。此人倒也有些武学渊源,这杆长枪让他用的,我是自愧不如。”

说话间,两名骑将还在争斗,各自使出浑身解数,都可以说是人中龙凤,一场厮杀让众人哄然叫好。

高俊也看得是很满意,正如他一直所说的那样,骑兵的逻辑不同于步兵,一个步兵军使要指挥100个人,而同级别的骑兵军官只掌握27个人。前者是琼斯系的指挥官,需要随时作出命令,严格约束军队,保持纪律,而后者凭借勇气作战,要冲在全军的最前面,让所有的士兵都跟着他的行动来行动。

所以,骑兵必选猛将,像蔺中荦、向学濛这样的将领才是高俊所希望的骑兵的样子。

第二天步兵操演,由于田地里都已经种上了庄稼,不可能再举行像冬季演习那样大规模的行动,所以只是在校场内检验士兵的备战状态。

白长年部的军兵表现不错,高俊早在去年冬季演习就已经看中此人,然而他却一直没能等到立功的机会,与之相比,从方印已经成为了影子统制,下一步就是真正的统制了。

在这次演习中,倒是另一名军官也让高俊印象深刻——此人治军极其严格,就连士兵从自己的营帐走到门口要走几步都必须被严格约束,两人成行三人成列,规矩绝对不能乱。

高俊以前确实跟军官们提起过这一系列的规则,然而只是作为展望与笑谈,从来没有真正要求大家必须这么做,但现如今居然真有人做到了,这让他吃惊不已,一瞬间还以为是自己以前的期望太低。但是看完此人如何治军之后,高俊才意识到,有些事是强求不来的,世间就真有治军的天才。这将领名叫宋永童,河南颖州人氏。而且此人投军不比别人,既不是流亡,也不是本地居民,乃是得知太平军的事迹之后,在腰上缠了一根麻绳,走了数百里路前来投效的,可以说殊为不易。

此人长身赭面,善左右射,面容让人过目不忘,在步军中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如果说,这些人才是军队建设了这么多年所应该出现的必然结果的话,那么几天之后高俊遇到的就是完全的意外之喜了。

大约四十多人在高俊面前集结报到,站的倒是挺直,努力的显示出强壮的样子,但一看就知道这些人好多年没有上过战场,征战岁月给他们身上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但如今,他们看上去更像是种地的、拉皮条的、担夫以及卖荞麦饼的。

当然,高俊虽然不相信什么骨相学,不过从这帮人那种低眉顺眼的神态就能看出来,又是一帮岛国来客。

平高盛不仅在高俊的手下担任军官,而且也在想办法联络日本国内的力量,现如今他已经找到了四十多位平家落人和旧家臣,这些人都愿意来到中国碰碰运气,继续打仗。

毕竟在日本国内,他们时时刻刻还要面临着危机,虽然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但是当年破家灭门的记忆一刻都没从他们心中抹去,而另一方面,日本国内又阴云密布,北条家族逐渐掌握权力,正在酝酿新的动荡。

最重要的是,还是有相当多的人对旧主有感情,并且平家落人之间往往有同病相怜之感,既然有人在遥远的唐国博出了一片天,那么另外一群人当然愿意去帮帮场子,大家争取共同开创新的生活,这也是自然之理。

反正眼下最坏的情况不过是在唐国流亡,这和在日本流亡也没什么区别,硬要说的话,可能在唐国生活还会更容易一些。

而另一方面,万一这次能跟随高俊建功立业,也能摆脱当年受屈辱的状况,万一,是说万一,高俊还有所指望的话,也许他们可以携带为高俊建立功劳积累的资本回到日本,重新开创平家的事业。

“北见、高城、佐伯、白木,你们把队伍整好,让高郎君观看!”平高盛用日语流利的发布着命令,而这些人的体内似乎也终于觉醒了当年武士的感觉,迅速列好了队,动作比刚才像样多了。

肯来唐国的都是当年在日本国内见惯了阵势的人,要么就是忠心耿耿的落人二代,前者的战争记忆自不待言,虽然年龄大一些,但也是宝贵的老兵。后者虽然缺少经验,但只要信心坚定,就可以锻炼出过硬的军事本领,高俊对这批日本军人是很满意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