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颠覆晚金 > 第七章 血铁(上)

颠覆晚金 第七章 血铁(上)

作者:边郡箭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1:57 来源:笔趣阁

大约五天后,高俊骑快马赶到了灾难现场,情形已经几乎不可控制,火灾还没有减弱,失踪的人凶多吉少,根据当地干部的预估,总死亡人数应该在一千人以上。

何志也等人也在两天之后赶到,此时火灾已经稍微有所控制,从各地调来的支援民兵多达万人,众人齐心协力之下,几天后扑灭了工厂内的火灾,并且打开了煤矿的巷道。

数十上百的人在巷道的门口那里,耳鼻处缠着毛巾,看得出来生前试图尽力逃生,但是却毫无成果。他们软软的像罐装沙丁鱼一样叠放在一起,都倒在门口那里。

直到半个月后,还有上百具遗体没能清理出来(或许是已经清理出来了,但是现如今已经无法辨认)。

整个铁厂已经烧成一片灰烬,大量珍贵的工具付之一炬,花费了巨大人力建造的大型木构机械现如今只剩几个孤零零的架子还竖着,整个工厂被彻底焚毁,根本不可能就地复原,只能花大价钱另选址重建。

煤矿也烧成了一片废墟,尤其是矿井附近的地方还发生了爆炸,有可能是瓦斯爆炸,但也可能是别的——高俊不清楚,这几天他过得浑浑噩噩的,只是在现场想办法指挥救人,看着纸面上的失踪人员的名字一个个的被打上方框。

何志也的眼睛也红了,在这几天中,他主持调动各州县的救援力量紧急前来,但是效果不大,大家都对这么大的工厂没有概念,而这么大的工厂所产生的这么大的灾难同样也超乎了所有人的理解,以至于所有的人束手无策,不知所施。

消防车、高压水枪、车载云梯、灭火沙、各类灭火炮在这个时代根本就不存在,大家用衣服兜着沙子,拿木桶来打水,绝望的一点点的拯救剩余的器械。

数万吨的煤炭堆积过火,其中相当部分已不能再使用,而当时留在场内的两千多斤熟铁也同样报废。

然而,物质上的伤害是其次的,人员损失更是让人无法接受,直到灾难爆发一个月之后,才出现了第一个有些统计依据的数字:1104人。

还有97人失踪,他们已经决计不可能生还了。

在这些人当中,有根据地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学生人才,也有全中国第一批产业工人,有下井采煤的老把式,也有真正的能工巧匠。

轻巧的一场灾难,就让根据地过去几年在工业上的努力几乎全部付诸东流。

相关的调查立刻开始展开,煤矿和铁厂的负责人被控制,刑政府主导进行审问。

从各州县调来的技术人才也开始对起火的原因进行细致调查,这些各州各县有名的仵作汇聚一堂,在连轴转了几天之后,对高俊作出汇报。而那边,刑政府也收集了一批公安战线上的明提进行审问,很快也拿出了一份报告。

高俊看完之后,真不知道自己该哭还是该放声大哭,如果硬要说这灾难有一个最高的责任人的话,那就是他高俊自己。

不能苛责工厂负责人的责任,因为所有人以前都没有管理过这么大的工厂,也缺乏相关的知识,这个本着大干快上建立起来的超级铁厂本身就已经超越了本时代的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它的存在就是一种过度的挑战,每天的生产都是在悬崖上走钢丝。

而之所以要建造这么大的工厂,还是高俊去年微服私访时得到的错误信号。在他的压力下,工政府一再修改原本的工厂方案,整倍整倍的扩建,以求产能的巨大提高,原本成熟合理的设计一次次修改,甚至在地基打好之后都经历了几次扩建,所以有众多的不合理之处。

今年年初,高俊又来到铁厂生虚火,说什么喝庆功酒,让工人们干劲充足的加班加点,而丝毫没有注意木质架构的老化和金属疲劳问题(当然,这两个问题在此时还并没有被研究出来,就算是想重视安全,也想不到这里)。

也不是没有人提出过安全问题,但立刻遭到大家的冷眼旁观或者是激烈驳斥,甚至认为这些人是奸细,是可恶的破坏分子,是故意来阻碍太平军的生产,不让小伙子们在前线打胜仗的。

这次高俊突然出击,在整个根据地内形成了一股狂潮,铁厂也安排了新的生产任务,要求加班加点支援前线。工人们每天两班倒的进行生产,终于,工厂的安全阈值达到了极限。

灾难是在炼化车间爆发的,但随即就延伸到了高炉那边,并且造成了一场小小的爆炸,而工人们对此毫无准备,也不知道该如何扭转事态,只是都跑去外面拿水来救火,很快,灾难就蔓延开来,熔炼锻造脱碳冷锻等地方无一幸免,并且,在工厂外面堆放的煤炭也被点燃,火焰冲天。

锻造车间是最惨的,还有半堵墙立在那里,高俊靠近的时候,还能看到墙上被火烤出的人影,那是一群狂乱的扭动的人的剪影。

恐怖的是,就在工厂附近,居然就有一个煤矿的通风口:由于对瓦斯的原理并不熟悉,大干快干之后,工厂一路扩张到的这里,高炉的火焰都快伸到了通风口里面。

而由于最近加班加点,原本应该设立的通风观察也被撤销,观察员们都投入了一线生产岗位,所以,根本没有人知道这里已经凝聚了大量瓦斯,爆炸震动了整个煤矿。

看着整份报告,高俊狠狠的抽了一口气,想哭却哭不出来。

最让人心酸的还是几天之后陆续赶到这里的寻亲大潮,整个冬季,都有各地的农民来这里碰机会,寻找一份工作。尤其是在西部地狭人稠的地方,即使是开春农业季节又来到,往往也是父亲留下,儿子回去务农,哥哥留下,弟弟回去种地,只求多挣一点钱,好让全家老小过得稍微舒心一点。他们因为工厂需要较为稳定的劳力而选择留在这里,没有想到此时却面对如此的结局。

上千个家庭失去了顶梁柱,这里面有白发苍苍的老父老母,也有满面戚容还带着嗷嗷待哺的幼子幼女的妇人,失去父亲的孩子们放声痛哭,那哭声就像尖刀一样往高俊何志也的心里戳。

一对老夫老妻守在矿坑旁边久久不愿离开,高俊认得他们,他们的小儿子是第一批学宫毕业生,是根据地大有前程的知识分子。已经一个月了,可是到现在还没找到遗骸,父母始终不肯相信儿子已经去世,一定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何志也上去,还没说两句话,老母亲突然哭了出来,抓着自己的头发又叫又哭:“俺的儿啊,好乖的儿啊!”

他们一直不肯接受现实,但何志也这样的大人物来劝他们,却让他们再也无法欺骗自己。夫妻老泪纵横,跪倒在地,揪着何志也的腰带,呜咽着一句话也说不清。

大干快上,扩大生产,不顾科学规律,强行提高产能,酿成了如此的惨祸。这就是高俊干出来的好事,此时高俊恨不得直接一刀砍了自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