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颠覆晚金 > 第十一章 挣不脱的束缚(上)

颠覆晚金 第十一章 挣不脱的束缚(上)

作者:边郡箭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1:57 来源:笔趣阁

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实在是太多,整个开封上下都是一片忙乱,但是赵炳文还是没忘记花点时间去看望已经被彻底架空的菩萨安贞,后者还在满怀希望的筹划复出。一见到赵秉文,立刻谈起前线的军情来,在语气中,赵秉文隐隐感觉到,他对于王言洵在中条山的失败有一种幸灾乐祸的态度,并非常希望借此机会重返前线。

“听说,元帅这段时间,还经常面见昔日部属,商议前线军情。”赵秉文垂了眼,一直听着菩萨安贞说话,但却冷不丁的一个提问,打断了后者滔滔不绝的军事论述。

“确实如此,这怎么了?”

“?昔日令公,也曾经南征获得大功,官至左丞相兼都元帅。”

菩萨安镇略微皱起眉头,赵秉文如此,直接的提起自己的祖父,让他总有些隐隐不快。

“令尊当年也参与泰和南征,也是左丞相都元帅。”

“赵先生究竟想说些什么?”菩萨安真有些莫名其妙,寻思着赵炳文不会希望,自己也去争夺一把左丞相吧,照资历到年龄自己还差得远呢。

“听说元帅有两位英雄公子,也常年在前线为将,并屡次立功,可是如此。”

“hi,全子只学了些家传兵法的皮毛,不足挂齿。”虽然这么说,但菩萨安贞却越来越糊涂了,赵秉文不说话则已,问起来的问题一个比一个莫名其妙,让她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文武兼修,方是正途,哈,说到底,我今天来的目的是这样,我的学生赵秉文字山东来信,想延请两位公子去他门下参研学习,不知道元帅意下如何?”

菩萨安真是觉得又好气又好笑,眼下都到什么时候了?正是在前线打仗立功火线提拔的时候,居然让自己的两个儿子去山东读书,这是什么鬼主意?他想都没想,就一口回绝了赵秉文。

谈话就此结束,赵秉文准备告辞,但临到门口的时候,却突然又转过头来,对菩萨安贞,深深作揖,这让后者更加手足无措:“,赵先生,乃是士林领袖,无须如此多礼,倒失了衣冠士族的身份。”

“元帅,我今天这次来只有8个字要给元帅:三世为将,道家所忌。”

菩萨安贞愕然,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只是眼睁睁的看着赵秉文摇头叹气,飘然而去。

数日后,菩萨安真在家宅中呗,王炎下令赐死,两个儿子也未能幸免。

菩萨安贞之死只不过是完颜寻巩固自己皇位,一系列操作中的小部分而已,得到了高俊的效忠之后完颜寻幽安稳的坐上了龙椅,开始处理满庭杂草,重新树立女真王朝的,稳定统治,继续安稳的当河南王。

而高俊则在完成他的人生大败笔之后,全军迅速的渡过黄河,然而,原本对高精度和极为不安的金朝上下,此时却把它当作是秦王的救星一般,既然高俊如此效忠朝廷,那么他的军队在河南的存在就是对那些小小的有力震慑。

太平军水师的力量在过去几年内稳步发展,如今已经有大小船只600余艘,总人数突破5000人,这次他们主力移师黄河内,在短短4天之内,就将太平军主力接过了黄河。

当然,事情也并非一帆风顺,蒙古人的前锋抵达时,衣袖和太平军的后卫打了一仗,很不幸,,摊上这个苦差的事,奇招。

来袭的蒙古军队,大约有2000多人,而后备部队,总人数是1300多,另外还有一小支炮兵,拥有四门火炮。

战场是曾经的黄河泛滥区,据说曾经也有些高矮丘壑,但如今早已不见踪影,平坦的大地上,连几棵高大的树都没有,战场附近倒是有一些村落,居民早就逃走了,太平军想办法以各村为支撑点,又扎下了绵延数里的营寨,得知敌军到来之后,选择了主动积极防御,将战线直接贴到对方的脸边上,逼迫蒙古人跟他们近身打战。

虽然去年春季的北上战役以来,太平军,转而以发展骑兵的方式来对抗蒙古骑兵,以布克奇逐渐不再被提及,但是步兵的反骑兵战术却始终在有条不紊的汇总,精粹,并且全军展开训练,至少在眼下的战场上,太平军表现不错,长枪手们漂亮的击退了敌军的几次冲击,并且巧妙的利用蒙古人的进攻习惯,让四门火炮的16发炮弹全部打进了敌军的进攻中线上,造成了敌军不下50人的伤亡。

但是蒙古军队后就看穿了防御者的实力,采取了猛攻战术,而他们选择的进攻对象,恰恰是拥有一面以飞鸟作为标志任期的。张全东。

无论如何,数量更少的太平军步兵也不可能抵挡住蒙古骑兵的攻势,防线被集中一点突破,张泉本人在混战中阵亡,全都幸存者不足13,蒙古人踏破了战线,一下子冲破了整个防御圈。

也就在这个时候,防御圈内的太平军士兵们果断的引燃火药,然后撒丫子跑路。就连四门火炮也被丢在了阵地上,士兵们用铁钉打坏了炮栓,然后就跟着步兵一起向南逃窜,这也是高俊事前的交代。仅仅有一名炮,长决心跟自己心爱的大炮共存亡,他被蒙古人杀死在阵地上,而剩下的人则按照部署,顺利抵达黄河岸边,并在那里坐船离开,蒙古人占领阵地之后,实在是太疲惫了,他们在那里休息了半天,错过了歼灭太平军后卫部队的机会。

这些人撤退的时候刚好是第4天傍晚,他们和留守在黄河岸边的600多人一起坐船离开,标志着太平军全军成功移师河南,这也是不少士兵第1次踏上河南的土地。

和河北的荒芜千里了,无人烟不一样,和山东的井然有序,日渐太平也不一样,河南代表的是另外一种状况,混乱,贫困,普遍的饥饿及其众多的人口,以及看不着希望的日复一日的绝望与沉沦。

冰心以来,从河北逃往河南的人数以百万,大部分无家无业,只能成为流民,部分人能够谋得一份赖以糊口的职业,但大部分人只能依赖救济,并且和土人常有矛盾,清朝官服,派出大量的玉石和司农寺巡按,但是作用不大,整个河南依旧是一个发酵中的大粪池。

“,我们在归德府挖出了甲骨文,挖出了我们民族的根源,可是历史悠久,英杰辈出的中州大地却变成了这般模样,实在是我等的罪过呀。”看到这种情况,高俊忍不住摇头叹息。

高俊,到时在这里碰上了一位从未谋面,但是神交已久的老熟人。那就是。陈周明一张从政。他最近刚好云游至此。趁机前来拜会高俊身边还带着高俊派过去的弟子,每年五人学期三年一共15人都被张从正先生带在身边,看样子教的确实十分用心。谈起河南的现状,两人都不得不摇头,感叹伤神。根据张从正所说,由于生活条件的及剧烈化,这几年已经发生了数次大规模的瘟疫。

高俊再三挽留,张从政想让他成为太平军的总艺术顾问,但张从正确表示自己只愿悬壶问诊,造福一方,不愿做官。接受了高俊中中的谢礼之后飘然而去。

“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张从正先生虽然。不是赳赳武夫,但却是为有担当的豪杰之士。”高俊从心底赞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