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颠覆晚金 > 第二十三章 吹不散的悲怮(上)

颠覆晚金 第二十三章 吹不散的悲怮(上)

作者:边郡箭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1:57 来源:笔趣阁

其实不光是真定府,整个蒙古控制区内都弥漫着反抗情绪,就如同已经烧沸的煮锅。而蒙古军队则像一只张开四肢努力的趴在锅盖上的青蛙,不顾皮肤焦烂的苦楚,努力的想把正在不断震动的盖子压下去,只求延长这个军事征服政权的寿命。

如果仅仅有内因的话,那蒙古军队镇压反抗者还真不是什么难事,可是在外部的所有战线上,所有的军队都投入到了与蒙古军队的作战当中。

山东方面,何志也放权给楼升指挥,步步为营的与蒙古军队进行激烈战斗,双方在朝城一线交锋激烈,太平军骑兵部队的进步让对手大吃一惊,而成批的优质步兵也让只有世侯步兵助阵的蒙古军队羡慕不已,感叹自己运气不佳,队友太差。

在稍微靠北的地方,严实在东庙之战后损失不小,但依旧觊觎着山东的土地,重兵集结在博州边界,与之相对阵的则是山东各节度使的兵马,这些镇防军战力虽然略输于正军,但与严实也能拼个旗鼓相当。严实对太平军算是比较了解的,知道镇防军实力不弱,转而开始观望,使得山东方面的压力大为减小。

而在河北西部,纥石烈志则对彰德府一带的蒙军展开进攻,这个性情暴烈的卢鼓椎率领军队连续疾行穿插,先后消灭了数百名蒙古士兵,并且驱赶收服了当地与蒙古人合作的土豪兵力,一时间境内肃清。但他这次用兵太急,部队不得不在彰德府暂时休整,而蒙古人则利用片刻的喘息之机重整军队,率军直抵彰德府城下,两军又展开了激烈的交战。

在纥石烈志西面,蒙古纲也和蒙军激战正酣,他的军队集中在太行山王屋山一线,并且越过山脉进攻北面的蒙古军队,让河东蒙军三面受敌,深感忧虑。

在河东盆地那里,郭中元完颜合达,率领来自洛阳陕西等地的金军与敌方在霍州继续对峙,尽管金军已经萌生退意,但是各方面的战斗都打得如此热烈,让他们也重整信心,决定在此地留守,金军查下数理迎战,并且严格的制定计划,互相声援,绝对不算完颜承以当初的错误了。

而在他们西面,温蒂很省钱,率军渡过黄河,进攻吕梁山各处隘口,驱逐了当地效忠蒙古人的土豪兵力,并且营救出了大量困守山头的义军,使得河东西北部的抗蒙形势,一下子好转非常,侦察兵,甚至一度抵达了宁武关下面,使得河东盟军开始担忧后路被切断,不得不又抽调兵力去防卫,太原盆地大同盆地之间的山路隘口,本来不多的兵力又分去一部分,使得今年河东之战的成果几乎荡然无存,蒙古人本来想牢牢的占住太远,但眼下也不得不在当地征集民夫,准备拆毁太原城墙之后撤退。

他们的包围减弱了,也就给了张开,等人以机会,平定州和石岐山,依旧在继续坚守,并且形势日渐好转。

就连在山里面荒野求生,拍到第4季的无限,也重新喘定一口气,,在鹿头山一带安扎营寨,招纳流民,不过数日内就汇集了,几千军马,叫嚣要,打翻真定府。

真定府的形式固然不稳,而在真定南面,赞皇县的激战还在继续,木华黎亲自坐镇指挥,连续激战30日,,彭义斌均码,三停折了一停,但剩下的人却依旧拼死不降,这都是彭义斌,10年转战积累的中意晶锐,自山东至淮南,自淮南至河北,始终生死相随,从未离弃,此时正是效命之际,人人皆义无反顾。

离赞皇县不算远的新安县,恒达的军队也开始有组织的进行反攻,之前的策略收到奇效,在新安县包围圈的外围,河北起义的声势重新扩大。

高俊派遣密使来到冯达这里,传递了高俊对张福等人诚心效命的感激之情,并且正式将张福等人纳入太平军的规划:,这些河北,义军将领们已经决定从此跟随高进,这使得太平军在河北的力量更加充实便捷,冯达所带来的太平军本部一共,编成了5个营,,包括4个步兵营和一个骑兵营,而张府的队伍编为4个步兵营,两所的队伍编为一个步兵营,王福的队伍编为两个步兵营和一个工兵营,王崇锦的队伍则从步兵营升级为骑兵营。

这样下来,太平军在河北信安根据地的总兵力达到了13个营,几乎与陕西根据地相当,虽然其中包含了大量收编改编的兵力,但同样,政治可靠,而且战斗素质过硬。

冯达作为高俊非常看重的人,担任了河北军队的总指挥,而他的副手则是张府和王府,三人各立一阵,总成一诗。

而在南面的开州一线,高峻属下的太平军将士们逐渐拓展了,黄河北岸的那片小小无名地,但是,每一步路都是无穷无尽的血战,每天都有上百人阵亡在这片狭小又没什么特殊意义的土地上,甚至于不少将领主张,干脆趁夜渡河回去,别在这地方消耗宝贵的军兵生命了。

严肃的来说,这个意见是很有道理的,小弟不过是黄河,河间地区最普通的,一片河滩地而已,得到与失去都不能造成什么严重损失,但是,正是因为太平军在此渡河,所以蒙古人也集结重兵在这里围剿,,这难道不是一个机会吗?

此时的黄河正处于夏季涨水期,想要自如的活动非常困难,蒙古军队,就算是撤退,,也只能选择有限的几个渡口,如果能够抢先占领这些渡口,就可以对黄河与黄河岔流河尖山州地带的蒙古人,形成关门打狗之势。

高俊仔细研判的地图,小弟之战的发展让他强烈的想起后世另一场著名的战役,德军在一处,河畔的城市虚掷数10万人的生命,但是却导致了南线兵力的严重空虚,最后,被苏军在南北两翼侧面突破,完成包围近14的机动兵力损失,,几乎无可弥补。

小弟之战正在向这个方向发展,,蒙古骑兵们,彪悍善战,但是也同样在虚置人命,一个全身盔甲,带着两匹膘肥体壮的黄骠马,有着一张牛角硬弓和68余件,镔铁长枪和精瑞玛刀的蒙古武士阵亡,仅仅换回来4又13平方尺的土地,太平军的损失肉痛,蒙古人的损失也不是轻飘飘就能打发过去的。

更重要的是,由于其它方向战场的签字,蒙古人在小弟之战越来越无法组建连绵的警戒线,有限的部队全部投入到一线作战当中,外围极度空虚。

“这就是我们的斯大林格勒呀。”高俊扔下笔,指着眼前的地图,对身旁的王惠说:“,我们固然付出了沉重代价,但蒙古人在这个血肉磨坊里何尝不是步履维艰,而且逐步丧失了机动能力,只要再坚持坚持,敌军的外围将会下降到可以轻易突破的地步,届时我军就可以在东西两侧,实现侧翼合围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