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颠覆晚金 > 第十九章 霸州的阻滞(上)

颠覆晚金 第十九章 霸州的阻滞(上)

作者:边郡箭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1:57 来源:笔趣阁

就在此时,几十名光军骑兵脱离了原本的队伍,向阵中行动,他们本就是奉命自由猎杀落单敌军的。但是却没有得到送死的命令,高俊看到这一小群人居然向敌军大队发动冲锋,不由得非常感兴趣,指着正中的人问:“向敌军阵中突击的我方将领是何人?”

徐规远远的眺望,毕竟同为南宋降将,倒是认了出来:“似乎是故统制柳充国的儿子,当初求太尉参军的柳园。”

“好像是他!我当初叫他千万要爱惜生命,没想到他今天就敢这般孟浪,无论这次回来是否带伤,我都要把他从骑兵当中赶出去。”高俊忍不住说了句气话,不过,他对柳园印象很深,这个年轻人虽然确实很有活力,但不是个逞强弄险之人。

果不其然,柳园精明的很,选择的冲锋时机恰到好处,顺着敌军的后背突入核心,一下子搅乱了敌军。趁着这个机会,其他各方向上的光军重整了队形,再次将敌军牢牢的束缚住,就像高俊以前说的那样,乱挥王八拳,不能让骑兵跑出速度来,冲上去拖住他们。

说起来简单,但光军是凭借着优良的武器,长时间的良好训练和较高的营养水平才做得到在平原上牢牢的缠住骑兵的。

这对光军步兵同样也是严重的消耗,两条腿跑不过四条腿,为了拽住敌人,大部分步兵队伍都已经疲惫不堪。

等到傍晚时分,蒙古人第四次突围失败,他们选择暂时停止,搭建简易的帐篷,用马和勒勒车围出屏障来,就地休息。

此时在北面,光军的骑兵大部队正一路追杀木华黎,在蓼水旁获得大捷之后,光军骑兵勇气倍添,紧紧跟着敌军一路杀向尧山,趁着敌军马匹难走的片刻,再次一拥而上,兵分两路左右开弓,把好不容易聚集起来的蒙古骑兵再一次打散,这一仗又杀敌二百余人。

在这里,骑兵们短暂的讨论了一下,但最终决定继续追击,不给敌军重新聚集的机会。

老天随即奖赏了他们的勇气,在尧山以北的隆德县,蒙古骑兵本想入城躲避,但还未及进入城门,就遭遇光军骑兵追击,前后斩断,杀敌一百七十余人,剩余蒙古军马再次崩溃,四面逃亡。

木华黎率领着数千残兵败将,一路被敌军追击,惶惶如丧家之犬,这真是十多年都没有出现的事情了。他不由得想起当年王罕偷袭铁木真时,自己也只能用马鞍御身,保护未来的成吉思汗的岁月,感叹自己真是老了,越发不中用了。

他们还在向北行进,离沃州越来越近,木华黎只希望真定府西面的威州还没有被敌人攻克,他们可以走井陉去河东。

他能想到,光军将士们当然也能想到,冯达率军北上之后,李铭全权主持真定府,一方面加固城防,建立基层组织,另一方面也在考虑拓展根据地,因此他找武先过来商议。

武仙刚一进门,立刻躬身而拜:“卑职武仙,见过师帅。”

李铭心中冷笑,鹿头山会合的时候,武仙还要摆主人的谱,暗示自己不弱于高俊,但是太平军三日强夺真定府彻底折服了武仙和他的手下。现如今,武仙在也不敢以公爵自居,反而非常自觉的摆正了位置。

“武将军,军中自有军中礼仪,不必每次都动大礼参拜,这么来可是折我的寿啊。”李铭嘴上还要抚慰两句:“此次来是想请将军带兵马去走一遭,夺取威州,控制井陉要道。”

“正当如此,某即刻就去!”武仙一听就明白了,立刻主动请缨,威州虽然控扼重镇,但本身是个小州,城池不高,也不甚坚固,兵马稀少,守将无名。

然而,威州背靠太行的崇山峻岭,那里面还有不少义军躲藏,武仙过去招呼,说不定还能平白再增加若干兵力。

次日武仙出征,李铭举杯相送,武仙率领其旧部人马以及新增光军兵力共计五千余人,西征控制井陉要道。

确实就像武仙所估计的那样,威州城所至守军并不多。由于之前太行山东西两侧都是蒙古控制区,因此这样的小城根本无足轻重,派驻兵力主要是为了防御山上的义军以及各路山贼土匪,总兵力不过千人,城池低矮,不堪进攻。

武仙命令军士花了两天时间制造攻城器械,第三天早上,高高的炮架刚刚立起来,城内即刻开门,宣告全军投降。守将薛京自负请罪。

这样的人当然不能砍,武仙为其解缚,出言安慰,开仓放粮,赈济贫民,然后又召集当地的耆老名宿、鸿儒博学之人,共同咨议民政,随即又张榜安民,将军队撤出城外。

入夜之前,凭借着薛京的命令,武仙又兵不血刃的拿下了井陉关,派遣兵马在那里驻扎,这道太行天险终于被捏到了手里,光军掌握了从河北到河东的命脉要道。

在武仙完成他轻松的西征同时,也古的主力人马却还在霸州跟董俊死磕,匡**作为高俊一手打造的兵马,对主帅很忠诚,即便情况艰苦,也没有轻易背离。虽然匡**临时易帜,但这是民心所向,本身士气的问题不大。

而在东面的信安县,张甫赵永得知匡**反水的消息,忍不住相视大笑,冀中六州反叛对蒙古人是致命的打击,至此,以燕京等地为主的幽云和大名彰德为主的冀南被彻底分开,蒙古人想要南下,不扒一层皮是不可能的。

根据董俊派来使者的报告,匡**正兵三万人,另有各类杂兵数万,分别坚守各处城池,各自签民为军。从人数上来看匡**还是颇有实力的,应该不会在短时间内就被蒙古人压服,但同时使者也不好意思的告诉张甫赵永二人,匡**现在缺粮。

两人稍稍一合计就明白了,之前一段时间,蒙古主力军队抵达冀中地区,一定向董俊征发了不少粮食,所以董俊现在家里空虚,支撑不了反叛的用粮。

“这倒也是件大事,我们应该协助解决。”现在冯达不在,王福南下,主要是张甫和赵永商议,两人合计了一下,觉得应该给匡**提供支援。

“眼下信安周边也不太平,也要防备敌军进攻,还要南下牵制李全。依我看,张公还应该在此坚守,此番送粮,还是由我去吧。”赵永对在信安县坚持抗蒙近十年的张甫十分尊重,语气言辞之间颇为恳切。张甫不好推脱,也就同意了这个安排,他本人依旧镇守信安,而赵永征发船工1300人,驾小船二百余艘,沿密集的河网前往霸州送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