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颠覆晚金 > 第七章 决战朔方刘伯林(上)

颠覆晚金 第七章 决战朔方刘伯林(上)

作者:边郡箭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1:57 来源:笔趣阁

李世昌的这句话确实是诛心之语,就在高峻与野谷在北京南郊拼死激战,高俊险些打进七环的时候。潘正率领另一支敢战之师自太原北上出,忻口,过五台山,已经包围了带轴,前锋,抵达繁殖一代,对西京大同府的刘柏林集团,呈现出极大的压力。

与此同时,一直在跟刘国林拼死斗争的,叶宁也缓了一口气,率军,驻扎在横山以东各地,暂时休整,随时准备配合行动,而在北面的东胜,生前的骑兵最远已经抵达丰州一带,也就是今天的河北尚义县万泉县附近,仿佛乌云蔽日,一般自北面对大同造成了严重压力。

这次跟随潘政一起行动的师帅是李明,,这位非凡的骑兵统帅对潘正也相当幸福,不用担心,此人托大,潘正从辛口出发之后,采取的策略是快进快看,一路扫荡,李明的骑兵部队获得充足保障之后,一次性就达到了应州郊外,扫荡敌军三四千驻防兵力,这种快战术让刘勃麟猝不及防,和野狗一样,他也没有遇到高俊会在如此大的一场胜利后不加休整立即北上。

刘国林占据的地盘,是以西京大同府为核心的,带着朔州宁化柯南,五洲迎宾东胜,贵州等地,这些地方共同的特点是靠近边塞,农耕不行,但是城池坚固,设施完善,在近代的时候就是国防中心,大同府,作为工位中的要低,被设为西京,也一度文化繁盛商业繁荣。

刘国林被铁木真授予万户的官职之后,又被委托西京路征伐,先是率军攻克大同,之后又四面扫荡,清除那些忠于金朝的势力,把以大同为中心的这十几个州县打造成自己的铁桶江山,而这铁桶江山有两个核心,一个自然是大同重镇,而另一个则是刘柏林的老巢威宁县,其地址大约位于今日的内蒙古集宁市。

边塞本是苦战之地,当地百姓比其他任何地方的人都更渴望和平,因此地名多带名字,威宁集宁,咸宁既是如此,但与此同时,大家更明白,不以军事实力为保障的和平毫无意义,因此已为近5瓶,为名的地名也尤其之多,刘伯林虽然是济南人,但长期在晋西北屯住,对当地人这种期盼自然也了然于心。虽然做了蒙古人的走狗,但他也知道铁木真对自己的期望并不全是带兵驰骋疆场,也有替大蒙古国的皇帝治理地方,安抚百姓缴纳财物的功能,刘国林在西京主持军政的这几年,这个工作做的十分出色,原本因战乱而萧条的西京地区在他治下略微恢复。

蒙古在汉地分封的时候,少说,也有20余人,之所以是张柔,史天泽,刘柏林,延时4人成为四大万户,和这4人都颇具地方治理才干有关。

但是好景不长,去年春季开始,蒙古人在河北前线的局势全面恶化,对占领区的盘剥也变得异常残酷,刘勃麟可没有史天泽那样,理想主义的精神,一开始虚以委蛇,坚持不下去之后就对百姓动起了刀,所以他和史天泽的结果也截然不同:,刘国林继续主持锡金军政要务,子孙满堂,在蒙古国个田要直,而史天泽,近乎于全家灭门,只有目前还不知道情况的二哥是天安,尚在西征军中,以及已经背负全家希望投入高俊麾下的10天宁。

所以此时此刻,刘柏林也没有投靠高俊的意思:,他也看过高俊的那些声明了,河东的各路事后投降之后,下场也不能让人满意。

刘柏林很清楚,眼下实力的对比已经开始向光军倾斜,自己在这个时候投降,最多算得上是锦上添花,还要看高俊会不会算自己的旧账,从河东各路事后投降后的状况来看,自己的命运估计也好不了多少,地产绝对保不住,家族还要被拆分。

恰恰相反,蒙古人连遭大败主帅身亡,看似岌岌可危,但实力依旧雄厚,一代天骄率领数十万军马即将归来,到时候高俊也未必抵挡得住此人,虽然此时胜,但终究是一年之内突然打下来这么多疆土,根基不稳,只要一场大败就能让他们原形毕露,反复衡量之后,刘柏林还是决心效忠蒙古,,近期兵力和高骏的爪牙们决一死战。

可是当他点将的时候,一向最热衷于前线盟战的孙子却显得郁郁寡欢。

刘伯林知道自己的孙子为何这样,史天泽死了之后,刘嶷就一直,满腹怨气,认为这是蒙古人冤杀忠臣,两个年轻人,早在之前的山东之战就结成了相当良好的关系,此时,史天泽,不明不白的冤死,当然让刘嶷觉得蒙古人不知忠奸,不值得效力了。

平心而论,刘伯林都觉得这是一次冤杀,说明的是蒙古人心中依旧,有一杆不公平的秤,他们重用蒙古人,相信其他人,却猜忌,防范着汉人,自己虽然在大蒙古国颇具地位,那也是因为自己比较有用,木华黎尚且敢于任用汉人,而剩下的蒙古人要么是从心底瞧不起,要么就是从心底猜忌恐惧。

刘伯林叹了口气,大战之前不应该想这些东西,如今,光军虽然从各个方向图谋大同府和自己的老巢威宁,但并非没有可乘之机,敌军兵分三路,力量分散而眼下大同府的敢战军马集合起来,少说也能拼凑两万多骑兵,出动10万敢战之师,以这样的兵力去攻打光军的一路,岂有不胜之理?

尤其是当刘伯林了解到,李铭率领光军骑兵突进过快,已经打到应州外围,但其手下只有5000骑兵的时候,更是看到了机会,大同到应州的距离不远,翻过一座山就是,趁着敌军后续部队没有抵达,大同府军马突然出动,一口气吃掉光军5000人,首战告捷,必然使敌军军心摇动,光军眼下的攻势都是在一连串的胜利上凝结起来的,稍有失败,就能让他们从内部分裂。

所以,尽管孙子还在闹别扭,但刘伯林已经无暇他顾,大同府周围的军马也已经准备完毕,威宁的援军明日也将赶到,家族子弟全部披挂应战,刘伯林这次一定要一战功成。

吃饭,他共计出兵7万人,其中骑兵2万不足5万,另有,跟随军队的民夫,将近10万人,从大同府到应州之间铺设了数礼要到,保证此战一定万无一失。

自然而然,李铭也听到了这一消息,在他的兵马抵达映州的时候,就已经有参谋人员提出,目前李铭的移动速度过快,潘正在后面跟不上,很有可能遭遇敌军的大军围困,这里可离汉高祖被包围的白登不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