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颠覆晚金 > 第一章 意外的故人(上)

颠覆晚金 第一章 意外的故人(上)

作者:边郡箭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21:10:33 来源:笔趣阁

石抹明安撤得如此迅速,以至于没有等高俊释放俘虏,这对后者来说也是件好事,本来不少居民要求把这些人尽数斩首以解民愤,但是高俊还是力排众议,把这些人留了下来——今年要开采石场了,这种又累又损害健康的工作不给战俘给谁呢?这年头没有日内瓦公约,就算是有,屠戮百姓的畜生也没资格讲公约。

这几天陆续又在树林中抓到不少俘虏,他们大多是决战那日的溃兵,大多数一见情况不是头,就丢掉一切武器躲进了树林里面。这几日人们陆续的在树林中发现了这些人,其中一部分已经冻饿而死,另一部分瑟瑟发抖,手里捧着偷来的鸡。

就在这群俘虏当中,高俊却意外的遇到了一个故人。

是那名俘虏首先认出高俊的,在人群中,他突然大喊起高俊的名字,并且挣脱了守卫的束缚,一下子跪到高俊脚下:“高郎君,我是移剌阿辛啊,我是阿辛,你还记得当初在中都帮你杀掉术甲通的那个阿辛吗?”

一开始高俊吓了一跳,但随即他就想起了这个人——这个移剌阿辛是石抹明安的侍从,当初,石抹明安将他送到到乌古论老僧那里帮助老僧讨官,然而在中都的时候,阿辛却成功帮助自己杀掉了术甲通,彻底断绝了私盐案,也让僧虔从此变成了一个无根底的人。

万千般往事涌上心头,让高俊一阵酸涩,但是随即阿辛的哀求就让他反应过来。

“阿辛,当初中都离别之后,看样子你成功的找到石抹明安了。”

“是的,是的,我总是能找到自己的主人的,可是这次我又与他失散了。那天攻破营寨的时候,我跟着主人一道进寨,但是你们的火龙太可怕了,当时我以为自己就要死了,可还是想办法逃进了树林里去。高郎君,时隔一年半,咱们俩的身份已经截然不同了,但不知天高地厚的我仍旧想觍颜请求高郎君念在以往的情分上,宽恕我吧。”

高俊的表情波动了一下,他对阿辛还是心怀感激的,因此在那么一刻,他确实动了把阿辛直接放走的念头,但随即他摇了摇头。

“阿辛,你和我确实是有交情的,但是如今我们各为其国,我不能放走你。不过,我可以向你保证,你们不会被直接处死,也会被保障基本的劳动条件,采石场的活虽然辛苦一些,但是比战场坏不到哪里去。而且我会和我的同僚们商议,等你做满两年之后就把你放走。”

阿辛还想求情,但是却被军兵直接带走了,看着还在挣扎的阿辛,高俊内心里也是思绪万千,一年前两个人还是平等的,甚至自己还可能有求于阿辛,但如今已经有了云泥之别,世事的变幻仿佛梦境一般,一年的变迁就已经恍如隔世。

但是高俊毕竟不能在这件事上分担太多心思,另外一个严峻的问题在考验着他,依旧是粮食。

石抹明安撤退之后,高俊迅速的占领了阳谷县、范县和朝城县,这些地方都曾被石抹明安占领过,但是由于撤退得太过急促,还留下了不少粮食,但是三个县县仓的粮食远远不能满足几十万灾民的需要。

彭义斌仗义疏财,为高俊留下了数万担粮食,这些粮食也起到了挺大的作用,终究也只能解一时之渴,即使精打细算,甚至重新恢复那灾难性的分配额度,也只能用到2月底。

高俊和何志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的主观臆断,在古代农业社会,绝大部分生产的粮食都由农民自己消耗,流动性极小,自然也没有大量的粮食囤积,总产量极高的粮食分散在一家一户的农户当中,即使是横征暴敛也不可能获得太多。

在这种情况下,其实没有任何一处官仓能够让高俊获得数十万人食用的粮食。只能尽可能的东拼西凑,能获得一些是一些。

这个时候,高俊把目光投向了没有被战火波及的东平府。

东平府,山东西路之会府,尽管自宋代以来由于黄河改道等诸多因素,东平已经渐渐赶不上济南,但依旧是山东首屈一指的通商大邑。高俊将目光投在这里,确实是有道理的,他已经派孛涅察尔前去查看情况,准备从东平府购进粮食。

就在这个时候,殷去寒也站了出来,表示能够与自己的兄长相沟通,从河南调运粮食过来,高俊继续提供颇黎器交换。

高俊倒是觉得有些为难:“姑娘已经为我做了这么多事,甚至不惜与家里相违,跑到我的押剌百户了。现如今又要让殷家舍弃即将到来的粮食涨价,而卖给我粮食,这样的话姑娘在家中会不会受到排挤?”

“郎君恐怕这就有所不知了,去寒虽然只是一介女流,但家父下来让我在中都走动,目的就是为殷家的生意结交援引,故而我对殷家绝非可有可无,甚至可谓至关重要。更何况,我还有殷家的股份。”

“股份?”高俊大吃一惊,这不是直到清朝中后期才出现的东西吗?

“没错,高郎君可能不熟悉商业上的事情,商人走街串巷冲州撞府,自然要依靠车队和船队,一支车队或者一支船队称为一股,,商人实力之大小,往往不以财富、不以商号、不以货物而称,却极为看重各自拥有多少股车船,我们殷家的各股车船也都分配在家中几个公子姑娘名下,去寒自己就有十余股,这次能够调来船队帮助郎君,也全是因为我自己有股。”

高俊这才明白了,这里所说的股份并非是清代的那种出资关系的股份,而是指一家商业机构内各自拥有多少运力。不过这个概念中也有日后清代股份的雏形,如果南宋的“资本主义萌芽”再好好浇灌浇灌,未必不可能发展出一种全新的生产关系。

在片刻的浮想联翩之后,高俊立刻收回了心思:“我确实不太懂生意上的事情,但是颇黎乃是贵重的奢侈品,此番丧乱之后,珠宝必然大跌,我仅仅用颇黎恐怕买不来多少粮食。”

去寒摇摇头,表示她也无可奈何。“我只能尽量从中斡旋,让家兄多给高郎君些许粮食。”

而高俊和何志也想到的最后一条出路就是从南宋买粮,然而,当他们询问去寒的时候,后者却丝毫不知。走私对于两个无门无路的人来说还过于遥远,尽管他们有漂亮的颇黎器,但是没有门路和引荐关系的话,即使是那些愿意走私的边臣也不会接收他们的货物。

毕竟,在这个时代的商业社会当中,质量和利润不是硬道理,倒是关系更重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