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颠覆晚金 > 第十二章 整军法令(下)

颠覆晚金 第十二章 整军法令(下)

作者:边郡箭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21:10:33 来源:笔趣阁

整训不同于拉练,对于高俊来说,这次整训的目的不在于如何提高军兵的体力和战斗技能,而是通过适当的压力和增加训练,以及补充营养和增强教育,彻底的激发军兵的求战热情,为之后的战斗做准备。

效果可以说是非常之好,将近三千头狼崽子挤在不大的营寨里面,阳气兴盛的有点过分,军兵们越发的斗志昂扬,随时准备踏破一切敌人的军阵,荡平整个山东。

八月五日,高俊举办了第一届军事运动会。

本来高俊以为解释运动会是个什么玩意儿很难,但是没想到军官们立马就领悟了高俊的意思,每逢社火则争强斗胜是农民们少有的激情娱乐,大家都印象深刻,所以当高俊提及运动会是什么之后,这些军官们不但领悟的非常快,而且十分期待。

已经深受军兵喜爱的足球运动自然是一个,除此之外还有田径(赛跑、跳高、跳远)、游泳、角力、射箭、弩箭、击枪、刺板、带甲摔跤等项目。

当初在大名府大受欢迎的钟行此次延续了自己的传奇,在六场比赛中打进十粒进球——现在他已经是冯达那个旗第一都的队正了,这些日子的战斗还没有磨损他的气力。

既然是军事运动会,自然贴近军事,二十里带甲全辎重强行军、五十里带甲越野赛、射箭和击枪是最受关注的。

高俊尤其热衷击枪比赛,这可比法国佬搞出来的击剑好看多了,两名助理裁判分别站在两端,主裁判站在中线的位置,两名击枪手戴着木制护具,可谓是绝招尽出。每一次有效出击,主裁判就会举一次旗,谁先完成五次有效出击,就算是战胜对手。

除了这种击枪,还有三人团体赛和二十人团体赛,以旗为单位,军兵们高手尽出。不时引来阵阵欢呼。

击枪个人赛很快进入决赛,潘正却发现高俊表情微微变化了一点。

潘正深知这是为什么,他站到了高俊旁边。

“这个人,是夏潜山吧?”

“是,指挥使,当初这就是叛逃的师靖的什将,他的身手是师靖调教过的。”

“难怪,一看到这架势,我就想起了师靖,想起了周虎。”高俊微微叹气:“我记得夏潜山现在是戴庆旗第一都的锋行虞侯?”

“是啊,管着三十个人呢。”

“你可知师靖近况如何?”

潘正顿了顿:“据说高守约举荐他当了观州都军司都军,在当地募流民为军,眼下正在与李全等人周旋。”

“倒是成全他了。”高俊不动声色:“潘副指挥使,你觉得咱们的军兵如何?”

“除去没有骑兵,一切都好。”

“山东境内,谁可为敌?”

“彭义斌稍可为敌,刘二祖、杨安儿虽然人多势众,但是未必有这般精锐。”潘正开始分析:“以刘二祖的实力,咱们也要担心双拳难敌四手,所以还要谨慎谋划,如果时机恰当,以此三千军兵,可破十万敌众!”

“那你觉得李全如何?”

“李泉的兵马不如刘二祖和杨安儿那么多,论精锐又不比彭义斌,北面有李英、郭仲元的花帽军牵制,西面有师靖与之周旋,处处受制,恐怕无能为力,反倒是济南一带的大刀**稍微可怕些。”

高俊笑了:“潘正,也要从政治上来考虑:杨安儿已经自立为帝,必将受到仆散安贞的首先镇压,南宋小朝廷也不会支持这些人,刘二祖与南宋不和,他们俩彼此之间也界限分明、以邻为壑,在政治上的朋友太少了。

彭义斌这个人忠心于南宋,我已经听说了,他被南宋小朝廷加封为沂州安抚使,据说他带着京东西路安抚使的印信去找杨安儿,没想到对方已经穿了黄袍了,气的带着兵马一夜走了。”说到这里,高俊也忍不住笑起来。

“指挥使的意思是说,杨安儿和刘二祖是首先完蛋的?”

“没错,我听说仆散安贞已经在胶东那边打了个大胜仗,杨安儿的末日已经近在眼前了,反倒是刘二祖现在在鲁南山区发展的不错,这口肥肉轮到咱们吃了,要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莒州一带有忠于朝廷的地主武装……”

“啥武装?”

“豪强,豪强!”高俊赶紧解释:“有一位叫燕宁的豪强,据说势力不错,联合他!仆散安贞手下的提控纥石烈志,正在从北面对付刘二祖,也要联合,争取彭义斌和时青的中立,其他的角色就无关紧要了。我有三千人,燕宁据说有近万人,纥石烈志军马五千,这三支力量联合对付刘二祖的五七万人马绰绰有余。”

但是高俊微微垂下头,自顾自的说了一句:“少杀就比较难了。”

这面,比赛已经结束,夏潜山以5:3获胜,副指挥使孙庭为其祝酒,每项比赛都设立冠军、亚军、季军三人,除去荣誉之外,还有一点奖金。

之后是拉弓比赛和弩箭快速上弦赛,军营内欢呼阵阵,各军兵种都激动非凡。

当天晚上,还有文艺表演。

刘德的军乐队已经小有成就,吹拉弹唱很是热闹,但是今晚,高俊安排的是一出戏剧。

金代的散乐、杂剧已经初步具有范式,山东一带本就是曲艺之乡,高俊又从中都带回来不少艺人,两相一结合,已经有了完整演出大型戏剧的能力。

高俊当然不仅仅是让士兵们轻松一下,而是要调动大家的情绪,所以选材就很要紧了。

“《白毛女》太苦大仇深,《梁祝》和气氛不符,《珍珠寨》我又记不大清了……”高俊咬了半天笔杆子,最后在纸上写下了“刘知远”三个字。

金代已经有了刘知远诸宫调,但是高俊想写的故事不一样:天下大乱,朱温篡唐,刘知远想要投李亚子为军,苦于无钱置办军器,在多情女子李三娘的指点下,斩杀瓜精,得了一副烂银好铠甲和一把宝剑。

投奔晋王之后,刘知远三垂冈大立功,救下了石敬瑭一命,李从珂、石敬瑭、刘知远三人结为兄弟,但是三晋的民生凋敝,刘知远出镇一方,造福百姓,提拔郭威为亲信;

李从厚乱政,李从珂决心武力讨伐,登基为帝,刘知远心中有些不满,但也无可奈何。

不想石敬瑭自诩“皇帝轮流做,明天到我家。”勾结契丹,李从珂投火而死,刘知远恨结义兄弟相残,但又不愿妄动刀兵,自相残杀。

没想到,契丹人贪得无厌,石敬瑭忧惧身死,契丹军南下中原,几近一统,此时的刘知远还总以不杀为念,默认了契丹人的地位。

谁知契丹人暴凌中原,生民不但没有因为不起刀兵而获得安宁,反而愈加困苦,此时,张峻、郭威也劝谏刘知远“勿以匹夫之仁坏大义”,刘知远终于决心起兵,一战驱逐契丹残兵,登基称帝,乃是后汉。

整场戏分五幕,何志也也参与了大纲创作,两个人好歹是接受过现代文学熏陶的,情节抓的还不错,而详细的文字则是赵昉、程辟等人润色了。

长达一个时辰的演出一点也不使军兵厌烦,当然,对着李三娘的女演员叫好的也不少——他们绝对不知道,军营不准带非军人进入,那个李三娘其实是少年军的书记夏启扮演的(采取的是强迫手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