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颠覆晚金 > 第十四章 行军法令(下)

颠覆晚金 第十四章 行军法令(下)

作者:边郡箭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21:10:33 来源:笔趣阁

当初这些八白石村的军兵们第一次聚会的时候,就约好要照顾村里的两个英烈——李之时和季云的家人,给李之时的父母养老送终,抚养季云的弟弟季雷成人。

一个更美好的世界,正在向大家走来。

八月十三日,高家军再次出动。在那个虽然嘈杂,却人人都很安静的拂晓,不远处的寿张县又升起了不少孔明灯,军兵们默默地望着。

高俊也望着那些灯,初秋突然觉得有些寒意。

“放宽心,岳飞也镇压过钟相杨幺,你还怕什么?”何志也看出来高俊有些心神不宁,拍了拍他的肩膀,最后给他打一次气。

“你说的对,我是不会让自己就此沉沦的。”高俊扶好金刀和玉佩,翻身上马,高家军一旗一旗的离开军营。

这次行军,高俊要突出一个快字。

李骁奇满面尘土的走在第一个位置,他后面是书记员夏启,夏启后面是郑明、蔡宁二人——当初在中都甘泉坊,正是这两个人及时报告,才使得少年兵避免了灭顶之灾,现如今,这两个人已经成为了少年兵,郑明正在龇牙咧嘴的打着少年兵都旗,蔡宁举着一杆红色风子,代表现代的行军速度是“急行军”。

“夏,夏启,你昨天去哪儿了?”李骁奇很疲惫了,但还是老老实实的按照要求,走路尽量高抬腿,以便休息的时候能够尽快恢复体力。

“没去哪儿。”夏启也很累了。

“别装,你,你去朝城县了。”

“没有!绝对,绝对没有。”夏启一下子有点急。

“别装了,从中都回来,路经朝城县的时候,你脸上的伤口是谁挠的?”

“猫!”

尽管风尘满面,李骁奇还是做了一个“哦~”的表情,两个人不再言语,专心走路。

“哒哒哒。”一名骑士从前面迎面而来,在少年兵们前面远处插了一面黑色滚边的蓝色旗子,大家都有些高兴,那是个可以休息的地方了,少年军作为后军先锋的工作也可以停歇。

尽管累,李骁奇还是督促队正们检查少年兵的军装是否齐备,队正们不情不愿的干完之后,一个个也躺得东倒西歪。

一辆辆大车从身后经过,蒲察阿虎从一辆车上跳了下来,玩味的看着李骁奇。

“老弟?李军使?这么就不行了?”

李骁奇没答话,直接从地上捡了一块土坷垃打了过去。蒲察阿虎急忙躲开,忍不住哈哈大笑,带着主计运输都继续前进。

“旗帜真多啊。”当天晚上,赶到宿营地后,李骁奇忍不住感叹。

有了专门的旗队之后,高家军的拉风值直线上升,现在高俊的大帐外有指挥使旗、四方旗、时辰旗、马旗、勾陈上宫天皇大帝旗、毗沙门天王旗,另有牙旗、辕门旗。此外,还有大鼓一对,清晨擂鼓百下起床,开拔之前又要擂鼓三百下,唢呐齐鸣。此外还有号角、钹、锣、柝等,由军乐队负责。

高俊的大帐后面是祭祀用的帐篷,里面供奉着天地、社稷、风伯雨师、道教的勾陈上宫天皇大帝、佛教的毗沙门天王、兵主蚩尤、武成王姜子牙和武庙十哲,下面是高家军阵亡将士的灵位。

在这之外的是四方旗,分为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上绣满天星斗,按照五行之色,旗子很高,用于为全军指示方向。

行军扎营从来马虎不得,急行军营地虽然没有壕沟,但也有木栅和望楼,斥候队和当值的军兵紧密巡逻,觇骑四出,时间一到,各营帐休息,不得举火,只有当值的帐篷灯火通明,木栅后面的卫士弓上弦,刀在手,随时准备敲响木柝,呼唤作战。

军兵们的衣甲都统一摆放,由于是在战时,正军的盔甲就放在自己的帐篷里,一旦有情况,即刻披甲出营。眼下普通军兵的装备已经统一:正军戴中原式样的四瓣盔,队正及以上的军官有红缨,这种头盔最为普遍,里面垫有软衬和透气孔,也比较舒服。

披膊和五片甲是用上千大小甲片连缀而成,相当之重,缺点是正面胸前的纽扣连接处有一道竖的缝隙,按理应该在正面贴上一片铁甲,保护比较脆弱的胸腹和裆部。但是高俊现在真的没钱做这些了,就算所有的铁匠铺开足马力生产,也只能满足事先要求的项顿、护肘、甲板军靴等,所以正面的加强铁甲只能等明年。

幸运的是,现在要对付的是基本上连铁甲都没有的红袄军,这样的装备已经算是杀鸡用上激光剑,反倒是明年,如果蒙古人再次南下,正面没有加强甲会让军兵们吃大亏。

军官的红缨、披膊巾、穿甲的甲绳都使用了兵种色——高俊下达的新规定是,步兵红色、弓箭手绿色,贴军白色,而各辅助兵种也各有颜色:教员棕色、医员靛青、军乐手淡黄、旗手深红、材官橘红、斥候深绿、军法队违纠浅蓝、力畜队马夫深灰。

当初高俊把这个颜色计划告诉郑迎和白卉的时候,收获了白卉的一个白眼,这任务可是把两个人为难的够呛,但是总算在整军结束前把这项任务完成了,唯一的问题就在于军法队的浅蓝色染料实际上掉色,没两天就和贴军差不多了,据说裴真都一伙军兵半夜在帐篷里玩六博,被违纠抓了个正着,这伙人还以为对方是个管闲事的贴军,居然直接把人给打了出去。

这事儿让裴真有些惭愧,五百个前来的陕西勇敢军,有近二百人被调到贴军里面去,还有一百多人被分配到各部队当中稀释掉,只有自己这个旗的第一都和楼升旗的第三都是陕西勇敢为主的编制。

这段时间,关西老乡找他来诉苦的不少,习惯了龙骑兵小分队作战的陕西人对山东军兵这种长刀阔斧的打法很不适应——很多人遇到敌军的第一反应是伸手摸弓箭,而不是架起长枪,这笨重的铠甲也让大家心生不满。

“这一仗一定要打出个样子来,让大家都不能小觑了我们关西勇敢。”裴真心道。

这些事情都被一点一滴记录下来,赵昉和陈秉彝一刻都不能闲,每道命令有多少人干,多花了多长时间,用了多少原料都必须详细记录,实施效果与反馈也同样整理在案,作为未来行军打仗的经验使用。

办完了这些事,吕和给高俊端来洗脸水,高俊还在思索,不知道郝定现在会如何反应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