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颠覆晚金 > 第四章 大青山(下)

颠覆晚金 第四章 大青山(下)

作者:边郡箭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21:10:33 来源:笔趣阁

“拿下!都拿下!斩了!敲后脑敲死!”纥石烈端捂着胸口,声嘶力竭地怒吼。

侍从们立刻动手,挤开人群,拿住了长臂猿和矮冬瓜,但是大个子是个混不吝,一脚踹开侍从,就要厮打。人群里的乌古论老僧坐不住了,走出来大骂。

一脸凶相的大个子看到老僧,立马就缩了下来,垂头丧气的听老僧训斥,还挨了几巴掌,怒气冲天的老僧连踢带打的把他拽到纥石烈端面前,一脚踹跪。

“明府,是属下训诫不严,请重重责罚。”

“邰乐!罗必达!范德孟!又是你们三个!再一再二不能再三,以前寄下的帐今天一起算,父亲,这等人就该重打军棍,以儆效尤。”师起也站了出来,狠狠数落了这三个人,回头向纥石烈端请示。

高俊和何志也也被抓(没有反抗)了起来,押到纥石烈端面前。高俊还有点懵,这到底是要砍头还是打军棍?情况变化有点突然。

纥石烈端的表情看上去没有任何变化,他愤愤的看着下面的五个人,最后抛下一句“都打三十军棍,明天押到大青山上砍柴,砍不完一百斤不许下山!”,就转身回了牙帐。师起和乌古论老僧赶紧跟了上去。

高俊一开始还担心三十军棍下来落个终身残疾,但是一群人嘻嘻哈哈的把他架上刑床,像小姑娘打羽毛球那样在屁股上轻轻点了十几下就算交了差。刚被抬下来,两个人就被十几号脸都乐出花来的人围住了。

“高俊,高俊,真有你的。”一个三十多的瘦高个含糊不清的说:“连邰乐都敢打,真行。”

“就是。”另外一个小胡须靠近了来,高俊认出这是刚才喊好喊的最凶的一个。“高俊跑野了,长本事了,哈哈!”

“高大郎,你不怕报复吗?”有个看上去年级比较大的军士皱着眉头,低声说:“他可是挺记仇呢。”

高俊迷迷糊糊的被众人裹胁着回到帐篷,一众人又闹起来,欢笑不止,高俊和何志也的脑袋算是留下用来砍柴了。

就在两个兵士提议拿骰子出来玩的时候,帐篷的帘子又被掀开,一把直刀走了进来,看到这把直刀,一众兵士都慌忙行礼,口称见过十人长。

这个十人长穿着白色的女真盘领长袍,腰带扎得老高,上面挂着一把直刀,看上去金光闪闪,瞎子在黑夜里也应该一目了然。他颇有威严的哄散了笑容不止的众人,意味深长的看着高俊,用一种轻视的口气问

“那两个募军来的,是你俩带来的?”

“是。”高俊可不再想惹什么麻烦,老老实实的低头回答。

“哼!”隔着几尺远,高俊都能感觉到鼻子哼出的冷气,腰刀在帐篷里转了一圈,就出去了。

不一会儿,僧虔和郭延嗣晃晃悠悠地回来了,看上去非常疲惫,何志也问他们什么情况,两个人却都不肯细说,只是称已经募军,做了营地里的擐甲阿里喜,就说太累,准备睡觉了。何志也心里觉得不对,但也无可奈何,四个人铺好了毡布,倒在上面呼呼大睡起来。

辽、金、西夏的军制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固定的战兵和辅兵结合的编制,辽军出征时,契丹贵族子弟们披甲上马,自己准备携带两个辅兵,分别是守营铺家丁和打柴草家丁;西夏军则是点集的正兵带着一名负赡兵,组成一“抄”;金朝军制也大同小异,由一名正军带着一名阿里喜,阿里喜又名贴军。

理论上来说,高俊、郭延嗣、僧虔都是阿里喜,没有共同一帐的道理,应该各自跟随自己的正军去。但是,高俊是师起的若干名阿里喜之一,还没有头脸到可以住在师起的帐篷里;郭延嗣和僧虔并没有自己的正军可以跟随。至于何志也,募来的书手向来是自行解决住宿问题的,他旁敲侧击了半天也没打听出来自己原来睡在哪。

所以,四个人干脆独自占了一个帐篷,这个帐篷的主人前不久也成了逃兵,留下的东西都被其他帐篷的人分了,只留下分不掉的帐篷,被回来的高俊他们占掉,倒是没人有意见。

高俊还不太敏感,倒是何志也率先发觉,金军的编制已经名存实亡,猛安谋克户不愿意参军,猛安谋克只能花钱募军,原来成分单一的女真军队也出现了不少汉人。至于一个正军带一个贴军的制度,恐怕早已经见鬼去了。

第二天,高俊和何志也一人被发了一把柴刀,结队去附近的大青山砍柴。

大青山就位于营地的东南角,事实上,整座营地都可以当做是在山脚下。虽然山的名字叫的不小,但是却不是什么高峰,山势低缓,有不少郁郁葱葱的树木,辽西一直到西京路以北的地区,号称平地松林八百里,草原上也有着一片一片的树林。

高俊仔细看了一下,山上林间还有一座木制的高台,看来是瞭望之用,高俊点点头,如果连这种东西都没有,他绝对会不惜一切代价立马逃出金营。

何志也没注意看大青山,倒是一直在和周围的人攀谈,很快就和一群人打成一片,这次伐木的队伍约合四十多人,由十几个手执长枪的军士护卫着,后面还赶着几辆大车,一辆放着军士的铠甲,另外几辆是空着的,估计用来装柴禾。

四周空旷无比,原本都说蒙古军队的觇骑已经靠近到了金军边缘,甚至能看清金军每天的炊饭,但是高俊极力远望,也看不到蒙古人的一丝踪迹。

倒是这十几个长枪军士吸引了高俊的注意,和砍柴的军士相比,他们身体更健硕,有几个能和高俊比肩,虽然没有穿铠甲,但是一身土黄色短打看上去倒也利落,大部分把头盔扔在了车上,露出女真人的两条长辫子;有几个罩着女真片甲头盔,看上去比较警觉。

相比而言,砍柴的队伍瘦小不少,穿的五花八门,有的是汉人的发髻,有的是女真式的辫子,还有人绾着奇特的锥髻——将前额剃光,脑后的头发做一顶小小的发髻,看上去是汉式衣冠和女真蕹发的混合产物。

高俊并不了解金朝的“头发政策”,事实上,金朝的发型比起满清也是五十步笑百步,军队、官员和女真贵族的汉奴,初期都是要蕹发左衽的。而黄河以南的土地划归伪楚伪齐,暂时没有实行蕹发。而黄河故道以北实行“蕹发左衽”的政策,被坚持推广。

金熙宗初年,计划全国蕹发,但是前线的军事行动连连失利,所以一直没有强力贯彻。海陵王即位之后,于天德二年发布命令,河南汉民可以自由选择发型,不再坚持剃发,但是河北的蕹发令始终没有取消。

金世宗时代开始,头发工作的重心由要求汉人蕹发转向防止女真人束发,大定二十七年,金世宗下令,“禁女直人不得改称汉姓、学南人衣装,犯者抵罪。”可女真束发之风依旧逐渐蔓延。

尽管如此,蕹发左衽还是有很大的效果的,宋朝楼钥出使金朝,记载“男子髡顶,月辄三四髡,不然亦间养余发,作椎髻于顶上,包以罗巾,号曰‘蹋鸱’”,这是对河南地区的记载,可见即使没有强制措施,剃发的人也非常多,所谓上行下效,就是如此。

高俊正寻思着,队伍已经开到大青山,望着手里的柴刀,他这才意识到一个关键问题:他不会砍树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