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颠覆晚金 > 第九章 爱情与了解 不一定关联(上)

颠覆晚金 第九章 爱情与了解 不一定关联(上)

作者:边郡箭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21:10:33 来源:笔趣阁

连轴转的讲课相当消耗体力,前排二十多名学生之外,后面还坐着十二个师范学校的预备教员,讲完了课解答完疑问以后,高俊直接坐在学校的办公室里,程辟递来最近的呈文,高俊打开扫了一眼。

“这个女奚烈银全,是赵汝凡的小舅子吧。”

“郎君记得不错,女奚烈茶茶有一兄一弟,哥哥叫金全,弟弟叫银全。”

高俊皱起了眉头,这是一份任命书,银全被任命成平阴县县尉,根据高俊的了解,这个银泉游手好闲是个浪荡公子,哥怎么可能担任得起如此的重责呢?

“此时也许有误,要不然我请赵先生过来询问一下?”程辟,猜想这是赵汝凡偏袒自己的亲戚,被高俊看得出来,搞不好就要出些事情。

但是高俊仔细考虑了片刻,最后还是说:“从周是根据地的功臣,我们难道不信任他吗?既然从周已经对他下了任命,我也不予驳回,但是标准不能松懈,银全要是干的好,我也替他高兴,但如果在任上出了什么差错,从周不办他,我就办了他们俩。”

裙带关系是不可能避免的,而且在本时代被认为是正常的,家族之内一荣俱荣一辱俱辱实在是太正常的现象,先进与后进之间互相援引也是应有之事,高俊对此并不采取直接尖锐对立的举措,只是强调在规则框架内做事,用硬性的条条框框尽可能阻止朋党存在。

然而高俊不知道的是,赵汝凡并非有意偏袒自己的小舅子,反而把有关此人的任命写上来,真是让他心惊胆颤,这实在是茶茶一致强求的结果。

高俊说赵汝凡是根据地的功臣,而茶茶则是寿张县公廨的功臣,自从女奚烈东去世,茶茶只身挑起了整个家族前进的重担,哥哥金全还好,愿意在家照料产业,可是弟弟银全却一心想要当官。

茶茶和这个弟弟关系向来好,但是也不得不拒绝:“一切得高郎君说了算。”

事情的转折出现在大名府战役期间,高俊率军转移到山上的时候,银全在寿张县的小混混当中很有号召力,帮助迁移了周围的不少灾民,亲人评价都是有滤镜的,再查查原理,银全表现相当出色,眼下应该有资格除授。

一开始赵汝凡也是严词拒绝,但是夫妻二人终究一体,茶茶的弟弟也是自己的小舅子,不可能一点忙都不帮,如果那样的话,又让外人如何看待自己?

好在银全也并非全然无功绩,转移的时候不也还混了点功劳嘛,因功升授,只要高郎君不追究,这事就算成了。

高俊把这件事略微放在心上,但并没有影响他对赵汝凡的评价,这件事说小不小,但说大也真不大,除去略微赏识了一下银全之外,这次推荐名单都是相当公允的,从来到寿张县开始,赵汝凡一直是实心实意的辅佐高何二人,这次为自己人稍稍抬爱,不算错误。

另外一份呈文是从西边的战场上发来的,孙庭中规中矩的布阵,在济州击败郝定,俘获数千人,已经遣散,各复本业。

和潘正在战场上那种刚猛与巧变结合,近乎于天纵英才的指挥相比,孙庭是稳扎稳打的人,而且具有极强的毅力和耐心,几乎不会给对手留任何纰漏,虽然军队不多,但凭借着训练与装备的优势,还是每战都能克敌制胜。

此时孙庭已经扫荡了外围的敌军,准备攻打济州。

第三份呈文来自高俊的合作机构——阿兰快餐。

在严小娘死后,阿兰她们以巨大的毅力挺过了悲伤的时光,尽管每天晚上还在敲木鱼,但是在白天的时候,阿兰还是那个叱咤风云的女掌柜,现如今快餐已经有了四家分号,尤其是承包了根据地内不少公务单位的伙食,包括战俘营。

眼看就是第一批战俘要释放的日子了,在极为辛苦的劳作当中,高俊也不断的挑选那些表现好的人加以提拔和优待,所以尽管战俘营的死亡率超过14,但是相当一部分活着的人对高郎君心怀感激,在连续三年的辛苦劳作之后,高俊决定放掉这批人。

以至于当他们知道自己要被释放的时候,不少人提出要留在根据地。

阿兰快餐因而整理了一份近期的招工计划和奖励计划,高俊看了看,批复同意。

“这个阿兰,对战俘的事情还挺上心,大概是亲近之人离去的太多,心也变柔软了。”

高俊这样想。

当高俊在中学讲课的时候,殷去寒在女学讲课,作为岐国公主的伴读,殷去寒的水准给这些小姑娘讲讲诗书毫不费力。

和中学极为艰苦的气氛不一样,女学的压力要小很多,看上去女学生们似乎要比中学的男生幸福很多,但是阿红这样出身贫贱的女子才知道,个别女人闲下来之后心思多么可怕。

对于这种事情,阿红几乎从来不和夏启说,夏启也只不过是少年军的书记,帮不上什么忙的。

“好好读书,为高郎君效力,要是有钱就好了。”阿红这样想。

如果要是让高俊得知阿红的想法,一定会哈哈一笑,拍拍她的肩膀:高俊最瞧不起那些地位高但是没用的人,你就看你殷去寒姐姐的地位肯定比不上,可是朝廷要塞一个县主当我的老婆,我同意吗?

高俊确实不同意,此时此刻在开封城内,潘正还在为这件事来回奔走。

在拜访高汝砺之后,潘正又先后求见了几位朝廷相公,遇到了此事的来龙去脉,说起来,让高俊尚县主,是完颜珣的临时起意,完颜珣有个同母弟弟完颜玠,受封为温王,和金朝所有的闲散亲王一样,几乎是不声不响的过完一生,在40岁的年龄就一命呜呼了。

完颜玠嫡出的二子一女被封之外,还有一个庶出的女儿,年方十七,十年前,金章宗完颜璟设宴庆贺天寿节(承袭唐宋传统,金代君王的生日均命名为节日,金章宗为天寿节,卫绍王为万秋节,而完颜珣为长春节),宗室数百人在席,此女年方七岁,与诸小儿一般在席,完颜璟出一联,唯有密国公完颜璹之子守禧与这女儿能对上,章宗大喜,各赐一玉环。

也正因为如此,这个女儿得以早早的封为县主,县号真宁。

“听上去很有才情,倒也配的上我家高郎君。”出了左宣徽使的家,潘正正在思索的时候,长期在战场的经验告诉他,远处街角茶楼的那辆紫红色马车今天在他身前身后出现三次了,当初在高汝砺家就曾经见到过。

“难道是有人在监视我?难不成我和高郎君预期一体的事被人发现了?”他暗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