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颠覆晚金 > 第七章 彭义斌坚守泗州城(上)

颠覆晚金 第七章 彭义斌坚守泗州城(上)

作者:边郡箭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21:10:33 来源:笔趣阁

巨型弩箭是昂贵的军用资料,在整场战斗当中,彭义斌连续发射了七十余枚,但却没有伤到一人,回营之后立刻遭到了李全的指责,最后还是由贾涉来断定,彭义斌并无责任。此时的贾涉又升官了,从淮南运来了一批器械,顺便带来了从临安来的制书,除授贾涉为权淮东制置副使,兼节制京东、河北路兵马。

听闻贾官人升官,诸位头领都来庆贺,但是贾涉却笑得有些勉强,从给他的头衔里贾涉就可以知道,相公们还希望御敌于淮河以北,根本不希望忠义军退往淮南持续作战,所以说,忠义军被牢牢钉死在泗州和涟水两座城市里面,决不能再后撤一步。

升官的贾涉没有多开心,反而夜不能寐,翻来覆去之后,深夜里点了灯,动手草拟了一份上奏朝廷的表和一份留给夫人的遗书,女儿才九岁,儿子才一岁,这让他心里好生难过。

在上奏的表章之中,贾涉也提出彭义斌最为忠勇可凭,而李全虽然兵多将广,但是骁悍不易节制。他尤其指出:彭义斌军中,士兵们原本管彭义斌叫安抚,现在叫镇抚,都是朝廷加封给彭义斌的官职;而李全军中,士兵们管李全叫做“恩府”,直接效忠于李全,知恩府而不知朝廷。

但是在临安凤凰山上,这个问题很快就演变成了“忠义军是否真的值得信任”,随即就变成了飞向史弥远的小箭。

乔行简利用这个机会劝诫史弥远改变策略,让已经权倾一时的史相公都有些吃不消。为了证明自己的策略正确,史弥远督促门人赶紧加速向泗州运送装备,必须让忠义军打个硬仗,才能让大家看出来他史某人所做没错,淮北忠义军就是值得信任,错的是这个天下,国家根本就不应该自行收编难民组建军队。

在这种情况下,泗州被空前的加强了,而高俊所面对的将是一场恶战。

刚刚进入场外没几天,宋军就先给了金军一个下马威,张惠趁夜偷袭金军营地,烧毁了正在打造的鹅车,金军猝不及防,死伤近百。第二天晚上,张惠又从另一个地方发动偷袭,这次金军早有准备,双方各自撇下十几具尸体之后都撤退了。

正月初十,眼看着工程器械打造的不错了,金军第一次发动进攻,目标正是彭义斌所镇守的营寨。

兵分四路,高俊最左,纥石烈志左中、潘正右中、必兰阿鲁带最右。

眼看着金军一步一步向营寨靠近,彭义斌丝毫不畏惧,他站在土墙上给诸位军将指点。

“你们看看最右面这面旗子,还有下面那些军兵,化成灰咱们都认识,正是高俊;他旁边的那路军马骑兵不少,而且斗志不错,想来应该是卢鼓椎,再往左一些的这支人马,看上去和高俊的兵马却有几分相似,和以往的金军大不一样,我不大认得,但显然不可小视,反倒是最左边这伙人,帅旗下面的军马看上去都是悍勇敢战,但外面的人都是充数的杂牌,这样的兵打不了好仗。”

营寨的土墙上也都有木板设置的女墙,丝毫不担心金军远处射来的弓箭,在彭义斌的命令下,营寨里面的忠义军迅速集结起来,准备用箭雨打退对手。

眼下彭义斌的人马都是经过贾涉筛选的强硬军汉,个个都能拉得开硬弓,只见红旗一挥,所有的人下腰搭弓拉箭,动作行云流水,只等彭义斌的命令一下,遮天蔽日的长箭直奔高俊的队伍而来。

看到敌军城上旗帜挥舞,高俊就大致明白要发生什么了,一看到箭雨飞来,就立刻下令军兵的举盾防御,但依旧有不少人动作偏慢,被箭射中,好在太平军向来盔甲厚重,倒也都不碍事。

高俊的肩膀上也中了一箭,箭头被夹在甲片之间,没有伤到皮肉,但是位置不大好,高俊自己不方便,只能让斡脱帮自己取下这支箭头,敌人的箭用的是柳木杆锥子头,杀伤劲道不算很强,这让高俊略微放了心,下令继续前进。

然而被敌军弓箭照顾最深的并不是高俊这里,而是处在另一面的必兰阿鲁带,他的人马可就不像高俊这么幸运了,连续被射倒了几十人,整个阵型顿时慌乱,比其他三阵慢了几步。

在敌军接连不断的箭雨袭击下,必兰阿鲁带不得不下令军兵们暂时不要继续前进了,转而利用鹅车和盾牌掩护自己,开始原地防守,而另外三军盔甲厚重,而且之前部署得当,没有被弓箭所击退,离敌军的城头越来越近。

利用弓箭进行抛射有距离限制,很快,这三路都走到了弓箭抛射的最短距离以内,忠义军们放弃了弓箭抛射,转而开始在城头上射箭,进攻的军兵们放下盾牌,转而检查自己手中的武器和面前的鹅车,在其掩护下向敌军越靠越近。

“命令士兵们不要抛弃盾牌,依旧要小心举着!看到城头上那个玩意儿了吗?那是弩机,十个弩手一起上弦都没他打的快,要小心!”高俊传达了命令,但是潘正和纥石列志似乎没有意识到那弩机的可怕,而彭义斌正是要利用这一点,趁着所有人都放下盾牌的机会,弩机猛烈的发言了,另外两阵被射倒了二三十人后又重新部署了盾牌,继续缓慢的向前推进。

眼看着距离差不多了,高俊下令军队暂时停止,在地上部署厚重的铁盾,弓箭手上前来准备进行弓箭反击,就算是有盾牌,但敌军的箭雨毕竟又密又多,而且连绵不断,太平军的弓箭手们手心都在出汗,想方设法拉弓上弦,并且举起了弓。

此时敌人的箭又多又密,打在他们的衣甲上叮当作响,甚至会打在他们脸上的项顿上,虽然没有受伤(至少是没受重伤),但是士兵被这突然的打击搞得脸部抽搐,惊恐无比。箭打到哪里,哪里就一阵哆嗦。

但这些弓箭手都是太平军当中最富于战斗经验的人,虽然是在敌军的箭雨打击之下,但是却没有人退缩,反而是精准无比的拉弓上弦之后,在高俊的命令下向敌军第一轮放箭。

有两个因素决定了双方放箭的不同结果:太平军的盔甲比忠义军厚,而忠义军弓箭的力道比太平军轻。

双方盔甲的对比自不待言,而在使用弓箭上,太平军的弓箭手们很少,大多是精通放箭的,所使用的弓力道很大,多是八斗之弓,最重要的是,在如此近的距离上,锥头箭的杀伤力远远没有金军使用的凿子箭大——金军所用弓箭的箭头一般呈铲形,往往能在敌人的脆弱部位撕开一个巨大的缺口。

正因为如此当太平军开始放箭的时候,营寨上敌军的箭雨似乎真的轻了一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