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颠覆晚金 > 第二十章 决胜胥浦桥(下)

颠覆晚金 第二十章 决胜胥浦桥(下)

作者:边郡箭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21:10:33 来源:笔趣阁

不过他们可能要白忙活了,因为高俊的目标根本不是真州,而是正在东进解围的宋军,建康都统制司、马军行司,再加上江州都统制司,三军合计三万余人,以马帅许俊为首,已经逼近**。

高俊下令潘正率军东撤,暂时不与敌军交锋。在解救**之后,敌军趁势继续东进,准备解围真州。

而高俊预选的战场,就是真州胥浦桥。

胥浦桥,见证了宋金交锋百年的历史,在两宋战场上曾多次亮相。绍兴末年,海陵王发动正隆南征,六十万大军多路南下,并且采用了巧妙战术,引诱老将刘琦出击淮上,扬州空虚,而海陵王的妹夫萧琦率军自淮西奇袭扬州,试图断绝刘琦后路,全歼淮东七万宋军。

就在胥浦桥外外,宋将邵宏渊率领三千人马坚决阻击,使金军付出了惨痛代价,被阻挡在桥西长达一天一夜,宋军在第二天才后撤。

这一天一夜事关生死,意识到失策的刘琦率军狂奔五天返回扬州,而金军前锋已经抵达扬州西北五里的平山堂。如若没有胥浦桥阻击战,南宋朝廷可以提前百年宣告灭亡了。

而在十年前的开禧北伐后,仆散揆九路大军分兵伐宋,但是没能攻克庐州、和州、**、扬州任何一座城池,宋军集中了精锐兵马两万余人自镇江西进,准备给予敌军重击,两军再次在胥浦桥对峙。

而这次胜利的天平在金军这边,河南路统军使纥石烈子仁率领别部分道涉水,从敌后发动突袭,宋军惨败,全军覆没,真州失陷,淮南士民十余万渡江避祸。才有了随后的嘉定和议。

滚滚长江、涓涓胥溪、巍巍大别、点点沙洲,鬼斧神工的地形再次将两支军队汇集到这里,胥浦桥将见证第三次决战。

联军赶到战场之际,对手离胥浦桥也不远了,高俊下令安营扎寨,并且向对手提交战书。

当夜,马军行司的人马也在商议,许俊发问。

“高俊下来战书,约我等明日决战,如何对敌?”

下有一人起立请命:“许帅,高俊此人骁悍难制,此番兵力众多,明明可以与我军在**城下相战一场,却主动撤军东下,在此处安营扎寨,是想合军一处,增加兵力,明日决战之际,一举摧垮我军。千万不可轻信他之前的撤军示弱,正面交战,我军决计不是他的对手。”

许俊点了点头,此人虽然也是依靠厚贿史弥远而得官,但还是有些谱儿的,联军本身就势强,而且**与真州两路联军又合兵一处,绝不是正面能够轻易摧垮的。

“我军应该效仿十年前金人的做法,派遣别部分道涉水,在两军交战之际从背后突袭,以求摧垮敌军,要知道胥浦桥在我境之内,对于此处水文深浅,我军应当更加熟悉,所以此计我军用起来更加得心应手,届时前后夹击,应当能挫败敌军。”

众人连连称是,又有人提议,高俊有可能会模仿之前金军的战术,所以也要提防金军提前涉水,许俊即刻派出哨兵沿江巡逻。

宋军分兵八千余人,寻找水浅的地方事先过河埋伏,而主力部队厉兵秣马,准备在第二天和敌军在桥上大战一场。

“胥浦桥说到底也只是一座桥,并不够宽阔,纵然你兵力倍于我军,也没有办法一次性全都冲上来,两军慢慢磨,我看谁磨得过谁!”许俊已经有了计较:“等到大战方酣,双方俱有疲意的时候,我军八千伏兵从背后一拥而上,不要说胥浦桥,真州扬州一并解围!”

一开始,高俊制定的策略和他的对手一模一样,也是打算分兵涉水,从背后突袭,模仿十年前的战术,给敌军一个前后夹击。

计划得到了一致同意,甚至于选派的夹击人马都已经准备好了,但是却有一名参军求见高俊。

“温参军,怎么了?”这位参军温逢海也算是高俊的老兄弟了,他本是河南许州人,投军后在野狐岭被击败,跟着败军到了德兴府,加入了高俊的人马,从野狐岭就一直跟着,现任太平军营寨参军,因为每天要负责营寨驻防的事情,所以没有参加今天的军事会议,直到此时才匆匆赶来。

“听说高郎君打算再用十年前仆散相国的办法,遣别部分道涉水前后夹击?”

“确实如此,怎么了?”

“既然十年前仆散揆已经用过此法,宋军岂能毫无防备!此时再用,必为其所乘,如果他们截击于半渡还好,一旦他们不做声张,等到我军渡毕之后,敌军各个击破,该怎么办?”

高俊立刻精神起来:“说下去。”

“此时我军势强,采用分兵夹击未尝不是一计,正如高郎军此前常教导我等,应当展开攻击面,扩大一线兵力。但是此时双方限山隔水,难以调动周全,一旦展开过大,就容易被敌军拧成一团从中击破,十年前仆散揆能出奇兵,是因为双方势均力敌,而宋军缺乏经验,而此时已经有过上一次胥浦桥之战的教训,宋军又怎会眼见我军再次涉水夹击?所以分兵并非上策。”

高俊立刻叫斡脱进来,请诸位将佐再次开会,在新一次会议上,温逢海结结巴巴的把刚才的话重新说了一遍,潘正首先起来响应,表示参军所说确有道理。

所以,太平军并没有分兵涉水,而是采取正面作战的方式,准备在桥上寻找突破敌军的方法。

但是在当天后半夜,温撒文殊奴手下的觇骑们突然发觉,太平军背后有动静,应当是敌军的伏兵。

高俊已经睡着了,所以是贾涉和潘正得到这一消息,潘正读后笑着对贾涉说:“敌军这是自讨苦吃,就算是咱们没有发现这一路伏兵,敌军怕是也讨不了好。”

贾涉并没有说话,尽管他几次出入淮中,并且收拢了一大批兵马,但是贾涉对募兵和训练颇有心得,临阵指挥之事却是短板,所以并不能理解潘正的话。

“我军的人数众多,而且更加精锐,算起来的话,我军的战力应该是对手的两倍。”

“虽说应当料敌从宽,但是潘将军所言也并不算错。”

“高郎君曾经与我等说过,所谓军阵,无非宽度和厚度,宽度扩大,能增加攻击力,而厚度能增加持久性,而一切阵型的种种变化,无一不是在宽度和厚度这两件事上做文章,从中寻找机谋巧变,兼顾两者或者是灵活变换的方式。”潘正指点了一下地图:“敌军本来就兵力不足,还要分兵,虽然增加了宽度,但是厚度却被削弱到了不能抵抗的地步,孙子云‘五则攻之’,正是因为五倍的兵力足以无视对方的厚度。我军集中兵力,明天先破伏兵,再过河桥,易如反掌!”

毕竟这也算得上一件大事,潘正派人去叫醒高俊一一备说,高俊只是躺在榻上,听军兵说完,深深的点了点头,表示潘正的意见与他非常契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