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颠覆晚金 > 第二十三章 生活对正义没有怜悯!(上)

登州城大门四开,太平军军兵排着整齐的队列鱼贯而出,高俊与何志也两个人各骑一匹骏马,立在城外高处,看着小山下整齐的太平军队列。

“你打算如何处置路哲?”

“开除军籍,剥夺在公共场合穿军装及领取军人抚恤金的权利。”高俊黯然:“我知道他心里难过,但是他的行为必须严惩。”

“这样也许对他而言也是一件好事。”何志也拉了拉马的缰绳,抑制住这匹马的躁动。

“喻侠走了吗?”

“已经走了,她很感谢你呢。”何志也望着远方:“喻侠身负污名,现在的形势还不允许我们俩在一起,她说会等着你那六条政纲实现,她相信在那个世界里,也许她不会再忍受这么多屈辱。”

“这怎么可能呢?”高俊也顺着何志也的目光向远处望去:“即便是一千年以后都不可能,这是个好愿望,值得我们为之奋斗。但是人生苦短,有情人要珍惜在一起的时光啊。”

就在这个时候,龚成骑着一匹马从远处奔过来,到小山下下马,一路跑了上来拱手对高俊施礼:“高郎君,沿海水寨已为占据。”

高俊点点头,张亮已经在登州建衙,并且开始收纳流民,高俊也已经下令让燕宁前来镇守胶东,相关的命令一件接着一件如流火在驿道上传递。

也就在当天下午,太平军在登州城外重新安扎,准备收拾营寨向西撤军的时候,张亮差人送过来几个衣衫褴褛的男女。

“张防御说,你们是从辽东渡海过来的?”看完张亮送来的信,高俊立刻召见了这几人。

这几个人个个瘦骨嶙峋,面容憔悴,听见高俊的问题甚至反应都很慢,为首的一个男子稍微有些精气神,向高俊施礼说:“我等都是自辽东而来。”

“辽东现在形势如何?”

“到处都是兵,各相混战,烧杀抢掠,我等不识得都是何兵马,只知道乱兵害民,实在是万无活路,所以才冒险浮海前来山东。”

高俊摸了摸髭须:“你们可曾见过黑鞑?”

“见过,当然见过,黑鞑最是人面兽心,所过之处杀掠殆尽。”这男子回答着,后面有个小妇人已经忍不住哭了出来。

“那个小妇人前来答话,你可曾见过黑鞑?”

已经连续问答了好几句,这小妇人也不像方才那样拘谨,一边啜泣一边回复:“去年冬月,黑鞑来犯小山子城,全城军民避守山城,黑鞑连围半月,破城之后不拘男女老少杀掠殆尽。小妇人家父、家母、家兄、未婚夫婿均死于此,小妇也中了一刀,血晕倒了,幸而免死,辽东委实是活不下去,只能浮海而来。”

身后诸人发出一阵叹息,高俊心下也有些难受:自大唐黑水都督府以来,中国人从辽东扩张到黑龙江流域,到金朝中后期,辽东各路家给人足,百业兴旺。上京各路(今天的黑龙江和外东北地区)编户齐民十九万户,因为地广人稀,积粟二百四十七万石,是名副其实的北大仓。今天挖掘出的哈尔滨五道岭、大庆八里城等遗址,罕见的“上京翟家”的商标,还在诉说北方天府的辉煌。

“除去黑鞑来的兵马,你们还曾见过哪些人?”

“朝廷的官军尚好,但偶尔也开刀杀民,此外还有契丹人马,其中又分成数股,不但杀掠,还自相残杀。又有大真国王的人马,不知缘何而来,也参与厮杀中。”

高俊点点头,这便是了,目前在辽东的几路势力都已经粉墨登场,金朝的力量被压缩在会宁府周边和辽东半岛周边两个小块儿,已经不足以收复辽东,也难以与其他几路人马争雄。

由契丹人组织的东辽和蒲鲜万奴的大真气势正盛,但是这两路势力会先后归降蒙古,随后会宁失守。到1229年,蒙古在辽东发动最后的扫荡,金朝辽东行省温迪罕蔼不失战死,到此时蒙古将会全据辽东。

高俊想要让孙庭前往辽东参与这场激烈搏杀,眼下还非常艰难,所以高俊要等熬过此次蒙古的大规模侵袭之后,组织精锐金马,到辽东争雄。

现在的问题在于,包括高俊在内的所有人都对辽东的建制、道路两眼一摸黑,没有当地人帮助的话,根本不可能立住脚,而如果依附金朝的辽东行省,又担心孙庭会丧失独立性,终为不美。

所以这些从辽东浮海而来的难民就显得尤其重要,高俊为之具备饭食,还赐了酒,让他们安心,并称本郎君以后会派大军收复辽东,复尔等家业,让他们在太平军中安心等待,以期效用。

得知高俊有可能收复辽东,这些人立刻激动起来,为首的那个男子说自己熟悉辽阳周围的路径,可以为大军所用,请求高郎君莫嫌弃他卑微。

“你唤作何名?”

“小人名叫王礼,辽阳人。”这男子赶紧答道。

“好,我为你开具一张凭信,等到大军西归后,你跟随我军,拿这份凭信去见我的副指挥孙庭,他会收你当个公使的。”高俊立刻抽出纸来,草就一封。

其他人中也有愿意随同大军重归辽东的,高俊一一开具文件,而剩下的妇孺老弱则送归登州城内,从此愿居于登州的,即可附籍于登州,如若不愿的,则籍为客户,在登州与些田地耕种,等待归辽阳再行均田。

在沿海地带都在查找这样的辽东难民,总数约有几千人,均按照此项方法办理,高俊甚至有打算,如果愿意跟随军队的难民足够多的话,还要单独组建由辽东人为主体的军马。

高俊在登州呆了四天,随即率领大军西归,在潍州与完颜合达相见,两个人在见面的第一眼就互相认了出来。

高俊好歹有多少年的历史功底,在场不至于过于失态,但是完颜合达发觉面前的这位山东西路宣抚副使、太平军节度使就是侍卫史全的时候,惊讶之情溢于言表,再联想到史全在中都的活动,以及完颜珣登基的路程,再想起高俊火箭式的提拔,顿时仿佛明白了什么。

未来的陕西行台还是很有定力的,只是略微失态了一下,随即又恢复了平静,两个人对山东局势的看法相当一致:毫无疑问,山东是蒙古人今年秋天的战争目标,三路攻金之后,蒙古军四面出击,在各个战场都保持了存在,但每年依旧会挑选一个地方重点扫荡。山东在过去几年幸免于难,毫无疑问蒙古人今年会花大力气来扫荡山东。

高俊主动提出联合作战,两军要拉平战线,共进共退,高俊还提出要接纳清沧败军。这种事不是将帅可以自己确定的,两个人先后写了劄子送往开封,恭请完颜珣圣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