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颠覆晚金 > 第三章 三州野战(上)

颠覆晚金 第三章 三州野战(上)

作者:边郡箭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21:10:33 来源:笔趣阁

等到窝阔台赶到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一地鸡毛的景象,河对岸的太平军不但全歼了蒙古军队,而且还从容的拾取了战利品,之后才缓缓撤退,消失于天际。

只能看到山后有一缕黄烟,那是正在焚烧阵地上的蒙古人尸体。窝阔台所不知道的是:引燃物用的是硫磺和火药,这些东西原本是放在划车弩后面,如果蒙古军渡河之后立刻建立严密阵地,广泛侦查的话,太平军偷袭无法得手,就要用这些东西,点燃六架划车弩,然后全军撤退。

而蒙古人重新搭建浮桥还有一天多的时间,至于让人马渡河所需要的时间更久,在河南布置出三五千的兵力之前,蒙古军队绝对不敢贸然追击了。

这一张太平军打得利索干净,以不到两千人的兵力全歼近三千名蒙古军队,其中大约有三成是真正的蒙古人,尽管占据了天时地利,这样的战绩在以往也还从未出现过。让高俊终于心理压力缩小了一些,全军打完这一仗之后立刻后撤,开始向根据地靠近。

前线不断有消息传来,窝阔台和速不台得知了这场败绩之后,立刻利用蒙古骑兵的机动优势前往济阳渡河,并且成功控制了济阳县城。蒙古人利用他们牛马众多的优势分多路迅速扫荡,如果高俊还停留在北清河沿岸,打算再搞一场击敌半渡的话,这时候大概已经被敌军多重包围了。

不过,此时高俊已经率军撤离到了济南城内,然而济南守臣们都拒绝跟随高俊撤退,希望依靠济南城壁来继续防守,高俊也只能无奈告辞。

济南毕竟也是一座大城,也许蒙古人并不能骤然将其攻下,还能吸引一部分进攻兵力,高俊也只能寄希望于田琢等人的造化了。

此时此刻,根据地已经开始了大规模的撤离行动,在鲁南山区之中,高俊指定了十五处地点作为山水寨,还有几座紧急修复的州城,根据地内所有在籍之人都必须撤退到山水寨或州城之中,避免与敌军接触。

各类山水寨在两宋之际就十分流行,当外族侵略者进入中原的时候,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每个百姓都充满朴素的杀敌热情,因而统治者寄希望于他们结寨自保,从而牵制敌军,甚至于使敌受困。

但是这类山水寨无一例外的失败了,没有正面战场的配合,这类山水寨坚持不了太久,早在泰和南征的时候,淮南地区的南宋军民又建起了无数山水寨,但是由于正面战场节节败退,这类寨子也都被金军轻松剪除,死者山积。

前不久高俊所审问的那些辽东难民也提到了辽东的石堡子,这类用石头砌成的坚固小城也没有使辽东居民获得安全。不客气的说,辽东的山城可比中原山寨坚固多了,连他们都阻挡不了蒙古人,更别提小小的山水寨了。

山水寨毕竟不同于敌后抗日根据地,本身并没有制造兵员、持续存在的能力,也无法协同统一指挥,生存困难。想要让山水寨发挥作用,那么正面战场的军队必须要不断的与敌军纠缠。这样山水寨才好配合作战,充分发挥效力。

高俊在北清河歼灭敌军的时候,根据地内也开始了大规模的人员迁移,各路百姓分别迁入到各处山水之间建立营寨,暂时阻挡敌军,等待大军回援。

孙庭西征的时候辛辛苦苦拿下的三州之地眼下也不得不放弃,迁移百姓到黄河岔道以南去,而掩护三州百姓的任务则交给了潘正。

前不久,就在济州,潘正升起了自己的营旗,成立了除高俊以外的第二个营部,正式有了自己的幕僚团队,成为了独当一面的好手。高俊调给了他八个满员或不满员的旗。

三州百姓十数万人,带着他们的家产,一路哭声不绝于耳,向黄河以南退去。潘正面色凝重,整个队伍长达数十里,太平军兵散处其间以维护秩序,能用于机动的兵力不超过八百人。

但是潘正还是利用这点子兵力成功的维持了难民的秩序,并且派出觇骑广泛侦查。

大约是第二天下午,还有十二万灾民滞留河北的时候,他得到了让他吃惊不已的消息——博尔忽率领少量精锐骑兵抛弃辎重,星夜兼程,已经距离难民后尾不足五十里了。

“敌军来得好快!”潘正大吃一惊,即刻率领机动人马向灾民后尾奔去。

博尔忽的突袭确实有些成效,在潘正还没有完全准备好的情况下就打到了敌军尾部,但是长途奔袭消耗马力,蒙古本部骑兵倒是耐寒暑善奔袭,可是其他各路协同部队就没这么强的意志力了,等到赶到的时候,能够调用的骑兵也只剩下了两千余人。

幸运的是,对面的人数更少,只有八百多穿盔甲的正军以及大约一千多临时调来的壮丁。

潘正所率领的人虽然少,但是军官很多,眼下,旗指挥们也开始充任小小的队正,各自率领几个棒小伙子,听从潘正的号令。

虽然只有八百人,但是明晃晃的枪尖依旧让人紧张,蒙古勇士还要留着性命去享受中原的花花世界,而不是用命往敌军的长枪阵上撞。博尔忽大旗左右摇晃,蒙古骑兵分头行动,驰骋射箭,想要用老战术来动摇敌军的阵型。

然而他们面前的太平军军官众多,指挥们安慰着军兵不要擅自行动,默默忍受着敌军飞蝗般的箭雨,所幸距离离得不近,弓箭的杀伤力很微弱。

潘正手执令旗,亲自左右挥舞,调动军兵面向敌军,双方的阵型变换持续了整整半个时辰,博尔忽始终找不着突破点。蒙古骑兵来去如风,调动迅速,但是潘正在其中运筹帷幄,始终没有让敌军找到机会。

快到下午的时候,察合台才从后面匆匆赶来,虽然晚了半天,但是却刚好赶上了两军不断变换,寻找破敌之机的时候。

“博尔忽叔叔,干嘛不直接冲过去?敌军只有八百人,就算是硬冲的时候一开始会吃亏,但是消灭这八百人之后什么都好办了。

博尔忽没有说话,他隐隐的意识到这是一笔亏本买卖——敌军的步兵素质远不如蒙古勇士,他们大多只会使用一两种武器,听从军官的号令行事,中原人口众多,随意从一个村子里抓出十几个人,都能达到这样的训练效果。

然而这八百人却能与两千久经沙场的蒙古勇士当面对阵。

蒙古的战士们与之相比没有经过太多的操练,而是直接从战争中打磨技巧,固然勇猛无敌,但是他们打一个少一个。草原上的狼一年能产七个仔,但是一对夫妇七年未必能生下一个巴特尔。直接这么硬拼的话,蒙古勇士拼光了也打不下中原。

察合台对这种算账方式很不以为然,两千多骑兵打八百步兵,他想不出为什么不冲锋。

不过既然博尔忽如此说,他也就换了个主意,用手一指:那就先把这帮难民杀光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