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颠覆晚金 > 第六章 河桥争夺战(下)

颠覆晚金 第六章 河桥争夺战(下)

作者:边郡箭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21:10:33 来源:笔趣阁

点燃火把的任务交给了吕和他们都——经过血战,本来就不满员的该都只剩下四十四人了。太平军的战斗意志惊人,忍受了超过三分之一的伤亡而没有崩溃,但也已经抵达了临界点,得知还要重新点燃火把的时候,差点酿成临阵崩溃。

关键时刻,一直以来的“老实人”吕和却喝止了抱怨的军兵:“现在为大家的身家性命厮杀,逃跑的一个也活不了!要么跟我上,要么等着军典的处分!”

搭档的军典夏叔邗很配合的抽出横刀——这玩意儿不适合作战,砍头倒是不错。这位夏叔邗本是陈太公陈恪庄上的,读过几年书,但是入伍后从军兵做起,历经战阵,凶悍的紧。

吕和说的没错,蒙古人来势汹汹,逃跑等于死亡。

事不宜迟,趁着用残余的权威压制住军兵的慌乱之际,吕和大声命令,让军兵跟随他去重新点燃火炬。

“你们看看,这不挺简单的吗?跟着做就是了!”一开始,蒙古人也没有关心已经熄灭的火炬,他们很轻松的就近找到了一处火把,将之重新点亮,吕和趁机率军兵们继续努力。

然而战斗随即变得越来越艰难——天完全黑了,想要寻找火把的确切位置本身就不容易,蒙古人也发觉太平军正在重新点亮火把,似乎大有让渡口守军与潘正的人马汇合的趋势,于是更加凶狠的厮杀过来,与太平军混战一团。

在点亮第四簇火把之后,军兵们终于彻底失去了斗志,任凭吕和怎么呼喊,夏叔邗怎么挥舞横刀,也不愿意再继续了。

吕和和夏叔邗让他们牢记自己的职责,想想自己获得的土地,想想在家的妻子儿女,想想背叛之后的下场,想想自己的祖宗八代。

然而军兵们不为所动,他们真的疲惫至极,已经难以继续作战,这时又有一队蒙古骑兵过来,所有的军兵下意识的就要转身逃跑。

就在这个时候,不远处响起了激烈的兵器碰撞的声音,吕和激动的喊道:“潘统制已经过来了!”

他说的一点都不错,这激烈的兵器碰撞正是潘正所率领的主力赶来的声音,尽管损失过半,但是在路途中汇合了其他走失的小股军兵,潘正依旧坚持不懈。

这是一针强心剂,渡口的许国燃尽最后一点卡路里,居然压制了两面夹攻的蒙古军,与主力会合。

盖着天把大旗牢牢插住,这才伸手拔掉了射中自己的箭支,不知道是谁挑头,太平军山呼万岁,士气一振。

此时难民基本上不是被杀就已经过桥,剩余的人也全部走散,形势对蒙古人变得有利起来,他们的战马驰骋不必再受人潮的约束了,然而此时蒙古军何尝不是人困马乏,不愿意继续作战?

一名百户向察合台抱怨:“大家都累了,他们想要休息。”

察合台回身望着自己的那可儿,他们确实也都显得疲劳不堪,甚至握刀的手都有些发虚。

趁着蒙古人因为疲惫不能组织攻势的短暂时间,太平军迅速在河桥汇合,并开始沿河撤退,潘正亲自率军留守。

意识到形势有变之后,蒙古人赶紧打起精神,继续发动突击,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潘正手下的军兵们狠狠的向地上砸了几瓶燃烧瓶。

这是燃烧瓶2.0版本,采用的是根据地自己制造的玻璃瓶子,里面装的也不再是滤清的石脂水,而是在根据地蒸馏的酒精,而附着颗粒则是从广南走私来的白糖,燃烧效果十分之好。

除了价格昂贵,储存不便之外,这东西也没别的缺点了。

“是修罗火!”蒙古人的攻势为之一滞,士兵们不敢越过面前这堵火墙,后排士兵叫骂着,徒劳的想要把战马拨开,但大家还是牢牢的挤成一堆儿。

借助修罗火的威力,潘正等人迅速渡过了河桥。

大约也是当天晚上,铁木真抵达大名府,这座在一年前因为者勒蔑之死被屠杀殆尽的城市,此时显得荒凉萧索,没有一户人家。

铁木真下令就近抓捕壮丁,将整座城市的城墙削平。以安慰这位蒙古英杰的在天之灵。然而周边地区连这种人力都很难满足了,刚刚投降的张柔不得不派出自己的军马干这种苦差。

正当铁木真驻跸于大名府的时候,前线的军报也传了回来,由亲近的失吉忽秃忽在铁木真的床前为他念。听完战报,铁木真也皱起了眉头,损失远远超过了事前的预计,这个高俊果然有两把刷子。

不过幸运的是,南北两路虽然都遭到了上千人的重创,但也杀伤相当,将敌军打了个人仰马翻,高俊不过只有一路之地,根据各方面的情报来看,他的硬军还不到一万人,总兵力也不过三、四万左右。

和博尔忽的算术方式不一样,铁木真从之前的战例中感觉到了高俊的威胁,即便因此牺牲掉一两万蒙古军兵,也未尝不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趁着高俊还是一颗嫩芽的时候,抓紧时间掐死他。

听完报告,铁木真只从嘴边吐出几个字:“士兵们都累了,他们现在应该睡觉,一直睡到太阳升起来,除了必要的岗哨之外,让大家都睡觉,好好睡觉。”

潘正的败兵退到黄河岔道以南,所谓黄河岔道,是大定年间黄河在李固渡垮坝之后所形成的一条岔路,从李固渡开始分岔,却又在数百公里之外的金闸口重新汇合,因而形成了类似河套的一块河间土地,足足有数县。

当年,金朝也也曾经想过堵住这条分水河,维持黄河下游的原始形态,但是都水监田栎考察上下游之后,认为旧河道已经无法容纳黄河水量,主张顺其自然,维持这段岔道。

正因为如此才形成了现在的黄河岔道这片河间,处于黄河的包夹之间,确实要稍微安全一点,但是蒙古人兵力众多,可以从岔道的任何一个方向渡河,而潘正现有的实力不足以同时堵截两个渡河地点,进攻方是有利的,而防守河道则显得捉襟见肘,顾此失彼,潘正也不打算据此地防守。他下令,让少量军马护送百姓们继续向南渡过黄河主道,逃往河南,而潘正则率领残余的主力人马向东行进,抵达老根据地,以待补充兵员,等待再战。

他所想的一点都没错,经过一整天的休整之后,蒙古人分多路渡河,不过他们对难民已经失去了兴趣,而集中力量追击潘正的主力部队,在老根据地附近又将是惊心动魄的一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