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颠覆晚金 > 第三章 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上)

“可汗,现在不是明安将军当初提出三路攻金的时代了。金人已经越来越意识到我军扫荡的威力,无论河东还是山东,敌军都在结成山寨固守。原来的那种就粮于敌,攻克一城就屠杀一城,急速前往下一城的做法已经日渐困难。”作为铁木真最宠爱的小儿子,拖雷一语道出了现如今蒙古军的困境。

“说下去,我的孩子。”铁木真一向偏爱拖雷,当然不会对他的话语产生反感。

“我军一旦进入敌境,除去士兵随身携带的奶酪肉干可以应急之外,剩下的大部分给养都要从敌军手上夺取,一旦遭遇挫折,就会陷入困顿,蒙古骑兵虽然天下无敌,但是却不得不分散出大量的力量去周边劫掠,而不能用于一线战斗。”拖雷滔滔不绝的说了起来:”相比而言,我们手下的汉人是豪门,虽然军兵不够勇壮,但是他们有自己的后勤,能够从自己的地盘上源源不断的将粮食运往前线,让军兵们不至于为每顿饭发愁,可以全心全意的对付下一场战斗,蒙古军队也应该模仿这种方式,让这些汉人世侯为我们运粮!”

“为什么要模仿这种方式?狼都是饥饿的,只有风餐露宿才能激发他们的野性!”有一些蒙古军将表示不满:“无比睿智的拖雷王爷,你要模仿汉人的办法吗?他们可是我们的手下败将啊。如果敌军实在难以攻占,我们就将骑兵散开,先去劫掠别的地方,攻敌必救,把他们引出来。”

“真是十分美好的想法,我的拖栾千户。但是事到如今,您还没有发觉这群山东人和我们以往对付的对手都不一样吗?他们对我们的想法有准备,也不会轻易调动,最重要的是,这支军队虽然在野战中逊于我军,但并非一无是处,我尊贵的哥哥窝阔台的战败就能说明这一点。”

托雷环视诸位蒙古贵族,开始阐述自己的总结性意见:“尊贵的大汗,各位大蒙古国的那颜们,事实已经无可辩驳的向我们证明,以往我们用于消弱河北的那些手段,对于山东并不适用。这是因为山东有坚强的领袖人物带领他们反抗,和这样的对手战斗需要的不仅仅是勇猛和巧变,也要有足够的耐心与毅力,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后勤制度,还要点集一支一年四季都能作战的蒙古军队,长久的与山东人作战。让他们无法播种与收获,只要耽误他们两个播种季节,这群人就将不战自溃。我们要向汉人学习,甚至模仿他们的制度,安抚他们的百姓,瓦解他们的斗志。”

来自汪古和蒙古的千户们开始向乌梁海人和克烈人解释什么是播种与收获。

“我认为拖雷王子的意见是正确的。”一直没说话的移剌楚材突然开口了:“就算高俊十分强悍,他也仅仅具有一个山东,我们只需用部分兵力牵制他,消耗他的力量,主力军队应该继续攻打河北河东乃至于河南各地,把这些地方全都占据了,高俊四面被围,就变成了被网缠住的鹿,又能如何呢?”

铁木真并没有当即作出表态,对于这种大事总是要深思熟虑的,但是,他和拖雷有同样的感觉,在山东举步维艰,没有后勤就必须散出大部分宝贵的力量去各处劫掠,而山东地区又有不少山岭河道,非常不利于蒙古军队机动,蒙古军的前进变得很艰难,是时候做出一些改变了,从蒙兀部的首领到大蒙古国成吉思汗,铁木真的成功也源于他擅长学习。

就在此时,李全走了上来:“可汗,我就是李全。”

“我听说过你,李将军,你曾经在山东拥有上万兵力,可是却被高俊打败了,没有关系,我已经决心授予你在清沧地区收税和签军的权力,你要把失去的一切都从高俊手里夺回来。”

“我一定为可汗尽心竭力,效忠至死。”

“这对你同样有很大的好处,大蒙古国不会亏待任何一个功臣,只要立下战功,就能受到奖赏。”铁木真收起了他一直把玩的刀:“说吧,你想要对我说些什么?”

“如果我们想要消耗高俊的话,那么必须烧毁他在淮北的粮仓。我还从淮北能够打探到一些消息,据说高俊从南家的临安结出七十万石粮草,并且全部送到了东海,这些粮食可供十万人吃四年。不消除这些粮草,是困不死高俊的。”

“十万人吃四年!”有不少人已经惊呼出来:“南家的仓库里居然有这么多粮食,这米豆怕是能把色楞格河都填平了。”

“本来以为金朝已经够富裕了,没有想到南家更加富裕。”

“还说什么?我们要打下这些地方。”

李泉笑着说:“南家岂止有粮食,各种各样的好东西多的是,丝绸、云锦、砂糖、茶叶,还有各类水果:甘蕉、桔子,这些好东西总是要尝一尝的。”但他随即注意到了铁木真的脸色,急忙施礼:“这一切都要恭听大汗圣裁。”

“我会让察合台注意探查粮草的准确位置,如果必要的话,咱们在征讨完胶东之后就要即刻南下,消灭高俊最后的希望。”

此时此刻,高俊并不知道他的百万粮仓已经被盯上了,因为眼前的浓烟就已经够磨人的了,蒙古人用烟熏初见成效,这几日更是发了狠,虽然闹了几次失误,熏倒了自己一片人,但整体而言依旧折磨的太平军苦不堪言。

温撒普贤奴坐在屋子里静静休养,闭着双眼调试呼吸,作为全军数一数二的鹰眼,他被特批不用参与在烟雾区执勤,免得那烟雾熏坏了他一双火眼金睛。

而在这几栋房子以外,绝大部分营地都处于烟雾的下烟区。这些烟雾并不能说多浓,还到不了咫尺不可见的地步,但是多呆一段时间就觉得眼睛酸涩,喉咙难受。

纳牙阿有耐心,高俊也很有耐心,太平军顶着浓烟坚持了好些天,偶尔趁夜突袭,也绝不贪功。

能烧的木料越来越难找,纳牙阿也不敢派出太多的人去伐木取材,烟雾的攻势已经逐渐的淡了下来。

高俊对战场形势有一个非常准确的估计:完颜合达他们是挡不住铁木真的,必然会退往登州、宁海州等地,只要渡过了泰山与大海之间的通道,蒙古铁蹄就可以在胶东较为平坦的地区自由施展威力。

在此之前,高俊一定要趁着蒙古各支军队相距较远的机会,争取打垮纳牙阿,他正在筹划一场大反击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