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颠覆晚金 > 第三章 春晓曲(上)

颠覆晚金 第三章 春晓曲(上)

作者:边郡箭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21:10:33 来源:笔趣阁

前方是战场,而后方更是战场,在高俊准备收复北方六州的时候,何志也正在主持根据地一轮又一轮新的改革。

鲍员外大概从来没有想到过有一天自己也能当上县令。眼下根据地干部不足,社正们去当管正,管正们去当县丞,县丞们去当县令。

虽然说职位又提高了一级,但是待遇却没有跟上,鲍员外骑着自家的驴,跟着两个仆人,来到了密州安丘县。

刚刚经过战火,县里穷的要命。县城没有城墙,只剩下六十多户人家,一家商铺里也没有,衣衫褴褛的老人和冻得乌青的孩子站在街角,呆呆的看着新任的太爷上任。

第一项工作是建立组织架构,重新在当地挑选合适的人组成县公廨,在当地仅存的几名读书人都被鲍员外拉拢进来,暂时充任大小官吏。而跟着鲍员外一起进驻的是一个民兵都,也在当地募集了十几个壮丁,总算是建立了当地的治安力量。

这项工作花了十天左右,而这个时候,县城里已经开始出现因饥饿而浮肿的人,孩子们整天呆呆的坐在民兵的营房外面,看着粮米源源不断的往里面送。

很快,相应的道路也修缮完成,从老根据地开始,源源不断的向各地方送米,鲍员外开设粥厂,赈济灾民,在这个饥荒的时代,有粮食就掌握了几乎绝对的权力,从南宋抢的大米,如今成了高俊稳定山东的磐石。

随后则是招纳周边的流民,在战争阶段,不少人逃入了山中,现如今是把他们重新找回来的时候了,大部分人听说太平之后都欢天喜地的带着剩余的家产赶紧回家,但也有少部分人出于对战争的担心,或者是不想再继续交税了,想要在山里偷偷种田养活自己。

对于这种情况,鲍县令可绝不姑息,恰好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一名在山里偷偷种田的村民大概是觉得伙食太寡淡,下山偷了村里一只鸡,鲍员外正式宣布,继续躲在山里就形同盗匪,要求他们立刻出山,继续完粮纳税。

在民兵的威胁下,大部分人也都乖乖的出了来,他们并没有被为难,但极少数死硬分子仿佛被指点出一条光明大道一样,真的跑到了山上去当匪徒了。

在当地村民的带路下,民兵包围了这些人藏匿的山头,并且开始搜检,很快就将这等人一一找出。

这些人吓得魂不附体,连连磕头叫饶命,说实话,大部分人也都是村里的乡里乡亲,以至于当地百姓都有些于心不忍,加上这群人也没干什么坏事,大家都看着鲍员外。

然而此时磕头也没有用了,民兵们轻松的问出了为首之人,直接呈报根据地机关,准备判处死刑,而剩下的协同之徒,则按照根据地最新发文件的指示精神,斥责之后予以释放。

太平军这会儿办事效率相当之快,卷宗被送到老根据地,也就是审核了四天的功夫就直接被发放回来,前前后后还不到半个月,为首之人就脑袋落地了。

随后开始丈量土地和清查账目,一颗人头刚落地,谁也不敢对新任县令虚以委蛇。最重要的是,就在这个时候,一名刚刚毕业的中学生也来到了这里,成为了鲍员外的副手,很明显,中学教育对他处理政务有很重要的作用。

原本难以处理的旧帐烂帐,如今都被简单分割,还活着的人自然还能领到原有的土地,而已经死去的人土地则按照基本的继承原则分配,尽管鲍员外本人都不是特别理解,但还是遵循了根据地发出的指示,那就是女性亲属有同样的分配权。

这样激进的继承政策原本还让何志也比较得意,但是没过多久,“带田寡妇”的出现就让军兵当中出现了情绪浮动,地方上也议论纷纷。

军兵们家里的土地都不算少,按照最新的继承法,妻子是优先继承人,往往能分到十几亩土地。在诸城县出了这么一件事,一名阵亡军兵的妻子分到土地之后,立刻选择将孩子扔给公婆照顾,而本人则带着这十几亩地改嫁了当地一个有名的浮浪子弟。据传,她丈夫服役期间,她就和这个男人有染了。

这是个别现象,但却引起轩然大波,以至于带田寡妇成了一个不怀好意的名词。

各地方官吏也都对这一政策非常不满,反对的呈报像雪片般飞过来,何志也这才意识到自己犯了巨大错误,与中国古代的封建婚姻关系,让财产优先在夫妻之间分割是要犯大错误的。

没有办法,何志也立即派人去诸城,查明实情后将二人收监。之后,将继承顺序调整为子女为第一继承人,夫妻、父母这些人是第二继承人,兄弟姐妹为第三,而剩下的旁支亲戚为第四继承人,暂时遏制军兵的不满情绪。而继承法也相对顺利的进行下去了。

鲍员外正式将土地重新分配,没有第一和第二继承人的话,第三继承人只能收到一半的土地,而剩下的收为官有,第四继承人则只能收三分之一。

在任何一个和平年代,新继承法都能造成轩然大波,激起无数的抵抗,但是现在,太平军掌握了绝对的武力和粮食供应,再加上根据地刚刚遭遇战乱,人地关系相对缓和,在怨恨的声音当中,新继承法成功的推行了。

这件事搞的何志也心力憔悴,而且他知道这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是根据地推行的第一个遭遇普遍反对的政策。绝大部分百姓绝对不会认为新继承法有什么好处,反而会视为根据地敛财的恶政。

但是旧有的家族体系必须被打破,何志也要的就是原子化的小家庭,女性也必须拥有财产的所有权和继承权。只有这样,原本乡村自组织的消耗才能够得到缓解,政府才能直接面向根据地的每一个家庭,能够调动的资源将会大大增加。

鲍县令干完这几样工作的时候,春节也过去了,该准备开春的农事了。然而当他派人去老根据地,想要收购一批铁制农具回来售卖分发,增加农业的工作效率时,却得知老根据地目前正在遭遇一场金属饥荒。

根据地有很多铁匠铺子,也在滕州一带开采铁矿,冬季之后铁制农具也缺口巨大,但令人奇怪的是,盒何志也亲自手批的命令却没有在农具打制方面调过铜铁原料,恰恰相反,炼好的铁锭铜锭都被送到别的地方去了。

“是供给给军队了吗?”听到公使的回报,鲍员外有些意外。

“我也碰上军队来的人,他们说也缺少铁料,真不知道这些铁送到哪里去了。”

金属荒一直持续到开春,市场上的铁制农具才重新丰富起来,还好并没有耽误今年的农事太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