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颠覆晚金 > 第十三章 学校(上)

颠覆晚金 第十三章 学校(上)

作者:边郡箭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21:10:33 来源:笔趣阁

“照这么说的话,教育确实是要缩减人数了?”

“不,不但不会缩减,还要扩招,小学中学要广泛的办起来,而且我们要改变学制,统一标准,让全根据地的读书人都加入到教育事业当中来。”高俊对元好问等人说:“现在咱们要做的是厚积薄发,今年肯定是出不去了,明年会发动一系列进攻,后年则要看情况,最迟到大后年,各面肯定要发动全面反攻。最好一次打到中都,控制整个燕山山脉。到那个时候咱们要增加多少地盘?新添多少兵马?其中又需要多少人才呢?别看咱们现在仅仅有山东一地,但是却要为收复全国而做准备。”

元好问心里想的是,就算收复了河北,也应该是朝廷委派官吏,似乎高俊不应该越俎代庖,但是这话说不出来。

在所有的人当中,赵汝凡是最清楚高俊的弦外之音的,但是他才不会把话挑明,只是在心里暗戳戳的激动。

以太平军现在的势头,谁说没有争雄于天下的能力,赵汝凡真觉得跟随高俊来到山东是这辈子做的最正确的决策。

“前一段时间,广泉已经汇总了教师们的意见,因此我们应该重新编订学制,在普通学校的方面,应该支持社会大众参与教育,让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并立,我们主要是提供教师和学校的标准,并且严格进行检查。”

“全根据地要推行两年制义务教育,这一点,广泉,没说的,我们已经把根据地教育预算提高到了全部财政支出的4%,你必须办到。这一级的教育机构叫做学塾。”

“至于学塾如何开办,我看咱们就学老财和佃户之间的制度,既有咱们全部出资库拥教师的公立学塾,也可以接受别的方式,包括全私立,但是咱们的教育机构要经常检查。所有的学塾都应该用符合标准的教材,建立符合标准的学舍,并且至少有一名拥有教师资质的人。咱们以后每年都要设立考试,让人来考取教师资格,哦,对了,这种考试不必咱们亲自管,由现有教师成立教师协会就可以。”

高俊说的很快,白广泉勉勉强强才记下来,在过往的工作中,根据地的各项制度往往源于反复的讨论,像今天这样由高俊直接拿出一整套方案来,已经是许多年没有出现的事了。

“学塾这一级单位必须要普及,至少要避免根据地的孩子,不能就近入学,咱们山东又没有特别高险的居民点,这一项的难度其实不大,广泉你可要用心。”

“在这两年制义务教育以上,家有余财,人有余力的,可以考虑进学,再进一步叫做学馆,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初中,在三年之内,要做到每州有一个,至少三成以上的县也有,这一级的学校当然也可以私立,但是咱们的要求也更高,必须一切都符合标准,而且咱们要打造几个公立的样板学校,让天下人瞧瞧正规的学馆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高俊似乎有些兴奋,还掏出一张看样子是准备已久的草图:“你看,这里是教学堂,这里是宿舍区,这一大间屋子是食堂,后面是养猪的地方,这里有操场,可以进行体育运动,这里还有艺术堂,要配齐老师,每个学馆大致应该招收100名以上的学生……”

“更高一级的就是学厅了,就是现如今的高级中学。鲁州中学已经搬进了齐州,但是鲁州也不能没有这一级单位,咱们三年之内至少办三个,齐州、鲁州、青州各一个,甚至还有可能办得更多,不过应该是在陕西和辽东。”

“更高级别的单位现在没机会办,三年之后才会开始考虑,这一级预定的名称叫学宫。遥想当年,也是在咱们山东临淄有稷下学宫,邀请天下名师来此讲学,待遇非常丰厚。等到这一级,就不仅是教而育之的问题了,而是诸般名师在此研究,兼职教授最聪明的学生接班。”

在场的有些人想说什么,但是却被高俊打断了:“我知道,你们又要提专业学校的事情了。”

在场的人都略微一笑,确实,各系统最近一段时间都希望成立本系统的专业学校。

各系统成立之后,都普遍面临着本部门专业人才不足的问题,高俊又不是个好省心的人,提出的要求一项比一项困难,而在这个时候,原本由何志也创办的师范、内务、会计等学校源源不断的稳定输送可用之人,这启发了各系统的负责人。

何志也在原则上是同意兴办专业学校的,但是在具体的章程和规模上还略有迟疑,因此只是要求各部门先拿出详细方案来,从容探讨。而高俊则有自己的打算,不等这些人开口,就先把他们安排得明明白白。

“我知道各部门都想要自己亲自培养出来的人,用着放心,但是都这么来,各系统各自为政,互相没有流通,这样绝对不行。有些单位确实需要专业人才,我也同意去兴办这一类专业学校,但是不会允许你们办很大的规模,也不能让你们从此就在自己系统内的学校解决新人手的问题——而且办学校的钱从你们各自系统的财政预算里面出。”

这下可确实让大家为难了。

“专业学校就设定为学馆和学厅两类,比起普通学校而言,级别略低,前面要加上专业两字。现在我允许兴办专业学校的部门是工政府、农政府、水利署、军器署,除此之外,绣工学校调归惠民署,会计学校调归户政府、内务学校里面,消防和公安调给兵政府和刑政府,递信调给将作署,法学调给司法院。”

仿佛是宣布什么重要决定一般,高俊踱步一圈,又继续说道:“但是师范学校暂时不调给文教署,还是由军民元帅府直接掌握。”

之后,高静又絮絮叨叨的谈了许多问题,包括军校生和普通学校生之间如何转换,学校的毕业考试和新学校的报名考试应该如何区分开,还有联合招生统一出卷的问题。

学塾、学馆还没有联合招生的必要,但是未来将兴办的三所学厅毫无疑问是应该统一出卷的,并且按照成绩统一排队,对于英烈子女、立有大功的人士、极度贫困地区、河北等敌占区流亡来的孩子以及在某些方面表现出卓远天赋的孩子可以酌情加分,具体标准由文教署出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