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颠覆晚金 > 第十九章 节镇(上)

颠覆晚金 第十九章 节镇(上)

作者:边郡箭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21:10:33 来源:笔趣阁

在海州的港口,高俊确实正在训练水军,这些都是出海打鱼的渔民中招募的,为首之人就是几次帮助了高俊的王贵,多亏他在铁木真面前的机智表演,才会有上次东海县烧粮仓的瞒天过海之计。

高俊现在在两个港口训练水军,一个是登州港,一个是海州港,分别由苏日月和唐太平负责,各有水军四五百人。

想当初,在东海岛海战的时候,高俊也曾经拿出一支舰队与蒙古人相抗衡,然而那是事急从权,把沿海的大小船只全部用上了,反正蒙古人根本不懂水战,多小多差的一艘船,也不是他们能对付的。

但是用这样的船去对付精锐的南宋、高丽、日本水军,那是纯粹给对方送战功。因而,太平军也要求像训练骑兵那样,由熟悉水战的将领精心挑选士兵,并且配备高质量的船只和船舶装备,训练强大的水军。

目前而言,高俊对水军的要求是:具备内河的水上作战能力、近海的水上作战能力和跨越二百里宽海域的远距离运输能力。

而根据发展纲要,10年之后要建设一支能够远涉重洋,在补给港口上百公里外的地方完成海上作战,甚至进行滩头登陆的军队。

为此,高俊还委托谢传风在福建购买一片林地,并且伐木晒干,准备制作大船龙骨。

猛虎搏兔亦用全力,此时的日本其实并没有多么强大的水师,甚至可以说,在忽必烈征日的时候,日本水军还赶不上元朝水师。但是出于各方面的考量,高俊也决心打造一支足够强大的舰队。

海军这种事情急不得,必须要精挑细选,高俊特意嘱咐谢传风,一定要使用栎树,并且规定了长度、尺寸和加工的方法,总之,要打造最好的远洋船只。

“宣帅,这买林伐木的事情,我们当然责无旁贷,但是宣帅买的这些木头实在是太大了,咱们的船队根本运送不了,要是拖在水里面运输,时间不长就完全朽烂了。”谢传风有些迟疑:“我有个朋友也做过木材生意,大型木材非常不好阴干,少说也得四五年,郎君急着用的话,还是想办法从北方购买现成的木材吧,实在不行,山东也并非没有大树,砍完之后用火烤一烤,总是可以救得急。”

高俊并没有解释,这些木材就放在福建,是不需要乱动的。

与此同时,高俊已经派人考察胶东地区的林地,也准备将这些地区保护起来,尤其重视的是栎树,这是未来造船的基本材料,事实上,如果最近一切顺利的话,等到明年,高俊可能还要委托南宋乃至阿剌伯商人,购买来自勃固的柚木。

船队在港口停留了整整20天,以便进行修补并且补充船员,随后便满载货物离开,赶在真正台风频繁的时节前赶往南方,随后双方的贸易会暂停两三个月,等到九月的时候,台风季节基本结束,南方的船队便会再次前来。

这次他们依旧装载了相当数量的肥皂和玻璃器,以及上好的山东食盐,前两者市场稳定,但毕竟还是小众奢侈品,售价只有每斤六十文的北方走私盐才是谢家最看重的东西。

谢家的船队离开后不久,剩下的16名日本水手也出发了,鹤屋平三得知这位山东官长想要和日本人做生意之后喜出望外,和高俊商谈得非常顺利。

唐代时,日本和新罗商人与中原交往,大多都是通过山东登州港,但是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要绕弯路的登州逐渐没落,而浙江沿岸的明州港则蓬勃发展。金军南下占领山东,登州沿岸的造船业遭到了毁灭性损失,终金一代,都与日本和高丽没有什么海上交往。

现如今,高俊要再一次的发展北方航路,在有经验的沿海船员的指导下,鹤屋平三很快就理清了即墨县的位置,并且带着16名日本船员以及高俊派遣的7名中国船员驾驶帆船沿山东半岛行进,做最后的试探。

高俊打算卖到日本的主要是陶瓷器和皮货,因为工艺原因,日本的陶瓷器技术此时还不够成熟,依旧要从高丽和中国进口器具。在高俊和当地的商人看来,他们打算卖的这些陶瓷器未免也太不像样,但是这些日本商人水手却评价很高,说中国的瓷器果然是比高丽要强得多。

而另一方面,日本人对皮货也很感兴趣,由于佛教的发展,日本朝廷已经多次颁布禁止宰杀牲畜的命令,然而皮具是必须要使用的工具,在这一点上日本人的身体同样诚实。

与其让那些连饭都吃不饱的亡命徒违规宰杀,出售优质便宜的中国皮货更为有利可图。

而贩卖这些优质的中国商品之后,高俊希望从日本购买的,只不过是没人会要的硫磺而已。

鹤屋平三感觉自己真是赚到了,死里逃生之后,却意外的开辟了从山东到日本的航线,以后自己可一定要严守秘密,牢牢的把持住这条航线。

从登州运送货物的话还是有些绕远,因而鹤屋平三跟着高俊在沿岸巡查,准备在山东半岛南岸开辟一个新的商业港口。

在即墨县南面,有一座高高的牢山,而牢山以西正是他们寻求的良港,看到那平静的海面和小小的渔村,高俊不由得眼前一亮,叫来当地的渔民询问这里的状况。

“也有年头了这地方,我们这边的人打鱼经常晒网修船在这里。最外面的那一大片沙洲叫陈家岛,这里面叫黄岛那个大一些的,那座距离岸边不远的小岛叫青岛。”

“好!很好!”高俊猛的一拍巴掌,把周围的人吓了一跳。

“传我命令,把牢山改名叫崂山,在青岛上设立巡检司。鹤屋,以后日本来的商船就到这个青岛来,我会修缮设施,容纳八百料大船进入,你也知道,我们海防的必要,所以,以后日本商人只需来青岛就可以。”

“是,大人,我们懂规矩。”鹤屋连连点头,他知道,一般而言,任何一个统治者都不大喜欢别国的商人在自己的土地上乱走。

但是高俊选的这个地方也真是不错,青岛土地平坦,上面还有一座小村庄,连着有停泊渔船的码头,经过改造之后,确实适合做商港。

处理完这些事情之后,高俊返回齐州,又有新的事情需要他处理。

在今年春季北清河以北的战斗当中,不少部队遭遇了严重损失,但也得到了补充。新兵已经填充到各支部队,并且习惯了军队生活,逐步建立起对军队的感情和信任。

然而,最近一段时间,一则流言在齐州的驻军那里流传开来:营统制陈秉彝曾经向蒙古人投降过,是高天王及时率军杀到才将之解救,而他本人隐瞒了这件事!

这件事让高俊也沉默了,因为他知道,这是不是留言,反而是事实。与此同时,他大概已经猜到散布这个消息的人是谁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