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颠覆晚金 > 第二十四章 吏员(下)

颠覆晚金 第二十四章 吏员(下)

作者:边郡箭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21:10:33 来源:笔趣阁

八月中旬的时候,一件特别的喜事降临到军民元帅府:吏政府主席赵汝凡喜得贵子。

赵汝凡也有后了,这让高俊和何志也都很高兴,各自亲自带着礼品去看望茶茶夫人,刚刚当上爸爸的赵汝凡兴奋的有些不知所措,甚至有些像个孩子。

“多谢宣帅亲自看望。”赵汝凡激动的脸都红了,让高俊着实打趣了一番,但是,高俊要是知道赵汝凡现在内心的真实想法,一定会大吃一惊。

事实上,早在茶茶开始怀孕的时候,赵汝凡就有些叫苦:今年8月生产,那说明孩子是去年10月怀上的,那时正值梁山被围,此时夫人怀孕,会不会让高俊觉得自己当初在山上没有用心防守,反而只眷恋儿女私情?

平心而论,赵汝凡当时是用了心的,而这种事情谁也说不准,至少高俊完全没往这个方向想。何志也倒是略微想了一下,但他也认为这什么都说明不了。要是知道赵汝凡因为这个而暗自担心,高何两个人反而又要发笑。

除去高俊和何志也之外,殷去寒也单独准备了一份礼物送给茶茶夫人,其他根据地主要干部也都上门道喜。

几位夫人们去陪着茶茶,而包括杨妙真和白卉在内的干部们则一起来到前厅向赵汝凡贺喜,说话间,话题又转回到目前根据地的内外情况上来。

根据地吏治改革正进行的如火如荼,尽管官员们——尤其是那些读书士子们——对于高俊选用吏员有所不满,但是他们也只是略微抗议了一下,随即还要捏着鼻子执行命令。

就目前而言,高俊没有办法消除人们内心的歧视,但至少在表面制度上,从吏员中选取的官员和其他官员一体,并无上下之别。至于官员们的抗议,以后还是可以慢慢解决的。

读书士子的支持重要,主要还在于他们懂得如何治理国家,一旦这个功能可以被取代,那么真正着急的反而应该是他们自己。

“我大清”真的是把读书人的脸往地上踩,只要奴才不要士,但是因为早在后金时期就已经建立了笔帖式制度,就算是全天下的读书人都不支持这个政权,他靠着自己培养的也能暂时维持。如此一来,原本气哼哼的读书人们也都只能跑去大喊康熙千古一帝了。

于此类似,根据地的吏员们无比支持这个新制度。就目前而言,根据地吏员组成与其它地方也是略有不同的,由于过去几年高俊连续的均田政策,当初盘踞在乡间的恶霸地主几乎被一扫而空,再加上蒙古人的几番破坏,根据地的吏员已经经过几轮换血,其中有不少都是乡间军人会的人,他们比起旧日的小吏要更加品行方正。

这些人也无比珍惜这次机会,此次选出的一百多人在新岗位上不到一个月,就已经显示出了相当不错的能力。

高俊趁机让大家推选一下贤才,各自谈一谈自己了解的州县情况。赵汝凡确实在工作上相当出色,他对各县的县令都了如指掌,一一为高俊介绍,而高俊也丝毫没有厌烦,足足听了四个时辰,让赵汝凡将这些人全部都介绍了一遍。

县令的选择是治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因为县机关是最为亲民的机关,如果这一级不能选拔得人的话,一切都成了空中楼阁。

如何管理好太平军?抓军使!如何管理好根据地?抓县令!只要太平军各都的指挥班子没问题,只要根据地各县的县衙班子没问题,即使有困难也能够克服。

何志也已经筹备了新的官员察举制度,整体而言,借鉴了目前开封朝廷所实行的辟举制,给权限的职责划分为17个大项,而下面又有若干小项,从不同的角度考核县令及全县其他工作人员的成绩,并且予以升降。金朝末年的时候,曾经以这种考核选拔出一批优良的县令,帮助这个末路王朝在河南一路之力苦撑近20年,而高俊也在山东采取类似的办法,准备一改官风民风,提振军民士气。

“你说的那个寿张县新县令薛德勇,是不是你当年刚刚主政战周时候的助手?”等到介绍完的时候,已经是吃晚饭的时间了,赵汝凡当然也要留客。根据地还是紧张,出去调制的好菜汤之外,唯一的大菜是东坡肉,根据地的不少高级干部都是穷苦出身,依旧保持着看菜的传统,那盘东坡肉至今还没人下筷子。

然而高俊在吃饭间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就让赵汝凡方寸大乱,不知道高俊为何突然点破这一点,难不成是觉得自己结党营私了吗?

这个薛德勇确实是赵汝凡当年的下属,而且赵汝凡对这个人还很欣赏。薛德勇年轻的时候,苦读很久,并且一度进行成为本路橘子,但是未能考中进士。

清代承袭宋制,女人更多是一种临时性的身份,既然没有考证,回去之后还是白丁,但是在整个根据地而言,依然是姿势水平最高的。

也正因为如此,赵汝凡特意选了这个薛德勇来协助自己,并且对薛德勇的才能了解很深,也正因为如此,这次才将其提拔为县令,还是根据地资格最老,高进最有可能关心的一个县,也算是给自己的老下属送上一程。

看着赵汝凡脸色不豫,高俊,这次倒是猜到了,他在想什么,赶紧接着说:“我听说这个薛德勇,曾经还是山东的举人,既然如此,做一个小小的县令也是屈才了,他在根据地内的资历也足够,我想想看,可以把他调到密州去,那里还缺一个同知。”

赵汝凡这才微微松了一口气,而高俊却在内心,有些不快,赵汝凡什么都好,就是过于斤斤计较这些事情,反而让自己患得患失。

根据地干部们的聚会进行到很晚,出去的时候,护政府主席,恐园症找到了合志也,向他询问事情:“何先生今年年初就发生过一次铜铁原料的短缺,最近军器监的张红和告诉我说又要调一批新造的铁料过去。还说是何先生,你轻点的。为何根据地最近需要如此多的铁器,而且张红合同,不知道用来干什么。”

“原来是这件事啊,没关系,过一段时间你们就会知道了。”何志也一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