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颠覆晚金 > 第十八章 跨战线冯达献良策,战吴桥李铭立大功(下)

就在刚才,冯达提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概念:粮食自持力。

按照高俊的解释,就是一支人员齐备的军团,按照它最大的运载力装上后备补给,然后移动一定的距离,之后不再依靠补给,仅仅用自己移动时装载的后备补给能够坚持多长时间。

这不仅仅要求军队具备强大的装载力,也要求他在运输时减少消耗。这个是高俊强调的进攻战指标之一,经过整个冬季的训练,太平军的粮食自持力已经有了极大提高,在充分运用牛马的条件下,完全可以从德州城下转移到吴桥县宁津县一带,而保持十数天的补给充分。对于高俊来说,十五天的时间已经足够完成一场中等规模的战役了。

冯达已经说出了大家想说的话,其他人也无意见。所以战斗的初步方案就这么定了下来,有些人感到愤愤不平,私下觉得这样的意见自己也能提得出来,只不过自己不能像冯达那样无所顾忌。

但是这方案终究是冯达所说,大家很快就进入了新一轮热烈的探讨,既然有了高俊的首肯,在场的将领们也越发热情起来,争论的焦点就在于:全军北上去阻击敌军援军的时候,究竟应该留多少兵马在德州这边继续防卫。

对敌军战斗力的不同估计带来了不同的建议方案,作为始作俑者,冯达建议只留下一小队骑兵在这里,另外以1000多名贴军来作为支撑。

不少人觉得这样过于托大,甚至可能会吃亏,主张留下更多的部队来包围德州,监视守卫部队。

但是,另一个被高俊寄厚望的主将李铭支持冯达的意见,认为留守德州的军队越少越好,最好还能够及时撤出战斗。太平军应该将力量集中于一个方面,而不是在两个部分上分散兵力。

李铭还非常高风亮节的提出,如果确实需要的话,他愿意只带一小队骑兵监视敌军,放手让其他诸将去大胆立功,高俊自然知道李铭的话出自真心实意,但冯达听上去有些不舒服,立刻表示自己也愿意留守于此。

“你们两个都在胡闹些什么?让谁留让谁走由我来决定,你们只需要认真探讨军事方案就行了。”高俊做出了决定:“我们决不当逐两兔而不得一兔的蠢人,集中兵力去对付敌人的援军,至于德州方面,继续大展旌旗,但只留下骑兵200人和贴军1000人,一旦不能抵抗敌军的攻势,就立刻向北撤退,与主力会合。”

但北上的时候,高俊又将行军队列重新排列,骑兵等留在了行军部队的最后,一旦德州的守军真的出来,随时可以来一记回马枪,把他们就地捅爆。

在黑夜当中,太平军的军马井然有序的撤离着,他们的声音始终轻微,城头上的敌军根本没有察觉。上万人拆掉营帐移动部队,发出的声音并不比一对热恋中的人躲在树荫更大。

第二天,德州城的守军已经全部涌上城头,不安的捏着自己手中的武器,希望今天敌军的进攻不会那么致命。然而,直到傍晚的时候,他们只看到对面营地的军队走来走去,不断的推出各类攻城器械,似乎并没有作战的意思。

事实上,此时此刻,临时负责留守在这里的人是参军刘俊海,这千多名贴军可真不消停,又是跑步去驱散飞鸟,又是不间断的敲鼓吹号,时不时的还要集合拉出来遛一圈,显示出兵营还有上万军马的样子。

在头两天当中,敌军并没有发现任何异常,第三天,营地甚至组织了一场小规模的进攻,而德州城内的守军惊慌失措,居然差点让太平军登城。

不过,之后两天,太平军又停止了攻势,城内的军队一日三惊,尤其是安鲁军更是惶惶不可终日。

正当他们乞求援军快些到来的时候,他们的救星正在遭遇意想不到的打击。

得知德州遭遇太平军进攻之后,景州的蒙军立刻行动起来,即刻前去支援,准备与守军里应外合,这样至少能够逼退高俊。他们万万没有想到高俊居然直接放弃了对德州的包围,掉头来先找自己的麻烦,当蒙军前锋抵达吴桥县的时候,遭遇了太平军的觇骑。

然而,主将移剌秃花犯了致命的错误,他想当然的把这支军队当成了太平军围攻德州时放在外围的觇骑。所以,他并没有向这些觇骑掩饰自己的行动方向,只是命令本方的骑兵前去驱赶他们,要给高俊以压力,让高俊知道自己已经率军来袭,最好是让他主动回撤,这才方便呢。

这也就可以理解,当他听到觇骑报告说,前方出现了太平军大量步兵,而且方向是向着他而来,心情是多么的震惊。

移剌秃花很快就明白了高俊的意图,原来这家伙要反过来找自己的麻烦,这让他又犹豫起来,继续向前与高俊作战,对手显然是有备而来;后退回景州,那也太挫伤兵马锐气,而且如果高俊再返回去攻打德州,自己应该怎么办?再过来一次吗?和高俊玩猫捉老鼠的游戏?

考虑了很长一段时间,他才下定决心,高俊是境外作战,自己是境内作战,所以高俊更加不能忍受长时间的对峙,现在先撤回景州去,稍作整顿再杀过来。我移剌秃花耗得起,他高俊未必耗得起。

严肃的来说,这思路其实很对,不过既然已经出来了,高俊怎么可能还让他们全须全尾的回去呢?

现如今的河北早就是沸腾的煮锅,到处都是准备扒蒙古人的皮的义军,所以蒙古觇骑也不敢走远,高俊就是利用了这一点,让本方的军队神不知鬼不觉的快速行动,早就从蒙古人侦察盲区之内绕到了敌后位置。而移剌秃花所见到的大批太平军步兵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发现,只不过是高俊给他下达的最终判决而已。

当移剌秃花打算立刻率军回撤的时候,太平军,在他背后的各路军马一齐涌来,战斗在吴桥县城东六里的地方发生。

各路军马一起发动进攻,配合简直可以用完美来形容,而且他们选择的时机也可谓绝佳,这正是蒙古人刚刚宣布后队改前队,准备后撤的时机,太平军骑兵突然以排山倒海的气势滚滚而来,让蒙古人一下子乱了阵脚。

李铭这次没有给敌军任何机会,率领骑兵急速靠近,在半个时辰之内就将敌军的右翼搅成了一团乱麻,诸位蒙古将领整治不得,只能全面溃退进入本阵,使得原本就混乱的蒙古本正变得更加难以救治,旗帜散乱的蒙古人已经先输一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