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颠覆晚金 > 第十四章 汇集四方猛锐(下)

颠覆晚金 第十四章 汇集四方猛锐(下)

作者:边郡箭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21:10:33 来源:笔趣阁

新成立的都以日本人为主,认旗是蓝底银色的日之丸,士兵们在营地举行了简短的升旗仪式,表示一定会效忠高俊,并且永不忘日本故乡。

对于高俊来说,不指望这些日本人无条件的忠诚,只要他们现在愿意帮忙打仗就足够了,毕竟,感情是要慢慢培养的,时间久了,双方总会敞开来谈。

就在日本人举行他们简短庄重的仪式的同时,另一场同样庄严隐秘的仪式正在辽东的保州举行,参与的人同样不多,一方是来自金朝的使者,更准确点说是孙庭和纥石烈桓端的使者,而另一方则是高丽信使。

就在今年年初,青黄不接的蒲鲜万奴再次对高丽发动了袭击,洗劫了高丽北方各郡的据点,活捉了大量俘虏,抢夺了大量财富,最后又将各城镇堡垒夷为平地,才大摇大摆的离开。

理论上来说,双方都是蒙古的盟友,自然不宜立刻刀兵相向,于是,已经持续了一整年的口水战再次爆发,高丽人认为这是东真的无耻侵犯,而东真人同样振振有词,因为蒙古要求高丽与东真各守边界,北方各郡既然原属金朝,那么眼下自然就应该属于东真。

双方说的都没有错,理论上来说,盖马高原上的领土,也就是今天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咸镜南道、咸镜北道、两江道、慈江道的各地区在过去属于金朝,金朝在这里设立曷懒路治理,治所就在今天朝鲜的咸镜北道。

但高丽对这片土地垂涎已久,早在新罗王朝建立之时,他们就将北上作为其主要的进攻目标——毕竟其他方向也只剩明太鱼了——从新罗王朝到高丽王朝,这个民族的北部边界从大同江推进到了鸭渌江,驱逐或吞并融合了大量的女真部落。然而,随后他们就遇上了一系列强劲的对手,先是辽,后是金,现如今蒙古崛起,天下大乱,似乎正是浑水摸鱼的好时机。正当他们打算一鼓作气,学习当年在辽金革鼎之际火中取栗,夺取保州的光荣事迹,把领土从鸭渌江推进到宋瓦江的时候,却偏偏赶上了东真崛起,双方都成了蒙古人的走狗,这下子事情就变得麻烦了起来。

双方怒气冲天,反正现如今蒙古人的精力已经不在东边,两个盟友也该轮起袖子打一仗了,既然要打架,自然要寻找盟友,而高丽人的目光则投向了还盘踞在辽南的金朝。

一直以来,高丽对金朝都是不大看得起的,在高丽史中,称呼辽宋元的皇帝都是大国皇帝,唯独对金朝皇帝只称于金主。其实,这不过是小饭馆的老板发觉当年在自己这里好吃懒做,被赶出去的小伙计现如今成了隔壁大酒店的老板一样,是一种简单的嫉妒。毕竟,契丹与蒙古从来没有臣服过高丽,而女真可是老老实实的向高丽进贡称臣了多年。

但无论怎么样,此时高丽对金朝还是有所信任的,虽然金朝已经南迁,但是高丽也并不确定蒙古是否能夺取天下,所以一直试图与金朝重新建立联系,这样的努力一直持续到1227年。

现如今,既然辽南金军突袭澄州得胜,一举将占据的地盘扩大了一倍,可见金军还有维持合作的价值,双方一拍即合,各自派使者在保州密会,商量着共同进攻蒲鲜万奴。

高丽人的小性子立刻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们建议两军各自从东西向发动进攻,高丽越过鸭绿江中段,直扑敌军南京,而金军则在西部行动,收复辽阳等地,最后两军一起攻山。

高丽人的建议看似大方,是将整个肥沃的平原地区都给了金军,但仔细想想就知道,打狗还要看主人,蒙古随时会回来,长白山易守难攻,与高丽本土相连,自然无后顾之忧。

而金军就算是与之配合,一时夺取了辽阳等地,但也横在了高丽蒙古之间,占领的土地最终还是会被蒙古夺回,从头到尾,只是替高丽人挡了一枪而已。

金军方面当然据理力争,最后的协定是双方平分山区,至于辽阳府,谁爱要谁要。

高丽宣称他们能出带甲之兵万人,但是,无论纥石烈桓端还是孙庭都认为这数字是扯淡,根据他们的估计,高丽在前几年的战争中消耗很大,此时顶多也就出个三五千精兵而已。

总体而言,高丽也不算弱国,其人口比西夏还要略多一点,虽然疆域不广,山多田少,但比起西夏大片大片的沙漠,生存环境还是要优良许多。

高丽全盛时期,其人口可能达到了500万以上,自然兵力也与之相当,应当能出动三万好军马。

但是,现如今已经是高丽中后期,国内正笼罩在武人政治的阴云当中,由于长期的重文抑武政策,造成了武将们的过激行动,高丽文臣被屠戮一空,武将们夺取大权,并且连续争权夺利,直到前些年,崔忠献终于相对稳固的控制了这个国家。

为了巩固统治,崔氏不断的编练新军,但旧军又不予以裁撤,军额虽多,但精兵缺少。这也就是金军方面估计高丽只能出动三五千人的原因。

可以说,到13世纪初的时候,东亚各国,无论金朝还是南宋,无论西夏还是高丽,都已经进入了比烂大赛的决胜阶段,军队制度都陷入到了腐朽至无可救药的地步。(只可惜,最后的胜利者还是被蒙古人一波带走的大理,即便是算上自杞人的反抗,大理也只不过打了六年。)

但三五千精兵在辽东,同样是一支重要的力量,孙庭和纥石烈桓端决定出兵五千,与高丽遥相呼应,给予蒲鲜万奴以重击。

万奴只有万人的兵马,其中的精锐更加缺少,高丽的三五千精兵加上金军训练有素的五千人,足以在一个重要方向上把蒲鲜万奴打得抱头鼠窜,再加上宋瓦江流域的女真人对蒲鲜万奴也没有那么服从,有理由相信,这次战役会进行的很顺利。

纥石烈桓端已经重新缝洗了金军的旗帜,准备用一场战役,重新树立金朝对辽东地区的掌控。

从辽东到山东的海运已经逐渐成熟,因此高俊在短时间内就得知了会盟的消息,并为此感到欢欣鼓舞,不过他也写信提醒孙庭,不要贪图平原上的土地,争取在千山山区或者是长白山区建立长期的据点,修筑山城,备足粮食,做一个两年左右的规划。

按照高俊的估计,两年后才是东北军蛟龙出海,给蒙古人背后一刀的时机。

至于蒲鲜万奴,高俊也提醒在东北的各位军官:万奴曾经攻打上京、东京几次失败,但随后实力都恢复了,此人也不可小视,决不能抱着一战平定的心思。在辽东的部队要做好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准备,花两年的时间巩固实力,积累军队,在两年后快速消灭蒲鲜万奴,然后准备南下参与决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