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颠覆晚金 > 第五章 白银(上)

颠覆晚金 第五章 白银(上)

作者:边郡箭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21:10:33 来源:笔趣阁

回到山东的高俊心情不佳,这谁都知道,因此,也有人想趁机干几件让高俊高兴的事,稍微缓解一下过于压抑的气氛,孔元政就是这批人的代表。

早在前年,根据地就已经定下了今年铸币的基本计划。之后,财政相关工作一直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当中,根据地的白银储备节节攀升,在去年达到了二十万斤,已经具备了铸造银币的条件。

所以,高俊刚刚返回根据地没多久,孔元政等户政府干部就主动上门来,请高俊去看刚刚修建好的铸币厂,在这个最新的铸币厂内,孔元政等人计划在一年内铸造30万枚银币和400万枚铜币。

目前,太平军控制区是完全的银本位,铜币是作为银币的辅币出现的,银币以重量计,最高的储值银币重达一两,但这类银币通常只进行大宗交易,市场上常见的则是五钱、一钱、五分的银币,以及价值一分的各类铜币。

与此同时,为了方便使用,规定银币一分面值十文,尽管银币以重量计价,但面值的标志依旧以文来显示,如一钱重的银币,其面值标志为百文。

由于工艺的原因,太平军最初铸造的这批货币没有太多装饰花纹,但要保证每两枚货币之间形制的高度统一。

所有的银币中间都有方孔,在方孔的上下写面值,背面横写太平两字,用宋体,这两个字字形简单,百姓们也都认得。

铜币则从一文到十文都有,通过不同比例的合金来标定价值,以保证这些铸币价值与其本身金属的价值相当。

除此之外,由于铸造需要的工本费,表面上来看,为了铸造这些钱,高俊还略微亏本了一些,将原始的银锭和铜锭拿出去贸易,还省下了一笔铸造费,价值也没有区别。但高俊却不这么看待,成熟的铸币意味着商业繁荣,这对目前的太平军来说意义尤其重大。

这确实让高俊开心了许多,白花花的银子总是让人心情莫名舒畅,看着铸币厂里哗哗流淌的大量硬通货,高俊似乎看到了太平军的铸币已经延伸到了世界各地,看到奈良、升龙或者开城的商人在使用太平军铸造的银币。

有关货币的法律还在制定,高俊对于他们已经越来越没有耐心,于是先用行政命令规定:太平军铸造的新式硬币不得在根据地内被拒收,同时,严厉查处一系列故意磨损货币,或者是熔炼货币改铸的行为。也禁止市民们为了方便交易而将银币随意裁剪,甚至只铰下一个角来贸易的方法。

尽管银币已经铸造出来了,但是想要让这些钱得到百姓的认可还需要根据地机关以身作则,首先,官俸和军队的军饷全部采用新铸币发放,除此之外,农赋以外的其他税收都可以用新币来缴纳,根据地机关予以完全的认可。

在根据地范围内,人们对新铸币的接受程度很高,一方面,户政府早有计划,六条政纲现在还矗立在石壁上,而另一方面,报纸等媒体对新币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大大缓解了市民们的心理预备,让他们在新币发行之前,就对这种银币的各项指标了如指掌。

不过,除去根据地内的平民百姓之外,高俊还需要另一群人认可新式铸币,那就是与高俊有直接来往的各类商人。对于这一点,户政府非常有信心,早在发行新币之前,他们就已经做了详尽的调查,无论是南宋商人还是日本商人,都对送来的银币样品赞不绝口,认为这种银币可以有效的方便大家的贸易结算。

只不过,南宋方面的人也提出,现在的银币样式还是过于呆板单调,并且也不够大,他们提出铸造一种新式的银币,是一种巨大的银砣,有些像马蹄。

高俊知道,这些宋朝人说的就是元宝的雏形,不过,高俊并不打算铸造元宝。毕竟,元宝的样式实在是太复杂,而且也很容易缺损,对于强调铸币统一的高俊来说,还是圆圆的硬币值得信赖。

日本商人尤其喜欢这些银币,他们迫不及待的提出,希望贩运到山东的货物全部用银币来代偿。

高俊知道他们的心思,眼下,日本中南部的银矿还没有开发,日本还是个缺少银子的国度,如果能将山东的银币带回日本,其价值甚至胜过携带其它货物。

不过,本着不坑人的基本原则,高俊还是温和的建议商人们尽可能的多带货物回去,他已经在争取二十年内对日本的银矿进行勘探,到那个时候,日本国内银价大跌,商人们就该叫苦连天了。

来到山东贸易的高丽商人并不多,毕竟高丽此时也正处于经济困难之中,没有多余的功夫打算盘,但仅有的这些商人们也对新式银币不排斥,当他们验证过这是足量的白银之后,就坦然的收下了这些钱。

最大的变量反而来自于金朝还控制的河南,根据根据地从各个渠道搜罗来的信息,完颜珣正准备发行新的纸币与旧纸币的对价是1:200。

南迁之后,金朝军费陡增,但收入大为减少,所以开始在纸币上大打歪主意,刚刚南迁就颁行了贞祐宝货,与章宗时期的纸币比价为1:30,然而,新货币的增发并没有为朝廷聚敛足够的财富。现如今,新的纸币:兴定宝会已经在酝酿之中,其基础比价为1:200。

金朝政府的这几次货币发行是人类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的恶意通胀,政府通过自主的增印货币的行为来聚敛民间财富。但是,对于已经风雨飘摇的金廷来说,这点钱也不过是饮鸩止渴,对于河南的经济更是毁灭性的打击。高俊已经打听到了,他的那位可爱的大舅哥殷有祯最近生意做得很不顺利,背后的靠山高汝砺年事已高,对于细枝末节的事情已经不再关心,他得不到足够的庇护,逐渐的陷入困顿之中。

所以,新银币的颁发对于靠近山东的河南百姓来说是一个新的信号,也就是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河南百姓们已经争相用山东造的银币来进行贸易。朝廷颁发的纸币则完全失去信用,破产的比之前的任何一版交钞都要快。

也就是这一个月之内,刚刚颁行的兴定宝会贬值了整整三倍,而且势头还没有刹住的意思。朝廷上下一片愁云惨淡。也就在此时,突然有人提出,或许可以利用山东铸造的银币,将最新发行的纸币与山东银币的价值相锚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