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颠覆晚金 > 第十三章 木华黎重拳出动,太平军设兵邯郸(上)

“大人们这顿饭吃得可还顺心如意?”粮长们再次如约而至,搓着手,有些不好意思的赔笑,但是他们的精神明显不足,显然一块肉也没往自己的嘴里放。

“只怕将士们吃的不是肉,是命!把耕牛都宰了,来年你们打算怎么办?”

“来年自然有来年的活法,我们杀牛,出粮,就是求大军赶紧打下真定府,为咱们报仇雪恨!咸得不夺取真定大权才几个月,税吏大兵下来搜刮了三五次,哪次不是杀得人头滚滚,就连我们这些粮长,好多家里也只剩了一口孤丁。”为首的粮长语气突然激动起来:“,这口肉给了大军,不为别的,就是求将军拿下真定为民除害!”

冯达和李铭没有说话,两个人走出帐篷,士兵们都已经停下了碗筷,无声的望着主将。

在营寨外面,已经三三五五的聚集了当地的百姓,他们神色暗淡,一方面是来看望军队,另一方面也是送自家的牛最后一程。

所有的人都衣不蔽体,母亲们手里捏着草杆,以此来给子女们充饥,野菜早就吃光了,树皮也都剥的一干二净。

大家望着军兵围坐的篝火中煮着牛肉的铁锅,不约而同的微微叹了口气,但是都什么都没说。

一名年纪小的士兵有些坐不住了,用自己的碗盛了两块牛肉,在众目睽睽之下,有些心虚的走到门外。

一个骨瘦嶙峋的妇女,怀里抱着一个婴儿,右手牵着一个小男孩,怀着复杂的表情望着他。

士兵直直的把碗举到那女人的胸前,支支吾吾的不知怎么说好,但那女人只是摇摇头:“你吃吧,我克不动这东西。”

士兵的脸一下子红了,又直接把碗伸到了小男孩面前。

小男孩儿的眼睛直直的望着碗里面,那是两块货真价实的牛肉,冒着红润的光泽,那是上面油脂的反光,但最后他还是摇摇头:“叔叔吃。”

冯达颤抖的走了出来,灾民们渐渐的围拢在他周围,他想说点什么,但是千言万语堵在喉咙里。突然,他摘下头盔,直直的跪倒在地,对着面前的万千灾民重重地叩首。

“师帅!”士兵们吃了一惊,急忙上来要扶住冯达,灾民们也都一起跪了下来,刹那间哭声响成一片。

“乡亲们。”冯达双目圆睁,指天发誓:“乡亲们,我冯达就是被拢进棺材里,也永远忘不了真定府的乡亲们!”

士兵们举起武器,齐声大呼:“打下真定,为民除害!”

营帐里的呼声震天动地,在真定府的城壁上也清晰可闻,尽管没有亲自去城头巡查,但咸得不依旧清楚城外在喊什么,他有些坐立不安了。

在今天的作战当中,他已经意识到城池有在短时间内被敌军打破的风险。一想到这个,他就忍不住指天画地地咒骂木华黎等人,自己辛辛苦苦的为蒙古军队提供了那么多粮食,现在这帮混蛋走的这么慢,还不赶紧来救他。

咸得不无不懊恼的意识到现在已经无法回头了,只能一条道走到黑,拼死督促城里的军队继续力战,万万不可让敌军涌进来。三天不行就五天,五天不行就七天,十天时间大军总该赶过来了吧?

他即刻下令,把所有汉族军官的妻子儿女都集中到知府衙门的大院里面,作为人质扣留,防止这些史家旧部怀有异志。

蒙古人呼天喝地的到处抓家属,惹得真定府内一片哭喊,差点起了内讧。但最后。大部分军官的家属还是难逃一劫,被带进了刺史衙门里面,让他们在外的父兄投鼠忌器,不能懈怠。

咸得不这次是把城里的人也得罪绝了,但他没有办法。事到如今,只能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全都押在蒙古人身上,希望这帮混蛋早点过来。

就像他暗自祈祷的那样,蒙古人已经意识到真定府遭遇袭击,也看出了高俊试图封闭河北,他们立刻就派出了军队,对真定府加以支援。

原本被真定府派出镇压荣耕哲的那几千军马已经回撤,木华黎又慷慨的派出五千名骑兵随行,这一万多军队,配合也古从北面带来的军马一起驰援真定,足以夹击太平军,使之落败逃亡。

这也是对太平军最有威胁的一路,三天之内不破城,他们就要赶回来了。

木华黎对身后固然担心,但面前另一座城市也急需他的支援,耶律阿海率领的五千蒙古军被高俊击败后,不得不困守磁州,而其他清漳流域的蒙古军队也都集中在这座城市里,人数不下万人。

阿海也是个有才干的将领,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磁州城的城垣早被蒙古人前几次扫荡的时候破坏殆尽,面对太平军根本不足以抵御。

阿海的信使拼死冲出来,向木华黎报告,请求大军驰援。

木华黎立刻明白了高俊这是试图诱敌深入,但是,在这种时刻绝对不能寒了手下将士们的心,明知前方高俊必然横刀以待,此时也必须全力帮助阿海解围。

再说了,以蒙古人的实力,就算钻进高俊的陷阱里,也未必不能捅出一条道来。

九月初五,木华黎拼凑了四万多兵力开始向南行进,准备解磁州之围,与此同时,他又派出信使,勒令严实李全等人加强对高俊根据地的压力,派兵攻打德州等地。

“你断我的后路,那我也要断你的。”木华黎给将士们打气,让他们快些行动,这次蒙古军队四万多人,是中条山之战后蒙古未有过的巨大进攻兵团,这样的铁拳足以捣碎一切。

这支军队包括15,000名草原骑兵,其中8000人是隶属于各蒙古百户千户的蒙古骑兵,另外7000人则是来自于对金朝开战之后新搜罗的各部落的骑兵,主体是北方的泰勒兀部和南方的汪古、契丹乣军等等。

除此之外,还有世侯提供的汉族骑兵五千人,剩下的两万人步兵的主体是世侯军队,但也有一部分高昌人和草原人。

蒙古人按照他们传统的行军特点:全军一致行动,极少提前展开,这是因为蒙古人向来机动迅速,能够在敌人反应过来之前预先抵达攻击点,全军统一行动能够更好的积攒力量,让平时总处于人数劣势的蒙古军队展现出较为强大的攻击力。当然,这也和他们向来因粮于敌,不怕后路被切断有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