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颠覆晚金 > 第二章 东真的覆灭(下)

颠覆晚金 第二章 东真的覆灭(下)

作者:边郡箭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21:10:33 来源:笔趣阁

老树不死,千年成妖,一个民族能够独立千年,无论看上去怎么寒酸,都有它独特的一套秘诀。别看高丽朝鲜似乎一直是以当狗为生,但想当狗的多了去,能当得如此自在的却少之又少。

更不要说起源于半岛东南偏僻地域的新罗,能够借与唐朝联合灭高句丽的机会夺取汉江两岸,又趁着五代十国的纷乱,辽宋两国的对峙进军大同江,之后又借着金朝崛起的东风直指鸭绿江,后来又借着蒙古扩张的机会拿下了盖马高原虚川江以南的土地。

最后,在元明革鼎战火纷飞之际,拿到了整个图们江以南,版图一扩再扩,却始终不为中原王朝所猜忌。这点本事,堪称为在摞在一起的三个鸡蛋上跳舞。

这么一个鬼精鬼精的民族,最终还是在开疆拓土的诱惑前迷失了眼,过于贪婪的吞下整个长白山北麓,让高俊也始料未及,不过正如李奎报所说的那样,这会为高丽带来巨大的祸患。

但是眼下无论是孙庭还是崔瑀都沉浸在巨大的喜悦当中,盘踞长白山数年之久的蒲鲜万奴彻底覆灭,他手下人马星散流离,当地的女真百姓也相信金朝皇帝还拥有强大的实力,这些子民又纷纷投靠到孙庭的麾下了。

入关的蛮族向来是开化一波,保守一波,拓跋氏鲜卑从大兴安岭出发,终于得以入主中原,回头就对草原上的穷亲戚不屑一顾,甚至将之讽刺为不会思考的虫子。女真人也同样如此,中原的皇亲国戚们已经过的是地道的中原人生活,屯住在中原的猛安谋克村寨也享受了无尽的福利,可他们在东北的同胞却依旧在白山黑水间艰难讨生。

蒙古人何尝不是如此,根据得到的消息,由于连年用兵,蒙古高原上的部落群众生活日益困难,最近在刘伯林的地盘上,甚至发生了不少蒙古人因为无法承担兵役赋税,贫困的向汉族土豪和回鹘商人卖儿卖女的事情。

到了清代也是一样,北京的八旗子弟提笼遛鸟的时候,黑龙江的旗人还和索伦人一起,背着鸟枪,在泥泞地里摸爬滚打,和老毛子的殖民军拼命。

孙庭看到的长白山女真也是如此,和他们在中原飞扬跋扈不可一世的同胞相比,这批人依旧过着艰苦的生活,用粗糙的农具向大山进发,勉强讨要一点果腹的粮食。

现如今,高丽占据了长白山的绝大部分地区,更是对当地人毫不手下留情,高丽人垂涎于长白山中的那些适合耕作的盆地谷地,因此要花大力气将原本聚集在此的女真人赶出去,一个又一个猛安村寨被高丽人放火烧毁,女真人被赶走或罚没为奴婢,而高丽的屯垦户被招募来到此地。

不过,封建时代就是效率低下,高丽军队的驱赶现在并没有改变当地的民族主体成分,不过也确实有成千上万的女真人不堪压迫,向西逃到孙庭的地盘上请求收留。

孙庭是来者不拒,他也在为即将的大战做准备,作为高俊手下的高级干部,孙庭当然清楚高俊绝对不会止步于一个漳河战役,到冬季结束之前,一定还会再打一两个大仗,而自己绝对是要在一个战略方向上承担主要任务的,此时应尽快平定各地,积蓄实力,做好向西南入关的准备。

现如今,只有一块小小的阴云还盘桓在孙庭高丽联军的后方,那就是千山地区的契丹余孽,这些家伙依旧不忘复辟大辽朝的美梦,甚至前不久还突然集体出动,穿越数百里抵达鸭绿江东岸,劫掠高丽村镇。

孙庭已经着手布置派兵前去围剿,但目前,辽东方向光军的主要精力都已经转向西线,对付张柔和耶律留哥。

金朝在河北前线没留什么观察员,所以对高俊的胜利并不知道详情,他们虽然隐约也知道光军进展不错,但不能想象此人已经赢得了多么巨大的胜利。

最近一段时间,朝廷的主要动向还是在新一轮的纸币改革上,完颜珣已经宣布明年改元为元光元年,并且发行新的交钞元光宝货。

元光宝货和兴定宝泉的兑换比还在争议当中,不少还对民众有些善念的臣子,比如陈规和完颜素兰主张应该控制在1:400以内,但是高汝砺坚持称如果比例不定到1:1300,根本就不足以缓解朝廷目前的财政危机。

最后,新钞的兑换比例被定为1:700,南迁以来,十年时间内先后发行了三种新钞,金朝政府主导的恶性通货膨胀已经达到了惊人的二百万倍以上。

不光是发钞造成了恶性通货膨胀,朝廷印钞还要向民间征收巨额的杂税,被称为桑皮故纸钱。

金延续唐制,农税不高,但是朝廷和各级机关又需要巨额费用养官养兵,因此经常临时加收。这些原本一时应急的钱很快就会固定化,并且层层加码,逐年累积,旧税不去,新税又来,这一类称之为杂税。

当中历史最久,金额最高的是军需钱,南渡之后更是增加数倍,其次是黄河河夫钱,虽然朝廷现如今已经不在治河了,但依旧照收不误,之后是菜园钱,官房钱,免役钱,铺马钱,常平钱,牛头钱,调傭钱,现如今朝廷印刷纸钞都要向民间征集资金,剥削之苛刻,可谓前无古人。

元好问的旧友李元来信笑言:“而今纵有磻溪客,也向官中纳鱼钱。”他已经听从了元好问的劝告,接受了高军的任命,前往河北开州担任范司郎中。

纵然是有姜子牙一般的奇才,可是他在直钩钓鱼的时候,恐怕没等见到周文王,先要被税吏折磨个半死。这虽然只是个笑谈,但是却反映了一个现实,沉重的税赋摧毁了河南的农业生产。

以至于尽管孔元政在山东征收的提留款不惜扒房牵牛,但是民众还是使劲的从河南往山东跑,就算根据地的百姓被提留款逼得要命,也没有几个人去河南交军需钱。

这点上,高俊不得不承认孔元政是个剥削高手,他把税金控制在所有的百姓都要辛苦劳作才能苟延残喘,但不会因为税款太高而破坏生产的份儿上,定在拿走你身上多余的每一文钱,但保持你还能继续活命劳作的份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