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颠覆晚金 > 第二章 攻与防(下)

颠覆晚金 第二章 攻与防(下)

作者:边郡箭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21:10:33 来源:笔趣阁

一直没说话的李铭突然开口了,前几天,军中大演马球的时候,他一不小心扭伤了脚,成了全军目前唯一一位要被抬着进河东的将军。

“太尉所言自然即是,但是不应该小看骑兵。”李铭是光军骑兵的奠基人,对骑兵战术的研究也很有心得,想当年高俊开办军官培训班,又设立图书馆之后,李铭就经常去翻看与骑兵有关的内容,尤其是历朝历代的战史典籍,在整个光军系统当中,也算是个实际操作与理论水平双高的将领了。

“山地骑兵未必难以驱驰,巧妙运用骑兵,可以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想当年长平之战就在河东,武安君正是用一支五千人的骑兵截断了赵军与营垒之间的联系,迫使四十万赵军投降。三垂冈之战,李存勖也是用骑兵挫败后梁大军。河东虽然地势起伏,但依旧有骑兵效力的地方,甚至由于连绵的山岭,骑兵更容易隐蔽,事先选好战场,可以达成出其不意的效果。

不少将领微微笑起来,李铭这是在为骑兵们鸣不平。

“你放心,你手下的骑兵我自然有用处,河东之战不会让骑兵在旁边干看着。”

另外一个眉头紧锁的贺万岁,琢磨了半天,他才小心翼翼的问:“太尉,我军这么一路进攻,敌军层层设防,说到底还是我军吃亏。林点检的那些火炮我知道,平地上打城墙确实厉害,但是山地上去拆营寨可不成,搬都搬不动,也摆不好角度,指不准就像个擀面杖一样呼噜噜滚下来,能把半个山坡上的我军都给碾成饺子皮。”

这比喻让高俊忍不住笑出声,但贺万岁说的问题很对,敌军层层布防,让光军去一路啃骨头,说到底,还是不利于光军战斗开展的。

“不过这一点你也无须担心,你可别忘记了,蒙古人虽然有地理上的优势,但是他们缺少兵马!”

高俊确实一下抓住了蒙古人的痛脚,河北之战后,蒙古人在河东的兵马并不算充沛,而且由于新遭大败,归附蒙古的汉人多少都有迟疑,可调动的附属兵马也下降很多。

而太行山沿线毕竟是一条蔓延很长的战线,以蒙古人现在的兵力,处处设防就等于处处不设防,而如果不处处设防的话,就是给高俊好机会,只要锄头挖的勤,没有撬不动的墙角。

高俊直接点出这一点,将领们也纷纷表示同意,除去少部分世侯精锐之外,由蒙古人亲自编组的新附军马战斗力可以忽略不计,敌军在河东能够参与防守战的兵力也就十来万,分布到漫长的防线上,一个营寨至多分两三千兵力,在光军的围攻下撑不了一两天,而这个时间是不够其他各屯兵堡垒或要塞城市的军马赶来支援的。

蒙古人要么选择在每个屯兵堡垒都放上五千以上的兵力,这样就等于空出一大片据点无兵防守,给高俊从中穿插,截断粮道,分割包围的机会。要么就选择把每个屯兵堡垒都放一点兵力,每个堡垒的兵力都很薄弱,等着高俊从容不迫、损失轻微的一口一口吃掉他们,就像当年蒙古三路攻金,攻打金朝各城市时所做的那样。

攻防转变,这让大家很是欣慰。

唯一没转过弯来的还是贺万岁,他盯着地图:“敌军的兵力也不算太少吧,顶住太行山一线还是够用的,我军十三万,敌军是……”

将士们全都大笑起来,高俊有些没好气的把地图又摊开一点,贺万岁这才直拍脑门,心中大呼自己这次可出了大丑:“我怎么把潘总裁给忘了,对啊,咱们在陕西还有几万兵呢,这正好,趁着敌我两军在太行山推拿的时候,潘总裁直接率领精锐从西面搞木华黎的**。”

将军们又一次哈哈大笑起来,贺万岁的话虽然糙,但也点出了这一战的精髓,高俊就是要多路分兵全力推进,使敌军防线左支右拙,不断出现漏洞,到最后全面崩溃。现在光军在训练、后勤、士气、数量、质量以及思想准备上全都占优,没有理由不用极限施压的方式将对手彻底摧垮。

“潘正加上侯小叔,这就是咱们的底牌,他们的出发位置可以轻松的横切整个平阳府,一路占领霍州,到那个时候敌军就断掉一臂,我们两军合围太原府,届时,看他木华黎还有什么能耐。”高俊微笑着勾画了一幅战略蓝图。

“镇守西京大同府的刘伯林还是有点本事的,他经营西京路这么多年,也积攒了一支兵马,不可小视,他如果南下加入战局,可能会使情况多变。”指出这一点的是参军丘真,不过他的目的只是引出下一段话头来而已。

“刘国林交给僧虔和燕宁二人对付,潘正自西往东打,而僧虔则在西北方向牵制刘伯林,我军自东往西打,也要让燕宁从井陉出发,向宁武走,阻止刘伯林率军南下,有这两个人左右牵制,刘老狐狸自顾尚且不暇,想要援助河东战局,那是更难了。”

唯一不太满意的是楼升,在漳河战役期间,楼升所率领的部队是没啃骨头光吃肉,趁着其他各路军马与敌军纠缠之际,一口气解放了河东十几个州府,结果成为整场战争中解放州县最多的一个师,可谓光彩耀人。

大概就是因为上一次战役捡便宜太多,这次战役楼升的师被冷藏,他们接替了冯达镇守溏泺,阻止燕京方面的蒙古军队有所行动。

而另一个同样在上场战役中任务不重的燕宁,则被高俊亲自带往河东,他们沿最北路线出发,主要起牵制作用,目标是防止刘伯林率军自代州朔州一带南下。

这两支部队的作战任务都不算重,高俊已经有所打算,目前自己亲自率领的这个师,以及李铭冯达的军队士气尚且可用,但打完河东战役之后毕竟太过疲惫,一定是要休息的。届时,第三场大战役将由燕宁、楼升等军马作为主力完成,他们就只起配合作用了。

河东战役的蓝图勾画,确实非常明白无误,而且也有很大的胜算,高俊和诸将说说笑笑的离开帐篷,各位将领们即将各自回到营地,指挥军队按既定方向前进。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军中的一名典史急匆匆的走了进来,程元凤也跟在他后面,脸色似乎不大好看。

高俊得知是温逢海寄信过来之后,也有些好奇,直接摊开信纸,在大家面前看了一番,突然脸色煞白,几乎瘫软。

原本要走的诸位大将都惊讶不已,这下子谁也走不了了,大家七手八脚的把高俊扶回大帐内,急切的问温逢海报告了什么情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