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颠覆晚金 > 第四章 事与愿(下)

颠覆晚金 第四章 事与愿(下)

作者:边郡箭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21:10:33 来源:笔趣阁

“可是光军不可能接受这么大的损失,潘正所率领的陕西光军是咱们的重要一翼,他要是被朝廷攻灭,咱们就和朝廷彻底撕破脸了!”

“多少前人的经验就在咱们前面,你怎么就这么迷糊呢?要是皖南事变之后,八路军掉头决定跟重庆死拼到底,那最终便宜的是谁?”

“但现在的形势是我们强金朝弱,克日南征,拿下开封易如反掌,根本不会耽误前线大计!”

“少说这套漂亮话,金朝经营河南也快十年了,要是好打的话你早就打了,再说,难道蒙古人是不喘气的吗?对于军事上的事我很少参与,但也不是不清楚,现如今,敌人还牢牢占据着河东形胜,只是暂时没有力量,不足以出击而已。这是天赐良机,如果此时不主动进攻河东,拿下这块险要之地,给蒙古人三四个月时间,他能把你打的满地找牙!”

“你别跟我来这一套,如果潘正被金军所歼灭,而我连口气都不喘,让将士们如何看待我,如何看待军队,咱们北伐前立下的五条誓言,难道就这么算了吗?”

“高大帅更看重将领们如何看待你个人吗?你个人的面子不要紧,我却不能不关心根据地辛苦供养的军队。现如今我就跟你说三条,第一,潘正现在所面临的情况我们都不清楚,擅自断定潘正已经被歼灭,是你自己意志不坚,甚至故意散播恐惧,如果按照军法处置,头一个应该处罚的就是高大帅你;第二,目前的整体形势依旧是北伐较为有利,对于金朝,应该以控制为主,你有实力做到这些事,而且也不必担心军心过于紧张,之所以迟迟不这么办,是你个人有思想问题,不能推诿到军队的客观条件上;第三,光军确实打了许多胜仗,但不是你高俊指挥有方,而是将士们用心用命,是根据地人民乃至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是因为咱们的军队顺应民心所向,顺应历史趋势,如果你现在逆流而动,怕是死无葬身之地!”

程元凤就站在大帐外面,又是激动又有些害怕,恨不得立刻掀开帘子冲进去,高呼一声何先生说得对。

与此同时,王浍也以个人身份邀请诸位军将来自己的营帐中:“按理来说,咱们这些人不应该自行聚会,但此时事急从权,我和冯将军召集大家商议一下,一定要劝说太尉不能性情用事!”

所有的人都大吃一惊,转头望向冯达,熟悉的人都知道,冯达自小就跟潘正要好,不是兄弟胜似兄弟,此次潘正在陕西遇险,冯达也是喊复仇的最响亮的人,现如今他却和王浍一起出面,建议不要向开封朝廷复仇,这让大家摸不着头脑。

冯达的表情没有多少明显的变化,只是点了点头:“王先生说的对,我们仔细商议了一下,此时依旧应该顾全大局,不能冒险行事。

大家都知道,我跟潘总裁是骑着竹马时候就一起玩耍的好朋友,好兄弟,正因为如此,我也更相信潘总裁的过人韬略,一定能够化险为夷,在之后的河东战役中助我军一臂之力!”

将军们还都兀自犹豫不定,第二天一早,红着眼睛的高何二人从军帐里出来,再次召开了全体军将的会议,高俊坐在主位上,稍微沉吟一下,随即放松了表情:“这段时间可让大家过得够糊涂的。”

一句玩笑话让大家放松了许多,高俊拢了拢衣服,此时他的眼光终于变得柔和了一些:“昨天何先生与我商议了许多,在之前的事情上我确实急火攻心,考虑不周。仔细想来,彦真一向胸有韬略,不会这么轻易被击垮,只要军队在,我们就有机会。

所以,我们依旧坚持原有策略,主要精力都要应对即将到来的河东大战,眼下这个局面是我军难得的机遇,稍微放纵,蒙古人在河东养成气候,返回河北,咱们就彻底危险了:

为今之计,一方面要在军事上动点手段,让朝廷看到咱们的实力,但另一方面,不要和朝廷全面开战,要制造政治攻势和舆论攻势,在朝堂上造势。千古奇冤,陕西一潘,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大家纷纷点头同意,赵昉干脆主动站起来:“这件事还是交给我吧,我现在就动身去开封,帮助高太尉造势,我在开封的同学亲友还有不少,其中不乏支持咱们光军的。”

“公旭,你到开封之后打算如何做呢?”

“朝廷也不是铁板一块,我到开封之后不会和蒙古纲、李秉钧这些一向对咱们怀有敌意的人加以辩论,只应付官家本人,咱们只要向他服软,终究还是能争取一段时间的稳定的。”

“根据我得到的消息,完颜承裔已经率军向磁州方向逼近,我决定派遣军队快速打败他,向朝廷展示威力,也断绝后患。在这种条件下,你有把握说服官家本人吗?”

“我到开封后会立刻上下活动,就算有这一仗,我也可以从中想办法掩饰,除此之外,还可以走高琪的门路。”

高俊满意的点点头,随即又有点懊恼:“公旭,你要是走了,我身边还真没一个合适的长史,一旦开封情形稳定,你可要早点儿回来。”

赵昉点点头,高俊总算是略微松了口气。

直到会议开完,将领们各自回头继续准备河东战役的事情,高俊这才仿佛想起一些重要的事情:“志也,你怎么就这么从真定府那边跑过来了,现在河北方面的民政由谁来负责?”

“临走的时候,我把主要事务委托给元好问和张成武了,现在河北形势还算稳定,他们在那里镇守我也放心,山东军民元帅府的民政工作现在由孔元政主持。”

“共之可是循吏呀,他主持山东军民政务,可以源源不断的供给我军军事物资,但又使民众负担不重,均其贫苦,无使逃亡,能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等河北形势稳定的时候,咱们可能要对草原用兵,到时候还要靠孔元政来主持全国的财政大计,但是……”

高俊想说的,何志也也知道,孔元政毕竟是典型的实学子弟,让他搞搞敛财之术绝对没问题,但要搭建一个工商业社会框架,那就太强人所难了。

相比而言,郑迎不是读书之人,不能当此大任,张思彝是个后起之秀,常年主持根据地工商业事务,也算颇有心得,但他又年纪太轻,资历尚浅。

“我也知道你的想法,所以这次特意给你带来一位后备人才。”何志也哈哈一笑,高俊连忙吩咐让人进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