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颠覆晚金 > 第五章 整军经武:徐规的工作(上)

颠覆晚金 第五章 整军经武:徐规的工作(上)

作者:边郡箭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21:10:33 来源:笔趣阁

“打仗的时候,你们可以不站在最危险的地方,但是不能站在最安全的地方,你们说的对,军队确实需要指挥,你们也确实不能只把自己当普通士兵用。

但你们不能忘了,你们也是军队的一份子,你们的举动时刻影响着大家的荣誉士气。仗打了这么久,大家时刻与生死擦肩,士兵们都很疲惫,你为什么不到最前线去看看大家?是你不敢站在危险的地方吗?如果是这样的话,你马上从这个位置滚下来!”

围攻太原的布置已经基本准备完毕,就在昨天,光军已经进行了一轮炮击,但是效果只能说是差强人意,火炮确实对城墙有很大的破坏作用,但是和高俊想象中那种雷霆万钧摧枯拉朽还差得很远。

趁着这个功夫,高俊也开始重新整军,前段时间收编了大量的义军、红军部队,军官们大多数没有经过光军的整训,作风上还保持着旧军队的习气,必须进行整军经武,让他们变成合格的光军军官。

高俊也是做了很多妥协和让步的,指望着将军们打完天下就收拾包袱回老家,乐呵呵的一辈子为人民服务不现实,高俊除了对现役军官厚加封赏之外,也通过各种渠道安排他们的子女。

二代子弟们可以轻易的上最好的学校,除此之外高俊也给他们参军做官大开方便之门,只不过,想要爬到最高层还是要各凭本事。

对于军官本人,高俊先在军中办一些光军军官早已非常熟悉的培训班,让这些原本的义军头领们一边带队伍一边学习,等到战事稍微缓和的时候,可能还要将其中的可造之材送入武学中去。

现如今,原本设在淄州的武学已经培养出了先后三批毕业生总数共计一百五十多人,充实了各部队,反映意见都是夸赞。

高俊本人对武学也是非常满意的,随着火炮和火枪列装军队,对军官的要求也在逐步增加,骑兵将领们还主要是依赖娴熟的个人武艺和敏锐的战场直觉,培养渠道还是参军之后老兵带新兵这么一点点爬上去。而步兵军官和工兵军官已经相当程度上需要依赖理论。

那些建功立业想要提拔的士兵,那些初出茅庐的将门之后,都要首先去认真学习本兵种的理论知识,才有可能胜任军官的职位。

一方面要扩大武学,另一方面由于现在条件不够,各军还要经常性的办军事培训班,短则一个时辰,长则十天半个月日,军官们天天去听课,学习新的阵法知识,并完成布置的作业。

现在高俊就是来不及将这些义军和红军的首领们送进军校,所以干脆在太原城下继续开培训班,让这些曾经为抗击蒙古立下过汗马功劳的人跟上进步速度。

一天的教学下来,高俊已经发现有一些年轻的红军将领们确实是可造之材,心里面感到很高兴。

“陈世贤、谭坤书、范绍光、李汝增,你们四个表现不错,以后要继续保持。”高俊面前这四名年轻军官才不过是二十岁的年纪,都是南家的贫苦人,陈世贤是淮河岸边的贫苦农民,谭坤书是走赣江的浆手,范绍光和李汝增则是四川稻两淮增援的军兵,个个过得都是苦日子,跟着红军揭竿而起之后渡淮来投奔高俊。

他们各自原本都带着拖家带口两三百人的队伍,精简之后都成了军使,但是高俊对这四个人格外刮目相看。

但是,有干的好的人,自然也就有不少落后的。不少将领本来只是各地的豪强,凭着一腔热血揭竿而起,带队伍四方转战,也许有经验,也许靠运气,总之没有被蒙古人铁蹄踏破,一直活到现在,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但是这些人的学习能力实在不敢恭维,也根本不可能达到光军军官的水准,对于这些不合格的人应该怎么处理,高俊也必须仔细筹划。

留在军队是绝对不可以的,光军是根据地的命根子,不可能因为要卖一帮老人面子就损害军队的战斗力。而让这些人直接卷包袱回家,那也不是事儿,不但对这些曾经出生入死的人不公平,而且也会让其他将领心寒。

这些掉队将领的问题已经成了高俊的一块心病,他和徐规商议后,还是决定要坚持原本的整军经武路线,这些军官全部清退到地方去,要么去管理民兵,要么转为民政干部,要么就干脆领一笔丰厚的赏金之后解甲归田,反正打完盂山战役,光军光现银就缴获了两万多斤。

自然有很多人不满意,不理解,拍着桌子反对,但是全无用处,高俊也耐心的劝导他们,现在回家虽然少了不少战功,但是战场上刀剑无眼,谁能帮助你捞到的一定是战功呢?既然跟不上军队的进步速度,早点回家也是好事,免得自己情面上更加受损。

具体的人事安排高俊也不愿意亲自来做了。应由长史来安排,现如今王浍先生还在修养,所以他移文给赵永和董俊二人,让他们负责这一事业。总而言之,不合格的军官通通清退,有多少退多少。

不能大搞政治酬庸,不能降低军官素质,不能放松士兵训练。在基本信条的激励下,太原战事一面还在继续进行,而大多数军队则集中在太原盆地中进行军事整编。这些天,河东的居民们算是看够了光军的英姿,他们看到士兵们井然有序的在田边野地里修筑起十分讲究的营房,往往是依山而建,有望楼有建塔有栅栏,有排水沟和厕所,里面有演练的校场,也有储存武器的兵库和储存粮食的粮库。

军官们每日亲自带队训练,士兵们校场上操练武器,此外还要练跑和练拳,前者增强体质,后者活动手脚。

近些天来,军队还在推广新的锻炼器材,高俊依据自己的健身经验,针对不同兵种的特征也算是搞了些针对性的训练用具,主要还是杠铃和哑铃,士兵们每天按照规定做几组动作,称之为练操。以上三练逐渐成了光军的基本功。

军官们不断的迎来送往,接受新的任命,军队再一次的大型整顿,与此同时,标准化的盔甲用具也在源源不断的供应入军队,高俊已经张榜安民,并且请太原城周边的居民帮助按照光军的标准制作军用器具,军队一律按市价收购。

到此,高俊、李铭、冯达三个师共计十七个阵,总营数由原本的52个营提高到57个营,原本缺编的弓兵和骑兵也被大量补充进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