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极品并肩王 > 第一零一二章 心悦诚服

极品并肩王 第一零一二章 心悦诚服

作者:以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3 07:15:00 来源:笔趣阁

“战争并非仅依靠人数而赢得胜利,否则何来以少胜多的史例。”赵子华不屑的念叨道,“不错,本将麾下真正能战的将士只有八万多,精兵不足四万,可即便如此,本将仍有信心与你华政成一战。”

说实话,这倒不是赵子华过于自信,而是帝国除了叶知秋外的那些年轻将领又有谁的军事才能远超过三华将领。

然而,叶知秋早已离开了军队,同时赵子华经过这三年的沉淀,军事才能又得到了一个巨大的提升,因而面对叶知秋麾下将领时,赵子华有信心与其一战。

诚然,无论李成林还是赵子华都认为叶知秋此番勤王应该会派兵驻扎盛京城进行防御,而非采取眼下这一战术,尤其是赵子华曾认真研究过叶知秋的每一战,可是赵子华仍不清楚叶知秋部署任何一战都会结合当时的条件而制定相应的战术,并非一成不变。

赵子华有此信心不是坏事,可是一旦信心过了头就会坏事。

要知道,即便是帝国乃至大陆那些成名已久的将领当麾下只有赵子华所部的这些兵力时都不敢滋生与叶知秋一战的豪情与胆略。

视线转到前一天,即大陆历03年9月25日,巳时,盛京城皇宫。

“什么,李逆已派周天华、卢春华率军攻打盛京城。”李成明听到这个消息时感觉末日就要降临。

事实上,李成明原本为了是否起用叶知秋一事而烦透了心,之后下了圣旨、封了官爵,叶知秋高举勤王旗号的消息传到盛京城时,李成明浑身充满了劲,如同年轻了好几岁,连房事的频率也增加了好几次。

尤其是后来听到叶知秋派了四个兵团攻打赵子华所部,李成明顿时觉得自己已稳操胜券,毕竟以叶知秋的军事才能、以叶家军的实力,想要拿下赵子华乃是一件易如反掌之事。

叶知秋采取围而不攻策略本让李成明感到不满,然而自己有求于他,只能听他、信他,可是传来李逆攻打盛京城的消息,李成明顿感自己似乎又变得萎靡不振,连房事都没兴致了。

“要不要传旨叶知秋立即挥兵支援盛京城?”

李成明听到李逆攻打盛京城消息的第一反应便是如此,可是随后一想,还是觉得远水救不了近火,况且盛京城内有皇家近卫军、护卫军及郝江掌握的部分禁卫军,凭借这些兵力抵挡李逆几日还是绰绰有余。

李成明虽然不断安慰自己,可是心中的那股不踏实的感觉却越来越清晰。

帝国大部的郡已与李逆站在一个阵营,加上李逆手中的兵力远超过盛京城的防御兵力,盛京城只能采取固守一途,如果叶知秋无法及时派兵前来救援,盛京城根本守不了几日。

说实话,自得知李成林起兵造反的消息后,李成明根本没睡过一刻安稳觉、吃过一顿顺心饭,就连平常向皇太后请按的常例都刻意取消掉,同时,害的时刻提防朝臣及将领们的背叛、提防禁卫军和城卫军的临阵倒戈。

“朕难道真的那么不堪吗?”

李成明心中清楚自李逆造反后,朝臣中除了皇叔李道群还能与自己一条心,其他大臣谁不是三心二意,就连皇太后与皇妹李月玫都站在李逆一边,“一国君王做到朕这个份上,谁能明白其中的苦楚!”

“看来能解救帝国内战危机的也只有叶知秋一人了。”直到生死存亡之际,李成明才真正意识到自己已离不开叶知秋,“朕今后一定重用叶知秋、绝对不再猜疑了。”

李成明心中有了承诺,然而,他真的就能做到完全相信叶知秋吗?

事实上,华文帝国内战发展到眼下这个局势,不论是李成明还是李成林,他们心中都清楚此战的结果必须有一人倒下、由另一人掌握帝国神器,这场由李氏兄弟为了权力而爆发的帝国内战才会结束。

这是摆李氏兄弟面前的命运、也是两人不得不接受的最终命运,毕竟两人为了帝国神器而产生的矛盾已没任何办法可以调解,双方必须借助此战进行一场不死不休的争斗,这也是两人之间政治斗争的必然结局。

同时,李氏兄弟二人心中也清楚:两人都是为了帝国最高统治权而展开争斗,谁也不会轻易就此松手,将手中权力拱手让人,但是不管内战的结果到底谁胜谁负,这仅仅是李氏兄弟之间的争斗,只是他们争权夺利的一场游戏。

尽管李成明眼下处于弱势,可是尚未到最后一步,况且帝国从未有过败战的叶知秋已高举勤王旗号、并派兵攻打李成林麾下三华将领之一的赵子华,而这便是李成明一次翻本的绝佳机会。

就连李成林心中都清楚这样一个事实:尽管自己已然掌握了帝国大部郡,可是自己想要轻易将李成明赶下台也非是一件轻而易举之事。自己能否胜利,关键还是要看叶知秋的行军部署。

帝国各阶层、势力都清楚:尽管叶知秋尚未对赵子华发起真正的攻势,然而叶知秋一旦参战了,也就意味着帝国内战才真正开始打响了;一旦叶知秋派出麾下全部兵力,李成林将会面临巨大的军事压力、甚至是政治压力,有可能将要面对失败、覆灭的危险。

这倒不是说这些阶层、势力对叶知秋有着盲目的信心,或者说对李成林不抱任何希望,而是他们心中都明白:叶知秋绝对是李成林的克星,叶知秋尚未出现或崛起前,李成林绝对是最大的赢家,是帝国最耀眼的明星,然而,随着叶知秋的逐步崛起,李成林只能成为陪衬叶知秋的那一片绿叶。

这也是李成林为何三年来一直不敢起兵造反的一个原因。

大陆历03年9月26日,申时正,兴安府。

“李成林竟然提前攻打盛京城,并想拿下皇上成为他的阶下囚。”李成林新的作战思路很快传到叶知秋的案头。

“来人,将这份情报送给许兵团长,并告诉成宗、世风等人,这些事情该如何处理由他们自行决断,不必过来向我请示。”叶知秋稍微沉思一下,唤来一名三十护卫,将情报交给这名护卫。

叶知秋虽然知道了李成林作战部署,可是并未过多搭理,而是将事情交给许成宗等人处理。其实,这便是一名上位者应有的气度。

说实话,叶知秋并非是一个万能的人,尽管他某些方面做的很出色,同样,他也有很多方面存在严重不足,比如叶知秋有着超强的军事天赋,然而这些天赋基本上都是一些先进的理论,用于宏观军事调控、战略部署具备绝对优势,可若要叶知秋亲帅大军与敌厮杀、征战,就不一定比麾下将领做的更出色。

叶知秋真正的厉害之处便在于懂得如何收买人心,确切的说,应该是懂得如何将手中的权力下放,一则可以让他们放手与敌厮杀、征战;二则此举给了他们足够的舞台让他们施展才能;三则此举也是大获人心,这些将领不正是此举才真心为叶知秋效力。

况且,这些将领本身就很优秀,结合叶知秋的战略战术,每个都懂得如何利用战场的有利因素,达到克敌制胜的结果。

事实上,正是叶知秋的放权策略,不但赢得了麾下将士、官员的忠诚,也赢得了他们内心中的“抱怨”:叶帅怎么动不动就当回甩手掌柜,也太不负责了。

当然,这仅是玩笑之语,实际上,他们每个人都是拼了命的为叶知秋效力。

事实上,大陆各国,无论是上至达官贵人还是下到芝麻小官,他们内心中从未想过会将手中权力适度的下放给麾下之人,他们内心中生怕权力下放后害怕他们由此坐大而失去了控制。

另外,权力可以使人变得年轻、充满斗志,权力也使一些人忘却了做人的一些基本原则、忘记了应有的情感与理智、更忘记了做人的基本底线。

可是叶知秋却是一个另类,不但懂得如何放权,更将手中权力几乎全部下放给麾下诸人,自己只充当甩手掌柜角色,抽出更多时间与家人团聚、闲话家常。

当然,放权的同时,叶知秋仍不忘控制权力,比如一些重大事务或大是大非上掌舵。

“看来是时候打响蕲春之战了,否则等李成林拿下盛京城,无论皇上是否能活下来,叶帅将会处于被动局面。”许成宗得到李成林攻打盛京城军事部署的消息后,嘴中喃喃说道。

“来人,通知华、叶两位兵团长,发起蕲春之战。”许成宗略微沉思片刻,朗声吩咐一名暗夜分队队员道。

其实,许成宗的战略意图十分简单:便是要华政成、叶风两位在最短的时间内拿下赵子华所部,先断李成林一条腿,铲除李成林在帝国西部地区的一切力量。

许成宗有此信心,一则是因为叶家军已牢牢控制了甘宁郡、并作为最稳固的后勤基地,二则叶家军的整体实力远超赵子华所部。

“难道叶知秋就不清楚决定一场战争胜利的关键要素是前线统帅、将领的指挥能力,而不是依靠经济建设,难不成经济水平提升上去了,便能赢得战争的胜利?帝国可谓是十分的富有,然而面对他国的入侵还不是节节败退嘛!”

说实话,李成林并不理解叶知秋与商人商谈举动的背后用意,因而十分鄙视叶知秋在甘宁郡所做的行为。

“本王是否要救援赵子华?还是先让赵子华独自面对三年前那个战无不胜的叶知秋?”李成林有想过救援赵子华,毕竟赵子华拥有十万将士,对自己登基乃是一大助力。

然而,李成林心中也十分清楚,自己如果前去救援赵子华必须先解决盛京城,否则自己只能绕道而行,可是无论是攻陷盛京城还是绕道皆需要耗费时间,而时间对李成林来说极为重要。

“赵将军,本王闻听将军一路高歌,这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喜事,然而本王闻听叶知秋调派了四个兵团的兵力驻扎在蕲春城与百花镇,针对叶知秋的军事部署,将军应多加提防、小心防御,在没有获知叶知秋具体军事行动之前,将军务必以防御为主,毕竟叶知秋麾下几个兵团的实力放在那里。”李成林想了想,决定还是给赵子华去一封信函以提醒对方务必做到小心部署。

李成林心中清楚只要拿下盛京城,即便赵子华被其击败,届时自己都会有足够的政治、军事、经济与人力资本与叶知秋叫板。

叶知秋麾下的这些兵团固然实力不俗、甚至可以说是惊人,然而,李成林经过这三年的大力发展军事实力,麾下的兵力也有四十几万,实力已然不俗。凭借这些军事实力,自己已然有了与叶知秋叫板的实力。

事实上,李成林的内心中并不仅想与叶知秋进行单纯的军事较量,他想凭借政治优势倾轧叶知秋,逼迫叶知秋投入自己的阵营,哪怕是中立也好。

当然,李成林心中也清楚自己眼下尚无正统的名分可以迫使叶知秋,但自己只要拿下盛京城,有没有名分已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

并不否认李成林的想法很理想,然而有句俗话是这样说的:理想很丰腴、现实很露骨。李成林并未想过叶知秋会在帝国内战的关键时刻赶回来、并高举勤王旗号。

事实上,无论是李成林还是李成明,他们心中都清楚帝国内战的局势关键看叶知秋的站队,叶知秋将全力支持谁,谁便能取得帝国内战的最后胜利。

或许正是印证了那句古话:有得必有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