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极品并肩王 > 第九十九章 一诗震全场

极品并肩王 第九十九章 一诗震全场

作者:以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3 07:15:00 来源:笔趣阁

沈言刚吟出这首秋夜曲,整个文会顿时陷入了一种可怕的寂静,稍微有点文学底蕴的人都震住了。

这首秋夜曲前两句是写景,写得颇为悠闲,秋夜微凉,景物凄清;末两句是写情,主人公寂寞难寝,殷勤弄筝。此诗语极委婉,情极细腻,把儿女羞涩的情感遮掩得严严实实:少妇独守空闺,沉浸于相思,不忍更衣;借弹筝自遣寂寞,又不忍回屋。

“这首诗的意境非常高,沈言借用女主人公心理活动来展示其独守空房的哀怨,曲尽其妙;代写思妇心境,抒发内心空虚的痛苦,更显深刻细腻生动,流露出女主人公独守空房、思念丈夫的怨情,表现出沈言诗艺的功力。”姚孟宪身为这场文会的评判,沈言的秋夜曲刚吟完,便陷入了深深的沉思,随即眼神中浮现一丝明亮,将这首诗的意境做了一个很高的点评。

“姚老夫子,这首诗真的有这么高的评价吗?”听到姚孟宪的点评,元桢开的脸上有些阴沉,眼神中浮现一丝疑惑,朗声问道。

“元桢开,你是不相信老夫的文学功底吗?”听到元桢开的质疑,姚孟宪的脸上有些难看,冷冷的望了元桢开一眼,语气中有些质疑。

“姚老夫子,学生不敢,只是学生尚不明确这首诗的意境,因而才会这么问。”听到姚孟宪质疑的语气,元桢开的心中有些发慌,连忙解释道。

“算了,不跟你一般见识,老夫一再要求你们好好读书,可是你们经常将老夫的话当成了耳旁风,这下闹笑话了吧。”姚孟宪的眼神中闪现一丝不屑,随即眼睛中流露一丝浓烈的惊讶,沈言年纪轻轻竟然能写出拥有这样意境的一首诗,实在难得,随即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为元桢开等人释疑,朗声的详细赏析这首秋夜曲。

沈言这首秋夜曲的首句点明时间,夜幕初临,月亮刚刚从东方升起,秋露虽生,却还微薄稀少,说明天气已经凉爽,但还不觉寒冷,给人一种清凉之感,烘托出女主人公清冷孤寂的心情。这与下面一句正好相互呼应,由于天气已凉,所穿的轻盈细软的罗衣,已感到单薄了。但还不觉得寒冷难忍,所以还没更换衣服。字里间隐隐充溢出女主人公因秋凉需要更衣而思念远方丈夫的情愫。

第三句写女主人公的弹筝行动,实际是以乐曲寄情。讲述女主人公一直在室外弹筝,从月亮初升一直到夜深,仍然在频频弹拨,丝毫没有回房的意思。实写女主人公迷恋弹筝,以至废寝忘餐。实则醉翁之意不在酒,她并不是因为爱弹筝爱得入迷才这样,而是“心怯空房不忍归”,以揭穿了女主人公内心处的秘密。

末句以巧妙的构思和奇特的表现方法,通过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展示了她独守空房的哀怨。写女主人公在深深思念着远出的丈夫,夜不能寐,不愿独守空房,只有借弹筝来排遣凄凉寂寞的情怀。房空,心更空虚,其情悲切。

“一个没有充实的人生阅历,是写不出这样意境的一首诗,以沈言的年纪,怎么能表达出如此境界的诗文?他到底有着怎样的经历,又有着怎样的才华?”姚孟宪赏析完这首秋夜曲后,眼神中闪现一丝疑惑和惊讶。

“哼,算你小子走运,竟然蒙出了这么一首有意境的诗。”元桢开明显不服气沈言压住了全场,一首开篇之作就让文会的氛围陷入了绝对的尴尬,元桢开清楚自己等人、包括自己邀请的这些人没有一个能写出这样意境的一首诗,即便是号称金陵第一青年士子的詹士晖都做不到。

元桢开心中很不服气,可面对沈言的这首秋夜曲,元桢开想不服气都不行,或者说,自己想要作出比沈言更高意境的诗根本不可能,自己清楚自己的底蕴,除了偶尔吟唱一些打油诗,像这种高深意境的诗,自己只能是望洋兴叹,自叹不如。

“不是吧,这个沈言真的这么厉害,楹联、诗词双才吗。”听到姚孟宪的点评,谷德堂的眼神中浮现一股浓烈的嫉妒和不甘。

谷德堂原本还期望着借助元桢开举办的文会狠狠打压一下沈言的气焰,从而降低沈言在秋盈雪心目中的形象,现在倒好,非但没有降低形象,反而提升了形象,自己怎么有一种偷鸡不成蚀把米的感觉。

“这个沈言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不但诗文、楹联让同辈的人甘拜下风,手下更有一帮能力出众的人才,自己一次行动竟然让对方完全掌握了自己的把柄,自己与他作对是不是不太明智?”同样有着感慨的是站在文会一旁的苏士复,听完姚孟宪的点评和赏析,苏士复心中的思潮彷如大海中的滔天巨浪,久久无法平息。

“沈大哥,真的这么厉害?”听到沈言的这首秋夜曲,秋盈雪嘴中轻轻吟唱,脑海中不断的赏析着这首秋夜曲的精髓,秋盈雪的智慧虽不下于一般男子,但文学功底上明显不如姚孟宪,赏析中无法透彻这首诗的意境,而听完姚孟宪的赏析和点评后,秋盈雪的明眸中明显浮现一丝钦佩和开心,同时还有一丝淡淡的疑惑。

沈沈言的年纪与自己不相上下,自己虽不清楚沈言的过往,可一个没有深厚的社会阅历和对女性心理、国事的充分掌握,是写不出这样意境的诗文,沈言到底有着怎样的经历?

“在下的一首秋夜曲作为这场文会的抛砖引玉之作,还望诸位写出比这首更有意境的诗文,让在下好好学习学习。”听完姚孟宪的点评和赏析,沈言的眼神中浮现一丝惊讶,古人的智慧,尤其是文学大家的文学功底和智慧还真不容小觑,这首秋夜曲是自己偷用唐代大诗人的经典之作,原以为在场之人没有一个人能完全读懂这首秋夜曲,却不曾想姚孟宪丝毫不差的赏析出诗文的意境。

这首秋夜曲虽被姚孟宪完美的赏析和点评,但沈言相信,在场的所有人除了姚孟宪,没有一个人能作出这样意境的诗,即便是姚孟宪,段时间内想要作出这样意境的诗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所以听完姚孟宪的赏析和点评,沈言的神情很淡定,心中十分清楚,自己这首诗是完全的震住了全场,无人敢出面挑战,或者说无人再敢吟诗。

望着全场震惊的氛围,沈言的嘴角浮现了淡淡的笑容,脑海中不由得想到:难道你们不知道吗,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我呢,是不会吟时也会偷,现在就偷了这首秋夜曲震住你们所有人,这感觉,倍儿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