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门阀赘婿 > 第九九五章 摘面具(二)

门阀赘婿 第九九五章 摘面具(二)

作者:蜡笔疯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3 11:16:33 来源:笔趣阁

康王赵棣,贪污军饷中饱私囊,把持吏部卖官鬻爵,嫉贤妒能戕害良臣,任人唯亲提拔同党,威太后而挟天子,弑能臣而抹功绩,实乃道貌岸然之巨寇……

秦王通过唐贤社发表文章,从各方面揭露康王赵棣之虚伪,把最近几年发生的各种刺杀行动联系到一起,归罪康王。

秦王还一下子列出许多证据证人,具体描述刺杀行动的全过程,好似连续剧一般刊登在书报上。各种内幕很是详细,甚至包括刺客的姓名,年龄,家庭住址,门派归属等等。还有康王赵棣与刺客间的对话,和各种猥琐表情。

总而言之,有的没的统统招呼上,极尽纸媒捕风捉影、哗众取宠、无风起浪之能事,大肆宣传,剑指康王。

从第一篇文章问世开始,新党争开始了。

上次党争是以曹玉簪、曹圣为首的太子党联合孟氏门阀,与庚王赵准、冯太妃为首的亲王党联合西门氏门阀之间的斗争。而这次是贤王派与康王派之间的斗争,纯粹的皇室内部斗争。

不过贤王老爷子年事已高,并不打算亲自冲锋陷阵,就把领头人的位置让给秦王。而秦王这次向康王开炮,也正是回应前几日贤王老爷子说的那句话:“我老啦,打不动啦,而云龙在城外呼应你,下面就看你怎么做了。”

如果仅以刺杀一事来开炮,就显得太单薄。秦王随后放出重磅炸弹,说康王赵棣是个太监。所以他才不娶侧妃,不纳美人。

包括王女赵檀,都不是他亲生的。是他逼着梁王妃与侍卫张康通媾生下的女儿。若有人不信,就去看王女赵檀,长得与赵家姑娘一点儿也不像,反而更像张康。

这枚炸弹之猛烈,令媒体哗然,百姓哗然,朝堂哗然,在人们心中造成的影响,不亚于一朵蘑菇云。

这些信息是真的吗?

当然是苏御捏造啊,苏御根本就没有证据。但是党争舆论战,本就没有所谓对错。就是看谁更有手段,看谁更能忽悠百姓。

两党斗争,一定是一地鸡毛,互相抨击,寻常事耳。看后世西方那些候选人辩论,不也是手段用尽,互相揭短么。甚至还有当面对质,双方拥趸在场观看,盛况惊人。

这日上午,秦王正在王殿写文章,编新故事,栽赃康王。一众秘书郎也在写文章,目的与秦王一样。与此同时,贤王派官员也在家里憋手段,检举揭发康王派官员。没有罪证,捏造罪证也要告。能否告倒暂且不提,但一定要告。

再好的人,若有一群人告他,百姓们也会发蒙,觉得这人一定有点问题。

“沁儿她们出发了吗?”

苏御给谭沁儿、龙紫嫣、戴鹤安排任务,给她们钱,让她们组织水军,去道光坊康王府门前,敲锣打鼓,杀野狗,举横幅,拉标语,贴大画报,痛骂康王赵棣虚伪。集体喊康王虐待王妃,违背妇女意愿,践踏梁王妃身体和心灵。

一群人中,大多是女人,她们请愿:希望康王释放梁王妃,让王妃获得自由,改嫁他人。

马修道:“沁儿已经出发,曹人凤那边也已做好准备,随时保护她们撤离。”

苏御笑了笑:“我想康王是不会动手的。他是君子嘛,呵呵。”

马修也同流合污地笑了笑。

苏御的策略是:既然赵棣要保持圣人君子人设,那就让他继续挺着。若他挺不住,下令驱赶这帮请愿的人,那明日《唐贤社早报》就会说康王赵棣打死人了,打死一百多个手无寸铁的请愿少女。

伪装人设是很辛苦的,看他赵棣能挺到什么时候。

……

“禀娘娘,王府门前突然来了一大群人,举着标语,敲锣打鼓,咒骂秦王。”

“哦?他们骂什么?”

“他们骂秦王贪污巨款,诋毁康圣人,勾结江湖势力欲图谋反,豢养无数女子,私生子近百,还有……”

“好了,别说了。传我命令给史进冲,将这帮人赶出清化坊。”

唐灵儿作为唐氏长老,有权力临时调动大司马卫队,做一些维持治安的事。

史三将军曾跟随唐振去河西打仗,可消灭敌人之后,唐振便让史进冲带着一半大司马卫队回洛阳。

史进冲接到命令,带着三百铁骑冲出营盘。光头战将咆哮而来,手持棍棒,一顿殴打,将康王团队派来的水军驱散。场面惨烈,地上有好几颗牙。

之所以有这个效果,是史进冲下的命令:这帮人嘴欠,就往嘴上打。

结果那些人都是捂着嘴跑的,狼狈不堪。

秦王府门前是真的打人,因为秦王不必保持什么人设,反观康王那边,骂了三天三夜,康王也不采取手段。这时纸媒上一边倒的都在谴责秦王,说秦王不仁,暴力对待请愿百姓,夸赞康王真圣人。

马修来王殿告诉秦王,说康王那边一直不采取动作,这对我们很不利。秦王道,他们不采取动作,我们可以替他们采取动作。

不久后驻兵道光坊的右骁骑统领曹人凤接到秦王命令:举康王旗号,暴力驱赶康王府前群众。

谭沁儿她们提前得到消息,撒腿跑了,可那些收钱卖力气的水军就没那么幸运,挨了一顿好打。

事后,那些挨打的人在北市见面,领取挨打补偿金。

这时《唐贤社早报》又开始渲染“道光坊惨案”,说康王酿造近百年来最惨无人道的灭口行动。

而这时其他书报社集体哑火,再也没人说康王是什么仁慈圣人了。虽然康王团队一个劲地解释,说那些骑兵不是康王派去的。但没人信他们。他们越解释,越没人信,反而进一步拉低康王的形象。

斗到这个份儿上,人们已经分不清哪个是“好人”,哪个是“疯子”。

正所谓光脚不怕穿鞋的,从当赘婿时开始,苏御的名声就一直不怎么样,这次跟康圣人斗法,无论怎么斗,苏御也不吃亏。而康圣人,只有倒霉的份。

秦王办事还是老样子,自己起个头,其他事交给下属去办,秦王只需要掌握大方向也就是了。

而贤王派当中自然有能骂架能折腾的人,适当提拔他们,激发斗志。不时把派系主要成员聚集到王殿开会,组织一轮又一轮进攻。

这期间,一定会有些官员落马。无论是贤王派还是康王派,都不可能保证周全。如何保护那些被斗倒的官员,也将是重中之重。

秦王说,因为党争而倒的官员,都是功臣。将来康王倒台,那些功臣将被释放,并重新启用。若不方便重新启用本人,就启用他的儿子。云云。

曹玉簪作为康王派重要成员,在这次斗争中表现得不够积极,于是众人向赵准靠拢。可赵准欠缺斗志,难扛大旗。

对此,康王赵棣极为不满,一边派人训斥曹玉簪,一边有意换掉赵准。可赵棣到底会让谁来顶替赵准,现在还没确定人选。

秦王这边不断发难,而康王团队也不老实,他们也想到许多花招来对付秦王。

比如通过纸媒邀请秦王,要在朱雀大街进行一场面对面的辩论。让全天百姓当评委,问秦王敢不敢?

苏御觉得,现在康王的名声还是明显占据优势,不能去碰这个霉头,于是对外称,秦王被人下毒,在家修养。

而且秦王还逮捕一个名叫“王大海”的小贩,经查明,王大海乃是化名,本名是李成海,家住南市花瓶巷,其父乃是南市坊正李岗。现在李岗已被批捕,经审问得知,他受康王指派,联合江湖人周汤、董冉等一百多人,多次行刺。

当然,秦王刚发布消息,立刻会被康王派批判反驳,说秦王诈病,不敢与康王当面对质。云云。

“劲峰,你们整日这样吵,有何意义?”

晚饭后,苏御倒在郡主榻上,饶有兴致地看着书报,不时拿起笔,在报纸上勾勾画画。唐灵儿对苏御发起这场口水战,有些不同意见,但她并不会反对苏御这样去做,只是好奇,苏御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做。

显然,苏御的办事风格与唐家人不大一样。唐家人办事基本不造势,他们都是直来直去,秉承着“能动手尽量别吵吵”的家族理念。

苏御放下书报:“这哪里是在吵架,明明是在争夺民心。以前,民心全在康圣人那边,而贤王则被视作反派。你要知道,人们更愿意相信坏消息,而且人们希望事情闹大,越大越好。我现在做的,就是利用百姓的这种心理,引导舆论,一起骂康王。把他骂臭了,人心自然就回到我们这一边。”

唐灵儿天天看书报,她知道二道沟的案子,好奇问:“学堂那案子当真没有冤情?”

苏御耸耸肩:“据说曹玉簪派冯钊去了,到底有没有冤情,还要等冯钊揭晓。可无论结果如何,人们恨官仇富的情绪,也是我们可以利用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