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门阀赘婿 > 第一零二四章 秦王认为

门阀赘婿 第一零二四章 秦王认为

作者:蜡笔疯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3 11:16:33 来源:笔趣阁

皇城,后殿,黑袍太后腰伤未愈,侧躺在榻上与秦王见面。

宽大油量的发髻,微微低垂的眼角,愈发慵懒的神态,数不清的傲慢集于一身。

“唐振还要多久才能回来?”

曹玉簪似乎还没从惊吓中走出,看起来面色惨白。此时的她犹如惊弓之鸟,再来后殿见人,身边一准带着好些婢女太监,手里还拎着武器。唯独见秦王时,她屏退下人,一个奴婢也不留。

苏御掸了掸袖子:“唐窎与刘桐(蜀汉晋王)一路高歌猛进,已杀到成都城下。可成都守军已做好准备,殊死顽抗。各路援军都在向成都集结,唐窎形势不妙。”

苏御顿了一下才道:“在唐窎被消灭之前,我看唐振是不会回来了。”

曹玉簪冷哼一声:“省得被人说‘见死不救’?”

苏御不置可否。

曹玉簪道:“你不必为他们保留颜面。门阀这帮畜生,有一个算一个,都不是好东西。我奉劝你,永远不要相信他们的话。与他们的合作,点到为止,多留后手。”

苏御道:“皇室与门阀之间,只有利益,没有诚信。或者说,利益就是最大的诚信。我有心统一神州,可左思右想,还是缺乏人和。这是梁朝的死穴。建朝伊始,就留下的死穴。”

曹玉簪盯着苏御:“你的意思是,要想统一神州,必须铲除三家?”

“凭一己之力铲除三家,纯属痴人说梦。”苏御叹了口气:“万隆帝说,这一代豪杰辈出,若不能统一神州,实乃憾事。可他为什么不去统一?原因还是在这里,人心不齐。”

曹玉簪面露坏笑之色,她似乎就喜欢看到别人发愁的样子。

苏御站起身:“我突然想明白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曹玉簪脸上笑容消失了。

与其说她关心苏御想明白的问题,不如说她不希望苏御走。

可此时苏御已经站起身,神秘一笑,离开了。

苏御想明白“曹无敌”“张无敌”“公孙无敌”就是万隆帝设置的情报机构,但那个情报机构是失败的。失败的不是那群人,而是规则。

……

苏御一直认为,很多人就是太在乎感受,所以才容易被别人的“观点”引导,进而去干一些“大众认为正确”的事。体现在生活当中,就是竭尽全力的活成别人口中的“幸福样子”。

若没能活成别人口中的幸福,就会非常痛苦,听着芸芸众生的聒噪之声,甚至能把自己逼疯。比如许洛尘就是这样的人。

然而苏御认为,把自己的幸福交给大众去评判,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大众是最无情、最愚蠢、最谄媚的。

曾有人说:世界就是个婊子,只向成功者展现微笑。

可当成功者突然有一天不行了,婊子们就会翻脸。

可以这样说,人越多,越是乌合之众唱主角,感情也越淡薄冷漠。有正义感的人会被淹没其中,最终体现出来的是一潭浑水。所以当一个弱女子被欺凌的时候,不要向一群人求救,而是冲其中一个人喊话,反而成功率更高。

真正精妙的计策,往往只是一个人或一小撮人的计策。什么事都想群策群力,最终的结果往往是一团糟。人人都站起来说两句,即便每个人都说得精彩绝伦,绘声绘色,而且广泛真理,可最后发现,不能为我所用,也只能望议兴叹。

有些人很喜欢在说话时增加一些“名言”“金句”,似乎这样就能更好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让自己的观点坚不可摧。

譬如许洛尘经常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不能齐家,焉能治国?”

听起来都是气势恢宏,慷慨激昂,广泛正确。可是他说的这些“前因”与“后果”之间,存在必然联系吗?

隋朝开国皇帝杨坚,观其一生,光辉灿烂,政绩卓著,可就是他这样一个人,被独孤皇后气得满山跑。杨坚已扫天下,可曾齐家?

唐朝开国皇帝李渊,观其一生,跌宕起伏,深谋多算,富有远见,可这样一个人,还在皇位上,就见儿子们手足相残,而他也被逼退位。天下已扫,李渊可曾齐家?

千古一帝秦始皇,其人一生辉煌,无需笔墨渲染,他的能耐,已经超过“治国”这个概念,达到“灭群”的强悍程度。可他母亲给他找了多少个后爹?这样一个奠定大一统格局的伟大人物,他齐家了吗?

康熙皇帝平三藩,统*岛,挫俄熊,三征噶尔丹,标榜仁政,号称明君,不也是出现九子夺嫡的惨烈局面?

所以,那些金句也就是听一听,别太认真。虽然听起来很鼓舞人心,其实只是在调动情绪,并非蕴藏深刻道理。而有些颇具时代烙印的金句,在当时看来是绝对正确的,可又能熬得住几个春秋?

当然,以上都是苏御的观点。他的观点,从来都不是绝对正确的,但他就是这样认为的。碰见志同道合之人,促膝长谈。碰到话不投机者,讳莫如深,不多一言。

“所以,治国的本质是治人,治人分虚实。让百姓吃饱饭,就是实;可如今大旱,要吃不饱了,那就要务虚。这时候我们就要创造金句,创造说法,引导民众情绪。许洛尘啊,以后要辛苦你啦。搞好宣传工作。”

面对这次旱情,苏御要大搞舆论,让百姓提前控制饮食,称之为“节食计划”。虽然这样会饿一点,但总比彻底断粮强。让百姓给官府腾出时间调度粮食。

调度粮食的关键不是运输,而是监督。

无论朝廷下达如何严厉的惩罚令,一定还会有人贪。这次苏御打算抓几个典型,斩立决,昭告天下,这样能起到一定震慑作用。更关键的是,要让百姓出气。只要百姓心中没气,即便饿一点,也不会变成暴民。

……

秦王回家,独坐小西楼,伏案书写着什么,颇为认真。

此状是唐王妃最喜欢的,她觉得男人就应该忙碌起来,比她还要忙才行。然而她从来没意识到,她的过度操劳,会让自己少活多少年的问题。或许还是因为年轻,不觉得身体会累垮。

就好像此时的完颜清,昨天小家伙还对苏御说,感觉自己是不会死的,能活好久好久,还让秦王哥哥陪她一起活很久很久,约定好谁也不许死。苏御很严肃地答应了她。

傍晚时分,忽听鞭炮声,来自东别院方向。

鞭炮声结束,听到欢呼声。

唐灵儿不知发生了什么,让王珣去打听。不多时王珣回来说,栖凤阁落成,西门侧妃带领红桃小队一群人,放炮庆祝。据说一会儿还要敲鼓庆祝一番。还要举办宴会,已经开始发请帖,八小姐唐韵已经提前去到栖凤阁。八小姐对栖凤阁赞不绝口,还说以后就常来凤阁玩耍,破解苦闷。

唐灵儿哦了一声,继续伏案工作。

大约一刻钟过后,东别院里锣声大噪,鼓声震天。大鼓嗡嗡作响,中鼓刚劲有力,小鼓清脆紧密,唢呐声、竹笛声、铜锣声、大镲声、小镲声同时奏响,毫无韵律,毫无美感,就好像一大堆乐器从天而降,落到地上发出噪音,听得人心烦乱。

可这种声音很快就消失了。

估计是有人指挥,一群人撒欢似的敲锣打鼓。

这个人为什么要这样指挥,没人知道,但她就是愿意这样做。然后她哈哈大笑,还说要出去请教师来,教红桃小组成员乐器。这个人当然就是被秦王戏称为“二哈”的西门侧妃。

虽然聒噪之声消失,可唐王妃还是有些烦躁,不禁站起身,向窗外望去。

能吸引她目光的,只有秦王,侧目向小西楼望去,窗户后面是秦王在伏案写字,可这时却有一个苗条身影出现在秦王身边,是欧阳小婵。

那姑娘像个狐狸精似的飘来飘去,很是殷勤,让王妃心情有些不爽,这时又见到苏小英出现在视线当中,王妃瞬间放下心来。

王妃就喜欢那种稳稳当当的姑娘,而苏小英正是典型。

秦王看样子是忙完了,开始与两名少女说话,过不多时,欧阳小婵哭着鼻子离开小西楼,而苏小英则是笑盈盈离开。

此状令人不解,王妃纳闷起来……

“殿下,莫要太辛苦,张弛有度,当休息。”

她这话其实就是在招呼秦王来宵凤阁。若是以前赘婿时代,她会直言,让苏御进屋说话。

放挂小鞭,迎接舵主。

感谢书友“20210207152251592”的长期支持。

感谢书友们投票、留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