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门阀赘婿 > 第一零三六章 二铁蛋

门阀赘婿 第一零三六章 二铁蛋

作者:蜡笔疯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3 11:16:33 来源:笔趣阁

就说这古人迷信,但凡两件不寻常的事凑到一起,都能联想到鬼神、风水、八字等等。比如唐立家五儿子,刚娶第三房,没过半年他就死了,大家就说是那第三房媳妇把他克死的。

显然这是一种愚昧的说法,而这种迷信的思想当然不只在邻居家有,在秦王府里也有。

这不,孔婷早产了,就有人说是因为孔祥杀人后来姐姐屋里休息,把煞气带来孔雀楼,

害得孔婷生出一个不足月的孩子,你瞅瞅那孩子长得,像猴儿一样。

又生出一个猴子,与赵祯小时候简直是一模一样……

不过现在苏御并不是很担心,因为“铁蛋郡王”赵祯在这一年半时间里有了很大变化。首先他的肤色不那么黑了,而原来圆不溜丢的眼睛也开始泛起棱角,鼻梁渐起,越发笔直高挺,越来越像唐家人的那种西域风格。

至于赵祯的智力问题,苏御也曾留意过别人家同龄的孩子,比如唐立家重孙子,也就是赵糖酥*娘余氏的孩子,比赵祯还大半个月,那孩子与赵祯的智力水平就差不多。咿咿呀呀的,到处爬,也不会说个话。

反观赵糖酥,这孩子明显超过那两个男孩,已经能说整句话,还能认识几个字。那些字都是唐灵儿教赵祯时,她抱着布偶偷学到的。

这样看来,并不是赵祯很笨,而是赵糖酥太聪明显得赵祯弱智。不过与余氏的孩子比,赵祯还是蛮正常的。

这回苏御就放心了。

另外苏御还发现,这赵祯与唐振越来越像。当然,生儿像娘舅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若赵祯长大能有舅舅那样的风采,也是很不错的。

至于孔婷生的这个小猴子,苏御觉得他未来也会有变化,估计也会像他的那些舅舅。不过他的那些舅舅着实有些让人发愁,要么是胆子太大,要么是心眼儿太多,如果同时具备这两个特点,那就像孩子他姥爷,孔硕。

当然,这都是苏御的猜测,孩子还这么小,现在考虑这些,难免有些不切实际。

现在苏御有三个儿子,只有朱小凤一生出来与苏御长得就很像,其他两个都很猴儿。

“可算是生出来了,母子平安,本王很是欣慰。要不然心里总悬着一块石头。”

“其实婷儿不怕的。”

“当真不怕?骗人,一定是骗人。你可知,当初王妃怀孕时有多害怕,做梦都惊醒。”

“她一下子揣两个孩子,肚子大得吓人,换做谁都会怕。”

“瞅瞅,你还替她说话。”

秦王正坐在榻上,陪着孔婷母子,这时唐王妃来到孔雀楼,说要看看孩子。她对这种猴儿倒是很免疫,不觉得很丑,一笑道:“婷儿可想好给他取什么名?”

孔婷看着孩子道:“先随便取个好养活的,待他硬实了,再取大名。”

这时苏御一笑说:“那就叫他二铁蛋。”

“铁蛋郡王”这个外号,是曹玉簪来秦王府时给赵祯取的,自从有了这个外号之后,小郡王就没得过病。当然,这只是巧合罢了。苏御并不很关心孩子的名字问题,他在观察唐灵儿,担心唐灵儿会把孩子要走,放到她屋里养活。

这种事在梁朝是比较普遍的。

妾室没有资格养孩子,妾生完孩子不久就要像下人一样去干活儿,而孩子要放到正房屋里。

且不说平常人家,就是在皇宫,太后娘娘也有权力把孩子要走。

不过今天唐灵儿没开口,估计是因为孩子太小的缘故吧。

那孩子才一只脚那么大。

……

弄到一方“楚国公印”,一时想不到能有什么用,却让秦王浮想联翩。

昨天去东别院,参观栖凤阁,顺便与西门婉婷聊了聊。其实苏御很想问一问西门家的殡葬习俗,可后来他忍住了。

虽然西门侧妃愣愣的,可她不傻,万一苏御问得深了,她记在心里,回头听说老家祖坟被人给刨了,说不准她就能联想起什么事来。而孔祥这小子到处刨坟,这事儿她也是知道的。

孔祥说,他们挖地道的时候距离坟墓很远,所以守陵人才没发现他们。但他们离开的时候,却没有把盗洞填平的习惯。所以,西门氏迟早会发现祖坟被盗的事。估计西门婉婷想不到她家祖坟是被孔祥给刨了,苏御也不会引导她往孔祥身上去想。

要说孔祥这小子也真是作死,就因为他胆大包天,苏御很担心二铁蛋将来也是这个德行。脾气和胆子一样大,说杀人就杀人,说挖坟就挖坟,只图一时爽,不计后果。那可就不好管了。

既然不能问西门婉婷,那就去找唐灵儿聊聊,可是聊了半天,也没聊出什么关键。唐家是西北军阀,西门氏是淮南军阀,两地相隔数千里,风俗习惯大有不同。

唐灵儿说,唐家几代国公下葬,都不会陪葬安国公印,只陪葬名印。而安国公的身份,和生前大事,都记录在墓志铭上。

后来苏御又去问孟璨,孟璨说,孟家也不会陪葬荆国公印,觉得那样不吉利。

“哪有陪葬世爵印的。若是渐降的爵位,那倒是没什么,可这世袭罔替的爵印,一旦下葬就觉得不妥。”

听孟璨一言,苏御眉毛一挑。

……

光天化日,孔祥带着二百人当街打死韩韦,那可是一条人命,引发舆情,许多报社也有报导,想隐瞒是不可能的。

说起那杀人案,坊署到达现场的速度不敢恭维,可他们把消息上报的速度却是极快的。当永康县令西门川听说是孔祥打死韩韦,他不怒反笑,觉得孝敬秦王的机会来了。

“……庚王府被抄后,有些人曾去探望庚王。后来庚王恢复身份,那帮人都得到不少好处。可这其中却没有韩韦……”

西门川手持卷宗,低声念叨。

师爷端来茶水:“韩韦觉得,这次庚王一定是起不来了。可他没想到,庚王刚被抄家,康王就倒台。这时韩韦故技重施,想跑去庚王面前哭一场,可据说庚王根本就不肯见他。”

西门川放下卷宗,端起茶杯吹了吹:“既然如此,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呢,呵呵。”

若韩韦还是庚王府的人,西门川会觉得难办些,毕竟此时庚王千岁相当于一个没有兵权的“弱相”。虽然弱,但毕竟还是有些权力的。庚王要想治西门川,也只是一纸文书的事。

可现在韩韦已经不是庚王的人,那他就是一块臭肉。现在的他,也就是韩氏财阀的一个远亲。西门川还故意等了几天,韩家也没派人来为韩韦喊冤。这时西门川就知道这件事应该怎么办了。

西门川给这案子定义为“挑衅互殴”,是韩韦挑衅孔祥,殴打孔祥,导致孔祥反击。那么孔祥的罪就小了很多,他的情况属于防卫过当,致人死命。

这期间,孔家老管家齐珲曾来拜访西门川,自然不会空手来。

最后西门川随便抓个小偷扔进监狱。就说孔少爷当时只是下令还击,并没说要打死人,是孔家的小厮失手将韩韦打死,与孔少无关。

随后案件卷宗送到御史台,御史台一名年轻审案主管觉得此案疑点重重,于是发回重审。西门川大笔一挥,附信一封,将卷宗直接送到御史中丞王恬手里。信中写明,孔祥是为秦王义子,也是小舅子。

随后御史台把卷宗和信一起送到刑部审核。刑部左侍郎是秦王新任命的人,侍郎大人把那封信烧掉,卷宗直接入库。

然后这案子就这样结束了。

其实这些环节,秦王并不一定都知道。但这些事办得就是这样顺利。

从古至今都是如此,除非有派系纷争,否则权贵办事,从来都是很顺利的。他们不会碰到“事难办,脸难看,话难听”的情况。

有些一品大员、封疆大吏,他们本身可能不是很坏,但他们的亲戚不省心,没少给他们找麻烦。坑爹、坑舅、坑叔、坑姐夫、坑各种亲戚的人,不胜枚举。

由于这案子到刑部侍郎手里就结束,所以秦王差点把这件事给忘了。直到家里小丫鬟低声嘀咕“带来煞气”的事,苏御才想起来。于是要求刑部把卷宗调出来,秦王要亲自重审,结果改为斩立决。

就在西市砍的。

面对无数百姓,监斩官高声宣读秦王教义: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广泛认知的公序良俗,决不允许被破坏。时辰已到,斩!

此事一出,各大报社争相报导。

《唐贤社早报》称:我朝摄政秦王殿下,清如水明如镜,英明绝顶,洞察秋毫,社稷之福,苍生之福。

“爹,您是不是砍错人了……”

“西门川抓的那个小偷已经流放云州,被砍头的是一个死囚牢里的人。早砍晚砍都是砍,还能省点粮食。”

孔祥眨眨眼,“哦”了一声。

放挂小鞭,迎接舵主。

感谢书友“赤东”的长期支持。

感谢书友们投票、留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