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门阀赘婿 > 第一零九三章 没事找事

门阀赘婿 第一零九三章 没事找事

作者:蜡笔疯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3 11:16:33 来源:笔趣阁

关内道战事焦灼,赵权所率三个师,其中两个师被打得半残,龟缩银州,还有一个师留在外面,被十几万人追着打。

而这个师,就是以前梁聪的第十二师。康王倒台,梁聪被活捉,第十二师落入贤王之手,任命老将呼延郃的儿子呼延摧城为中郎将,王孙赵骈为监军。

呼延摧城被起义军打得很惨,可他依然不肯离开银州附近。正面打不过,就躲到山里打游击。可是起义军不肯放过他,追进山里打。起义军人数众多,害得呼延摧城顾头不顾尾,连吃败仗。

这时监军赵骈说,我知呼延将军对赵权忠诚,对被困城中的父亲有情有义,但再这样打下去,十二师可就没了。而且我们这样打,对银州起不到任何帮助。我们不如退守绥州或延州,等待莫州军支援。

于是呼延摧城把仅剩的三个团带去绥州,吸引三万起义军追到绥州。但起义军纪律松散,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抢东西,而不是攻城。所以第十二师苟延残喘到现在。

按照秦王的计划,莫州军不会采取行动。可莫州军临时统帅部向秦王上书,大体意思是说:并非秦王之计不妙,只是臣等接到的是赵权的命令,而我们莫州三师,只看虎符说话。

这就是一个矛盾点,摄政王比六师统帅官大,但摄政王不能指挥赵权和张云龙的军队。

看到上书,秦王表示理解,只是回信告诉他们,审时度势,不要冒进。诛邪克、韩坚的部队就在你们后头两三天的路程,希望你们五个师密切合作。

不久后,接到十一师消息,韩坚已通过潼关,向北进发。本来他比诛邪克路程远,可他却跑到诛邪克的前头。看来这小子立功心切。

凭借韩坚的傲慢和勇猛,秦王估计他不会主动联系莫州三师。于是秦王给诛邪克写信,让他紧跟韩坚,并让诛邪克协调莫州三师。

当然,莫州三师更不会听诛邪克的,但有些事大家心照不宣。——送死的事,大家都不愿意干。如果有人愿意在前面冲锋陷阵,大家倒是乐得跟在后面帮帮场子。

此时神策军三个师,在典效忠带领下急速赶往兰州,他之所以跑得这么快,是因为兰州附近已经发现狼山匪军的踪迹。

其实那是秦王派亲信跑去兰州附近造的谣,说狼山军首领马延寿要在兰州建国,建大夏国。

试想,唐振刚把河西走廊打开,“马延寿”又要掐脖子,这就是逼着唐家跟他玩命。

……

最近一段时间秦王忙于军政,对家里缺乏关照。唐灵儿言之凿凿,说她替秦王分担家事,可家里这段时间并不消停,先是西门婉婷大骂韩伊敏,后有厚载公主赵玉枝跑来香妃院骂唐延。

厚载公主怎突然跑来秦王府骂人?

因为她听说,秦王已拨款,让唐家施工队给她闺女孟璨修建小楼,可唐延依然只给香妃建香妃阁,却没给孟妃盖楼。听说这事,老公主坐不住了,登门骂人。

表面上是骂唐延,其实就是在骂唐灵儿。唐灵儿是唐氏长老,清化坊经济总管,秦王府正妃。先给谁盖楼,后给谁盖楼,那都是唐灵儿说了算。可老公主没去骂唐灵儿,而是揪住唐延一顿臭骂。

唐延这个委屈就甭提了,可唐延又不能骂公主。后来老公主被唐灵儿请去宵凤阁,才平息下来。而孟璨的小楼,也已经提上日程。在老太监吴定延的监督下,开始动工。

苏御觉得,老公主能得到消息,就是这老太监干的好事。

不过苏御并没惩罚吴定延,说到底,他是在为他的主子打抱不平。这样的奴才或许在方法上有不妥之处,但立场上没有错误。如果教训他,就相当于教训孟璨。

内部问题好解决,并没有发酵,可栖凤阁的事却发酵了。那天西门婉婷大骂韩伊敏,后来又让下人把韩伊敏和韩浩轰了出去。据说是因为钱的事。

苏御纳闷,西门婉婷与韩伊敏韩浩能有什么经济纠纷。后来问西门婉婷,西门婉婷说,那两个不要脸的人,跑到王府来骗钱,我岂能惯着他们?

听西门婉婷这话,苏御更加糊涂,可西门婉婷不加解释,又跑出去整治“吏容”,她完全没把韩伊敏和韩浩放在眼里。别说现在,以前她也没把他们放在眼里。

见西门婉婷毫不在乎的样子,苏御也没太往心里去,可不久后荥泽公主赵玎找上门来,言说要钱。

“劲峰啊,且不说那钱是否被西门婉婷扣留,就说姐姐日子过得穷,来找你要钱,你给不给?”

秦王苦笑一声:“若果然是姐姐受穷,这钱一定要给姐姐。可如果与韩浩韩伊敏有关,那这件事就要讨论个黑白出来。凭我对西门婉婷的了解,她不会贪那三千万。而从胡小七的证词来看,当天晚上胡小七根本就没见到钱。婉婷又从何贪起?”

“好了,劲峰不必再说,姐姐不是来跟你讨论黑白的。”头顶繁多饰品,步摇乱颤的公主摆了摆手:“就当姐姐今天是来求你的。你姐夫那人你还是不了解,在外面吃了亏,他不吭声的,回到家里闹。昨天晚上又摔杯子又砸碗,还要上吊给我看。非要让我来秦王府要钱不可。就凭这个,皇弟也应该体谅姐姐。你是摄政王,从国库里取出一千万,应该不难吧?”

“你我同父,姐姐与我要一千万,弟可以给。但有话要说清楚,这钱与国库无关,是我自己的钱;而且与韩浩无关,这钱是给姐姐的。”

“听弟一言,姐姐心中有愧……”

算了,甭从国库拿钱,被御史们发现又要骂人。现在秦王的小金库里有几个亿,那就给她一千万。

要说韩浩这人也是犯贱,得到便宜别吭声就完了,可他偏不,非要发报显摆一下,气西门婉婷。他还说,如果你没私藏钱款,秦王为什么要给我一千万?

这不是没事找事么……

惹得西门婉婷这两天不整治吏容了,开始逮韩浩,声称要把钱要回来。韩浩又熊又不老实,藏起来不见人了。

……

老六说,自己有钱,翻开钱袋一看,就是买驴车剩下的那点钱。而刚取出的五百多万钱,都拿去孝敬典狱长了。

那位典狱长,正是玄甲总督粮官赵晃的大侄子,祁王孙“常山伯”赵晋。本来他是常山侯,后来因为犯了些错误,被陈太后贬了一级。

估计赵晋那天是喝多了,竟然把刚逮捕的重犯胡小七给放了。清醒过来之后,他也觉得事情不好办,于是找万安县令韩光逮一个小偷丢进牢房,就说那人是胡小七。没过一天,那小偷就死了,对外宣布,恶匪胡小七感染风寒,不治身亡。

短短几日间,大起大落,张金凤好像蜕了一层皮,眼窝深陷,两腮凹了进去,使得秃顶的他,显得更加苍老。刚才他们去把毛驴和驴车卖了,续了房费,又开始在城内踩盘子。

张金凤突然眼珠一转:“既然这赵晋如此能贪,他家里一定很有钱吧?”

老六激动地喊:“对呀!大哥你真的是太聪明啦,那我们去抢赵晋吧!”

“你吗小点声!嚷什么嚷!”

……

“禀秦王,昨夜道光坊闹匪,常山伯赵晋家里被抢劫,损失七千余万。”

秘书郎薛凯来到秦王面前,递上一份折子,毕恭毕敬地说。

秦王面沉似水:“赵晋家里有七千万吗?”

薛凯立刻紧张起来,道:“这是道光坊坊丞送来的消息,卑职只是据消息上报。”

秦王拿起折子看了看,道光坊坊丞请求秦王,修改道光坊排水道。昨夜有三个飞贼,抢了钱之后从水道离开道光坊。这已经是最近两年,第二次发生水道逃脱事件,请朝廷重视起来。毕竟道光坊里住着的,都是王侯贵族、功勋之家。

“宣工部右侍郎来见我。”

秦王把折子丢给秘书郎薛凯,薛凯快步办事去了。

工部右侍郎没来,反而是工部尚书彭廷岳来了,言说右侍郎甘简闹眼睛,没来上班。

彭尚书说,道光坊排水道早在万隆三十二年就大改过一次,天赐年间也有过一次小规模改善。现在不需要大改动,只消在出口增加几道铁栅。铁栅平时悬着,若有人在道光坊闹事,听到号角声,就放下铁栅。若匪人还敢钻水道,就是自投罗网。

秦王苦笑一声,既然有如此好的办法,为何以前不办?

彭廷岳略显犹豫,可还是道:以前不让办。

以前,也就是陈太后、曹太后摄政时期。

为什么不让办?

苏御觉得,两位太后是故意留下水道,方便手下人办事。

“老彭啊,这件事你不用管了,我会亲自监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