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门阀赘婿 > 第三二三章 囤粮

门阀赘婿 第三二三章 囤粮

作者:蜡笔疯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4:34 来源:笔趣阁

见童玉从宫里出来,还以为事已办妥,转身正准备上车,却被告知皇帝让异人进宫,聊聊蛊术。

一听这话,苏御觉得一阵脑仁疼。自己根本不懂蛊术,面见皇帝又要胡诌八扯一番。这种睁着眼睛说瞎话的感觉并不美好。

梁朝后宫管理严格,皇子十二岁就要离宫。除了皇帝,能进入后宫的男人只有太医。即便是太医进宫,也要由太监宫女一路陪同。太医何时进宫,医何病症,开甚药方,何时走的,都要记录在案。

值得一提的是,负责监视太医的太监和宫女不能是“患病”妃子屋里的人。防止主奴串通,搞出不美之事。

苏御这次进宫,前前后后四个太监四个宫女陪同,可谓是众目睽睽。想走错一步路都不可能,老早就有太监指引方向。苏御心中总结:非傀儡皇帝,被绿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幸亏赵崇也不是很懂蛊术,而且蛊术本来就很神秘,分支流派数不胜数。倒是给苏御留下了不小的说话空间。把两世所见所闻都说出来唠叨唠叨。经过长达半个时辰的“深刻交流”,皇帝觉得自己获得不少新知识。

言谈之中,苏御琢磨皇帝心思,说道:“臣只知道一些皮毛,但臣以为这些蛊术多是祸国殃民之术,斗胆劝谏皇帝大力废除。”

“异人之言正和朕意。”

苏御认为,皇帝之所以要与自己聊蛊术,并不是他想学习,而是想看看苏御对蛊术到底了解多少,对蛊术是什么态度。苏御之前说的那些话,皇帝权当闲聊解闷。最后听苏御说要废除蛊术,皇帝很是满意。

至于去查探裕王府的事,皇帝说你就别去了,那里已被曹圣翻了个底朝天,不可能再有什么线索。

皇帝笑说:曹圣抄家,那是出了名的认真,坊间还给他起外号叫“一扫空”。在张密出现之前,皇帝一直认为曹圣是天底下最能扫的人。可上次张密带队清扫圣火教老巢,竟然连尿壶也带了回来。皇后把这事说给皇帝听,皇帝被逗笑了。即便是现在提起,皇帝也是摇头苦笑。

皇帝又说,如果还想查与赵裕隆有关的蛊术,明日异人去锦衣卫衙署,朕会派人把曹圣收集到的相关物件都送到那里去。包括那副骷髅。皇帝还说,如此不祥之物,不能放在皇城里。当时苏御真的很想问一句,那你母子当初为何把唐家二公子的脑袋藏在唐贵妃床下?

逆龙鳞的话当然不说出口,苏御只是表态说自己一定会全力以赴完成使命。

皇帝对苏御的态度表示肯定,还说,要求锦衣卫监察御史与锦衣卫紧密合作,大力整治蛊匪。不能让他们在洛阳城中泛滥起来。明日会下发文件通知各部,在关于“整治蛊匪”的问题上配合锦衣卫工作。

聊到这里,夜已渐深,不能打扰皇帝皇后休息,起身告辞。

这次进宫也没感觉皇宫里有多么美好,反而觉得夜晚的皇宫阴森森的。或许是因为地盘太大,人太少的缘故。又或者是因为红墙金瓦处发生过太多悲惨的故事,而且那些故事多包含死亡因素。

——

——

又是个艳阳天,可苏御却高兴不起来,从锦衣卫衙署回来,在东大仓小屋里,把唐小肥训斥一顿。不过临走时,还是给她兜里揣了五百钱,小丫鬟破涕为笑。

在锦衣卫衙署,看过那副骷髅,没发现什么问题。想把麻佬请来,却听说麻佬外出,还要七八天才能回来。如今锦衣卫变成了大衙门,除了指挥使万长槊以外,还安排了一名督查使。说白了就是给这支队伍安排一名监军大人。

这人不是旁人,正是张密。张太监。

如今“文天鹰”已死,圣火教就地解散。感觉张密变得轻松了许多。脸上也开始浮现出笑容。不再像以前那般整日苦大仇深。看来张密是真的解脱了。据说文一刀也有意加入锦衣卫,可那厮名声不好。要想进入锦衣卫的队伍,需要一番运作。最起码应该改个名。另外一定要争取到皇后的同意才行。——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改邪归正。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的锦衣卫玄甲营看起来更像是一群兵,只有三小营看起来才更像特务机构。之所以三小营没被扩充,可能也是皇后娘娘的布置。只是万长槊不对外说罢了。

锦衣卫又增加了一个“消灭蛊匪”的任务。具体的操心事都是万长槊去办,苏御不跟着瞎参合。万总副的伤还没好利索,他就像个没头苍蝇似的带着人到处乱撞,也没查到什么线索。苏御只等着麻佬回来,再去给万长槊提一些建议。

有人说,这万长槊就不是一个会当大官的人。玄甲第三师总副,从三品的武将,大伤未愈竟亲自带着兵到处走。而且他也不提拔玄甲营旗长,到现在还是空缺状态。

细细想来,这也不能怪他,他在几个月以前还是一名边关百夫长,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里完成角色转变。另外他或许以为带伤工作能感动皇帝。又或者他天生就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人心隔肚皮,苏御对他不过多评价。

“墨匪”已经基本被万长槊驱赶出洛阳城,如今杀手门派明面上只剩下十杀门、四方会、红黑寺。也都已经掌握在万长槊之手,严格控制人数,不定期进行检查。担心万长槊放松警惕,苏御建议让神策营继续盯着夜无良的动向。苏御私下调动梅红衫等人行动,据说已引起万长槊不满,可他暂时没说什么。

多大的官也得罪不起御史,另外万长槊发现张督查使和苏监察御史一个鼻孔眼出气,这两个人关系为何如此好,万长槊还是不大了解。万长槊这人不善于与同僚和上峰交流,据说很少给皇后写奏折。日常工作汇报,大多都是皇后问话他回答,没什么主动性可言。

既然工作上的事没什么进展,苏御便开始研究赚钱。

今年也不知是怎么搞的,先发大水,紧接着又是干旱,这天气着实令人苦恼。预计米价会涨,便联合欧阳镜在李家货栈囤米。对外只说是欧阳镜自己囤的。而自己忙碌,只是为赚些辛苦钱。

商人多有些小执念,比如与某人合财。苏御发现欧阳镜这厮财运好,与他合作赚钱几率大,故而愿意辛苦跑腿。其实苏御自己心里清楚这样搞是迷信。可不这样说,又如何骗得过唐灵儿呢。郡主玉葱指一挥“把钱上交”,那就全白折腾了。

唐灵儿只是对“辛苦钱”不是很感兴趣,可见郡主大人不是铁母鸡。

而欧阳镜那厮一如既往都是“钱找他”。比如这次也是如此。他整日待在东宫,要么就是带着假太子到处慰问郊民,没时间经营生意。只把钱放到苏御手里,让苏御自己去弄。进货、运输、存储、出售他是一概不管,只等着日后分红。他对苏御倒是绝对信任。

苏御要求李勋一定要用托盘把米托起,虽然浪费一些空间,但却能防止洛阳再发水患。同时多养几只猫,专治老鼠。

苏御前一阵给孔家出主意,就是给孔家打通加入粮米商会的关节。如今孔家大儿子孔祥已经正式进入粮米商会,孔家的船坞上也开始有粮米运输和交易。这是一个长期买卖,只要不作死,就能保证孔家流水钱不断。

求稳,也是韩氏夫人希望见到的。故而喜悦。

唐灵儿早发现苏御与李家货栈有勾当,见苏御囤米,倒是提醒了她。如果不是前一阵商战唐家车队都去拉纸,其实唐灵儿早有囤米的打算。这次干脆多囤一些,据说要囤半个东大仓。为防止鼠患,她还养了二十只猫。

上午,东大仓的猫和李家货栈的猫打群架,打得很是激烈。这场群架是因为两伙猫划分领地导致的,再就是唐小肥胡乱投食,害得两伙猫碰到一起。苏御手下才六只猫,没打过对面二十只,伤亡惨重。因此苏御才把唐小肥训了一顿。

囤米本来就是各大门阀的要紧事,可这次唐灵儿下手太重,竟引得整个市场米价上涨。

几个月之前,唐家揭不开锅的时候与韩氏主导的粮米商会闹掰,那时唐家撤出商会。如今商会派人来问唐灵儿,囤米是何意思?唐灵儿只道是正常囤米,不必大惊小怪。可商会的人却说,如果有心玩一把,双方可以和合作。干脆把价格推到顶,大赚一笔。唐灵儿并没有一口回绝,只说商量之后再给答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