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门阀赘婿 > 第四六二章 第一特务

门阀赘婿 第四六二章 第一特务

作者:蜡笔疯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4:34 来源:笔趣阁

面对山西匪患,也不知太后是怎么与五大将谈的,谈来谈去,计划一变再变。

最终决定派第一师去剿匪,但第一师不会全体出动,只派第三团一千骑兵,外加景行坊军校一千新兵,和太原府一千二百道府兵。三伙人一起去剿匪。玄甲第一师第三团都尉长彭廷玉被任命为剿匪首官,持虎符调动三股部队。

而苏御手下这群新兵蛋子没有很具体的作战任务,他们更好像一支后勤部队。

都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其实指的是在出发之前,先有参将计算这次作战任务的物资消耗,然后准备相应的物资去城外驿站集合等候。而真正行军的时候,还是作战部队走在前面,而粮草辎重部队在后面跟进。作战部队时刻都要盯着后队,万一辎重遭袭,作战部队会迅速拨转马头,杀将过来。而辎重部队只需要抗住最开始的两刻钟。

如果过了两刻钟作战部队还没回来,那丢失辎重的责任就不在督粮官身上。可如果这两刻钟都没顶住,那督粮官就有可能被军法处置。部队规模不同,设置的抵抗时间也不同。彭廷玉给出的抵抗时间是两刻钟,他还说,没指望你们这帮新兵蛋子能抵抗太久,只要敌人来的时候你们不跑我就谢天谢地了。

苏校长来到军校,把彭廷玉的话添油加醋地转达给军校教官和学员们。大家听后十分愤慨。苏校长借机激发斗志,说,我们这里每个人都是十选一的精兵,即便是辎重部队,也要体现出精兵的价值来。若有狂徒胆敢闯向辎重,咱们就用刀把他们送去西天!不能让第三团的人把我们看扁了!云云。

这时韩坚冒了出来,说,给他三百骑兵,他要跟随主战部队一起冲锋。苏御觉得这小子有些兴奋过头了。不过苏御没打消他的积极性,只说先去找太后,试试能否要来战马,若能要来再说。

苏御去后殿,与太后要三百匹马。太后说,马是没有了,有一百骡子你要不要?

有总比没有强,苏御从玄甲总仓带一百匹老掉牙的骡子回来。有会看兽龄的,说这批马骡最年轻的都三十岁了。这时韩坚泄气了,恨不得回家取钱买马。可很快他这个念头就被眼前的第一师精甲骑兵打消了。

张云龙的第一师装备实在是太好,而第三团正是精锐团之一。团首官不是普通的都尉长,而是第一旅参将兼任。由于持虎符,同为四品的情况下彭廷玉权力最大。而这次行动曹太后没安排监军,因为太后觉得有的时候监军碍事。而这次所选队伍,绝不存在叛变的可能。

面对韩坚的垂头丧气,苏御说:没办法,现在太后也穷。能要来一百骡子,太后也算是勒紧裤腰带了。闻言,众将哈哈大笑,唯独洪盾脸色不爽。老太监认为,苏校长这话有辱太后威严。

令人感到庆幸的是,这次出征不用带上洪盾。因为太后要求苏御借此机会观察特务,不需要洪盾帮忙。另外苏御离开之后,京统交到洪盾手里太后感到放心。

这场剿匪,在朝上没引起什么轰动。大家并不觉得对付几百土匪值得大惊小怪。可当唐灵儿听说苏御要去剿匪的时候,却紧张起来。

长眉阔目的郡主一瞪眼:“不许去!”

……

春分时节,郡马爷在后面小院支起篝火,烤上两只羊。

自成婚以来,郡马爷变得越发豪爽,他经常找个理由就烤上两只羊。比如今日是春分,他又找到理由了。

到了晚上,值夜班的三名剑客、十五名青衣武打,还有郡主府的两位老奴、内侍省的两个小太监,还有王珣、林婉、小嬛、甄巧巧等十一个丫鬟,就过上了别的府里下人不敢奢望的生活。

郡马爷似乎热衷于烤肉,他还会调作料。有干料,有湿料,用大盘子摆在一张小桌上,任由大家用小碟自助取来。

站岗放哨的人不能离开岗位,会有丫鬟给他们送过去。总之每个人都能吃到。

苏御给郡主讲里的故事,“将战,华元杀羊食士,其御羊斟不与……”

就因为不给车夫分肉吃,结果华元将军后来被车夫坑惨了。

每次苏御这样说,郡主都说她知道,她还说她知道的典故比苏御多一马车,两马车,三马车。

每次烤肉,苏御都会安排小嬛或童玉去给东大仓送去两份。冯瑜爱吃羊肝,可苏御每次都说是唐小肥爱吃。还说那丫头现在没有工资,没有奖金,而她又那么馋嘴,怪可怜的。

可郡主不是好糊弄的,而每每想起苏御与冯瑜试婚的事,她心里都会觉得堵得慌。今日正要找个机会发作一下,又听到苏御说要带兵去剿匪。郡主心中一股邪火全都发在了这件事上。

“我说不许去就是不许去!太后的命令也不行!他们玄甲军没人了,要你去打仗?她让你去你就去,你真把自己当成太后的忠臣孝子了?”

“灵儿,你别激动。我是去观察,不是去打仗的。”

“少来唬我!带兵打仗岂能儿戏?你作为新兵团首官,带着一千人去,责任大着呢。你当这是你们墨家行动了?打不赢就跑?你跑了,当场军法处置,家里想帮都帮不上。”

看郡主着急的样子,苏御笑了笑:“我可以保证不被军法处置,这是太后给我的特权。太后知道我不懂军旅,所以这次执行首官不是我。我只是个虚职。林丛虎你听说过吗?那也是张云龙手下猛将,身经百战的人物。他负责现场指挥,我只负责观察。关于这件事,太后已经与林丛虎和彭廷玉打好招呼了。”

“不行!”

郡主态度坚决,苏御挠了挠头:“你没打过仗,你就以为只要是打仗就一定很危险。其实不是那样的。比如这次剿匪,需要拼命的是那些冲锋陷阵的人,而不是我。到了打仗的地方,先立下营寨,把粮草放在营寨里面。而那些辎重车什么的,就拿去当辕门、阵脚。辕门的‘辕’就是辎重车的辕。两台车竖起来,就相当于是一道大门。而开始作战的时候,根据实际情况,很有可能把粮食直接分给战士。让他们带上几日干粮就出发了,而我只是带的这群新兵守在营寨里。我们兵力和武器装备碾压敌人,他们没机会来抢劫营寨。就算真的来了,也有林丛虎、龚瞪、柳允、马少方他们去对付。轮不到我……”

“你别说了!”郡主气鼓鼓站起身:“我去找哥哥说。我就告诉你,这事肯定没门!”

郡主很担心她的郡马死掉,此时苏御心情倒是有些复杂。都说家有贤妻夫不遭横事,郡主的表现是值得肯定的。只是有些过于亢奋,容不得商量,显得不美。

由于郡主的一再坚持,和大司马唐振的一句话,苏御手里的“军节”就被太后收了回去。

……

……

皇城,后殿。

殿内气氛沉闷,太后的鹅蛋脸现在看起来比平时长了许多。不再像平时那般端坐,而是懒懒地她斜靠在隐囊上。手里拿着“军节”,不时用长长的指甲敲一敲。

很显然她是不愿意这样做的,可她面对唐振的小小“请求”时,又不好强力反驳。据说太后也想说服唐振,可唐振只用一句话就把她打发了。唐振说,苏御又不会打仗,你派他去干什么?如果你们玄甲军果然缺人,那我家武将甄霸道、史进冲,任你选一个。

“大司马不是不支持我剿匪,相反人家还给我推荐两员猛将来代替你,此情景我也不好再说什么。可是浪费这次观察人的好机会,我又觉得可惜。御弟可有办法弥补?”

“有。”

曹玉簪眼睛一亮:“说来听听。”

苏御正色道:“只能提前选出第一名特务,让他代替臣来观察。”

太后一喜,坐了起来,随即从案上抄起一份名单看了看,问道:“是谁?”

“曹大头。”

“你说什么?!”

太后脱口而出的一句话,语调上扬,苏御一愣神,观太后脸色有异,于是补充说道:“许州人士,今年入伍新兵,姓曹,名大头。”

曹小宝站在一旁忍俊不禁,太后瞪了他一眼。

苏御当然不知道太后小时候的外号叫大头,这实在是个误会。而曹姑娘从来没喜欢过这个外号。不过聪明伶俐的曹姑娘小时候脑袋真的有点大,……其实现在也不小。

太后一皱眉,又看了看名单:“为何名单中没有他?”

苏御道:“他出身卑微,伊始行为内敛,让人看不出他的能耐,因此被臣忽略。”

太后放下名单:“说说他的情况。”

苏御道:“他家里父母兄弟都是务农,家资寥寥。他从未读过书却能认得百字,进入军校之后,仅仅一月间便认得千字。臣亲自考过他,不但强记而且能活用。平时不声不响,却有人跟随他,以他马首是瞻。臣将他安排在第二队,归樊敏所管。可经观察樊敏治不住队伍,反而求着他帮忙管理,方见效果。”

太后问:“他多大年纪?”

“二十八岁。”

太后一皱眉:“二十八岁还只是务农,这样看来,他算不上能人。”

“臣斗胆反驳太后一句。常言道:马有千里之程,无骑不能自往;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人不得时,刘玄德织席贩履,姜太公垂钓渭水,张良只是布衣,箫何称谓县吏,孔明居卧草庐,韩信受胯下之辱。满朝文武下放务农,未必都吃得饱饭;屠狗之辈提拔高位,未必不是忠良之臣。”苏御行礼道:“臣担保此为能人。若他不能行,臣愿放弃一切职务,回家务农。”

太后眯了眯眼睛,长长的指甲敲打军节,冷颜不语,微微怨色。她似乎有话要说,却又忍了回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