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门阀赘婿 > 第六七五章 监军赵丰

门阀赘婿 第六七五章 监军赵丰

作者:蜡笔疯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4:34 来源:笔趣阁

已是冬月,户部开始准备“腊赐”之物。所谓“腊赐”就是年终奖,据说从汉代就有。

奖品并不复杂,无非就是钱、粮、牛肉等。当然,根据官员的级别不同,有着不同的待遇。比如三公、诸亲王、五大将,在腊日那天会发钱20万,牛肉200斤,粳米二百斛。

在苏御看来粳米就是大米,而二百斛差不多是两万多斤。

当然,这只是高官的待遇。梁朝这么穷,而那么多小官儿朝廷是顾不过来的。

而且曹玉簪还要按照前朝肃宗在平定安史之乱之后的标准发放“腊赐”,比如当年唐肃宗赏赐大诗人杜甫,就送了两个小盒子,一个盒子里装的是口脂面药,另外一个盒子里装的是翠管银罂。

口脂面药就是唇膏和面霜,翠管银罂就是专门用来盛放口脂面药的容器。

这可不是曹玉簪胡说八道,而是正史记载的,而且还有诗为证,正是杜甫自己写的,其中最后一句便是:“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

唐肃宗这么抠吗?是不是针对杜甫?

这还真不是搞针对,而是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力大衰,口脂面药是年终奖的标配,有时也给配上点头膏和澡豆。

而梁朝现在的情况,与唐肃宗时期也差不太多。安史之乱打了八年,梁朝抗胡打了十年,虽然战争过去两年,但还是很穷。

既然朝廷管不过来那么多人,各衙门老大就会给下属们准备些腊赐之物,而苏御当然也不会闲着。

用老黄的话说:咱家少爷现在是亲王,是有自己派系的人,秦王派。

这日苏御去轩辕关开会,带去好些钱,还带来一千斤牛肉。幸亏苏御下手快,否则牛肉可不是很容易弄到的。当然,这些东西用不着摄政王亲自去弄,户部那么多大大小小的官员,随便敲打敲打就有了。

但钱是苏御自己的。

苏御当然不会甘愿掏自己腰包,只是用来应急而已。心里有一笔账,将来税改实施的时候,一准会翻倍捞回。而此时安国公正打算带着计划书去长安。不久后苏御可能也要去长安,参与到税改当中,并不断完善税改计划。

这次税改,本质上还是对中小士族的一次压榨。这是很危险的,搞不好就会爆发动乱。否则唐振也不必亲自跑去长安坐镇。

“第四师督粮官邱垚,叩见殿下!”

“不必多礼,坐。”

会议结束,邱垚私下来见苏御。

轩辕关没什么像样的建筑,关口看起来都破破烂烂的,苏御就在门楼开会,随后单独接见各位将军。

第一个单独见面的并不是邱垚,而是第四师监军,贤王孙子赵丰。这小伙子本来长得白白净净的,可是经过一个月的山区军旅生活,看起来粗糙了许多。

与他交谈,没谈出什么内容来,而他本身也是在熟悉军旅。

从他的表现来看,就像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实习生,直接担任高官,他有些不知所措。不过他经常回城找爷爷取经,老谋深算的贤王估计会传授他很多东西吧。

“按照殿下的要求,卑职已在所有团级部署特务小组。下一步还要深化,一直到营级,保证把各级监军统统架空,或争取各监军加入到特务队伍中来。”

邱垚每次见苏御,都会准备一大兜子文件,随时拿给亲王殿下过目。

苏御翻看特务名册,点头道:“很好。润山有功。”

邱垚,字润山。

“为殿下办事,不求有功,只求殿下早日荣登大宝!”

“这话可不能乱讲。”苏御微指窗外,赵丰正坐在远处观山景:“虽然贤王支持过我,但不代表永远支持。大家都说贤王身体不妙,恐不长久,但这不是绝对的。贤王还不到七十岁,怎知不能再活十年?十年会有很多事发生,我们不可大意。而我一直表现得对皇位没有热情,这也是自保的一招。”

“卑职明白。”邱垚谨慎而恭敬地道:“刚才卑职失言了。”

像邱垚这种思维缜密的人,突然冒出刚才那样的话,他可不是什么失言,而是一种试探。他想试探苏御到底有没有大志。而苏御给了他一个充满幻想空间的回答。

……

第四师有一个完整的师部,大约一千人,中郎将部有四百人,其中包括卫队,和文职秘书郎。虽然苏御平时不在这里,但那些人也闲不着。苏御每七天来一次,会给他们制定一些工作计划,还要检查他们的工作成果。

有的是书面的,有的是现场检查。通过这些手段,就能判断各人的能力、态度,很快就能筛选出能人、奇人、懒人、庸才、混蛋、废物。

发现能人和奇人,就重点观察他们,深入了解他们的性格。而其他人就不再考虑,除非他们能有亮眼的表现,刷新苏御对他们的印象。

所以万事开头难,也是开头最累。可是熬过这段时间,就会轻松很多。这也是唐灵儿经常发现的问题,苏御办了不少事,都是一开始忙忙碌碌的,后来就不见他怎忙。整天东跑西颠的,看起来很闲。

师部其余六百人,被监军部、督粮官部、参将部、副将部分了去。

从级别上来说,中郎将和监军都是正三品,而其它三位军官是从三品,大家通常称之为副中郎将级。

监军和中郎将到底谁大?

这道题,从有大梁建朝开始,就是一个从没被皇帝正面回答过的问题。

但皇帝不回答,大家依然心照不宣。

首先看个人身份,其次看后台,如果这两方面还分不出高下,那就看这两位自己的能耐了。

第四师有三个旅,并不都驻扎在轩辕关。西边还有一个地方,号称“小轩辕关”,也是第四师的防区。

防守一片区域,不光是防守一个关口。附近小道、烽火台、驿站都要布置防守。

在师部,赵丰没什么存在感。而赵丰还兼任第二旅旅校,他这个旅校也处于被架空的状态。苏御、邱垚、石敢当、韩坚,轮流去第二旅折腾,把第二旅搅得一趟又一趟混水。

尤其是老兵油子参将石敢当,手段简直是层出不穷,一肚子损招。

真不知道赵丰会如何扭转这个局势。

苏御相信,此时贤王也在观察他,如果他能扭转,就说明这小伙子值得培养,如果他不能,那么他就会被淘汰。

苏御觉得赵丰挺倒霉,他碰到了一个非常难缠的对手。

想到这里,苏御大言不惭的笑了笑,随后又自嘲的笑了笑。有些东西是苏御努力的结果,可是仔细想一想,还有很多东西是命运的安排。既然如此,又怎好意思笑话别人呢。

……

苏御回到洛阳,已经是掌灯时分。回到家一看到两个孩子,就会忘记疲惫。

郡主很宝贝她的儿子,月子里不可见风,到现在为止,看到过赵祯的人不超过两位数。可女儿赵糖酥倒是经常抱到书房给外人看看。

苏御走进郡主屋里,完颜清、孔吉站在门口,歪着小脑瓜向屋里看,而他们身后站着一名小丫鬟,是这一年来身体迅速发育的童玺。童玺的变化很大,估计她现在回家,父母都不敢认。

不久后王珣端着手炉上来,把孩子们轰了出去。

“既然决定纳冯瑜为侧妃,那东大仓就需要补充一个人。我觉得唐小肥难堪大任。”唐灵儿怕吵醒孩子,小声说了一句。

苏御笑了笑:“当了侧妃,成天待在家里也是闷。而东大仓距离郡主府这么近,不如继续让她担主薄算了。”

唐灵儿摇摇头:“以前没把她当家里人看,我倒是懒得管她。可现在不行了。我管她,也是为你的面子考虑。亲王侧妃,经常与外人见面,会被人笑话的。”

虽然亲王娶正妃的婚礼还没补办,可唐灵儿已经完成了角色转换,她以正妃自居。而正妃就是要管家里的事,她是在替苏御考虑,也是在替自己考虑。

就好像樊公妃,她再怎么讨厌小乔,也不可能把小乔赶到大街上去摆摊。那丢的不是小乔的脸,而是唐振。当然,为了生计,摆摊不丢人。但对于贵族家庭来说,那实在是无法接受的。

在唐灵儿眼中,冯瑜每天在东大仓能见到很多外人,这与摆摊没什么区别。

如果家里侧妃真的与外面男人搞到一起,唐灵儿作为正妃会感觉很没有面子,而唐灵儿又是一个极要面子的人。她还是唐氏家族的家威棒持有者之一,如果连自己的小家都管不好,还有什么资格管全族呢。

苏御表示理解,于是点了点头。

事后苏御去小街逛逛,打算买些礼物,纳侧妃时送给侧妃。见到首饰店在卖笑佛挂件儿,虽照比唐灵儿脖子上的金笑佛小,但做工相当不错。还剩下三个,苏御全买了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