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门阀赘婿 > 第七一四章 欧阳令公

门阀赘婿 第七一四章 欧阳令公

作者:蜡笔疯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4:34 来源:笔趣阁

总有那不怀好意的书报从业者,唯恐天下不乱,什么都敢写。

第二天洛阳城里的茶馆就传出风言风语,说秦王赵御利用傻亲王赵纯,带刺客对庚王行刺。而那刺客就是红黑寺的墨家弟子,武功高超,连杀数人。

为了渲染紧张气氛,还说最近洛阳城里可能再爆发一场惊天动地的刀兵大战。

以前书报行业刮起一些妖风,秘书省都要看太后脸色,可这次没有,因为秘书省觉得这件事已触犯底线,无需太后指示,直接将此案移送刑部,要求各级衙门立刻展开行动,抓捕造谣生事者。

可是刑案捕快满大街走,也没逮到那造谣的人,反倒是逮住几个茶馆掌柜。掌柜委屈地说:是茶客带来的小报,而不是茶馆订购的书报。

虽然掌柜喊冤叫屈,可也没轻饶了他们,否则如何向上官交代?于是关停几家茶馆,逮捕十几人入狱。

若这事不是发生在洛阳,而是发生在地方,最终的结果就是提送大理寺审核,审核无误就此定案。可这件事被秘书省过问,就要向太后呈送折子。

曹玉簪看了看折子,做出批示:庸官误政,怠官懒政,万安县何官?

随后内侍省把太后批过的折子直接下发万安县,县令吓得脊背发凉,亲自带队,调动所有衙役、坊署,展开严查。但凡私藏印刷制品者,一律严办,若发现造谣文稿,立刻逮捕。

县令火急火燎办事,可是连查几天也没查出什么结果,又不敢胡乱抓人顶罪,县令急得口舌生疮,寝食难安。

而此时曹玉簪却倒在美人榻上,看着闲书,偶尔有折子递上来,就扫上几眼,忽而做出批示,忽而往旁边一丢,让太监送往庚王府。

“娘娘,这次小宝办得可是干净利落,没留下一点痕迹,累死那县令也查不到。嘿嘿。”曹小宝给娘娘捶腿,不禁得意自夸一句。

曹玉簪瞥了他一眼,没说什么。

见曹玉簪不理人,曹小宝挖空心思想找点刺激的话题,又道:“小宝就说,这男人没一个好东西。娘娘您说,那秦王在外头能养多少女人?”

这话倒是真的刺激到曹玉簪了,可并没有起到好的效果,反而让曹玉簪生气,抬脚就往曹小宝身上蹬去。一脚,两脚,三脚。直到曹小宝站到下面为止。

“不说话能死?”

“唔唔,小宝又说错话了,惹娘娘生气了。”

曹玉簪坐了起来,冷眼盯着曹小宝:“你不成器,就是因为心眼儿不正。我让你多向犁万堂学,可你成天干什么呢?我看你就是缺少慧根,想学也学不来。”

“可是小宝算术比犁万堂快多了!”曹小宝委屈地道。

曹玉簪还算耐心地道:“智与慧,本来就是两码事。智在知识,成于多学;慧在深想,成于多思。算术快,算得准,你也就是个账房,给人扛活的命。有慧的人才能办大事。成天耍小聪明,看你这辈子也就是个小奴才。”

曹小宝倔强地道:“奴才就乐意伺候太后一个人,就愿意当这小奴才。”

曹玉簪瞪了一眼,抓起床刷骂道:“好你个小兔崽子,今个不打死你,你还成精了!”

……

一路颠簸,欧阳镜终于来到长安。

长安古城,好大的名气,可是来到这里,看到的却是满目疮痍。高大而破败的城墙,到现在还能看到与胡人作战时留下的痕迹,看来唐家也实在是没钱去修。

安国公遇刺,引起巨大反响,事后加强戒备,并执行铁腕政策,但凡有不服税改者,一律逮捕,当街行刑。

全城戒严,到处弥漫着恐怖气息。

不时见到有不服税改的锦衣人被当兵的拉到街上毒打,打得那叫一个惨。

可即便如此,还是有人不服,暗中藏钱,被当兵的抓住把柄。而挨打的人中,竟也不乏唐氏子孙。只是他们距离清化坊的那群人血缘较远,又或者觉得留在那里受制于人,于是跑到长安道谋求发展。

结果积攒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心血家产,眼瞅着要被收回,岂能甘愿。

不服就继续打,一直打到服为止,一直不服就一直打,打到死为止。打死老爷打少爷,就不信全家人都不服。

“唉,哪有不服的,一准是当兵的想讹钱,而那帮人已经实在拿不出来喽。”看着满大街的血渍,欧阳镜也是一阵啧舌感叹。

不久后欧阳镜来到长乐门前,看着前朝破败的皇城。凝视半晌,才继续向前,马车驶向安国公所在含元殿。报门,走过望仙门,进入殿内。给国公爷扣头请安。

来到长安,安国公就是这里的皇帝。

唐振以为,欧阳镜只是来看小乔的,并没说什么,只是挥手让座。可这时欧阳镜却把自己的所见所想告诉唐振,提醒唐振有兵丁肆意妄为,敲诈勒索,枉杀人命。

闻言,唐振很是重视,派专人去调查。不久后得到确认,欧阳镜所言不假,国公震怒,下令斩杀肇事者,并广而告之。

见欧阳镜颇有些眼力劲儿,安国公奖励他一块腰牌。

这看似普普通通的一块腰牌,也没什么俸禄可拿,但这块腰牌意义非凡,在长安道可谓是畅通无阻。腰牌上书“长安道巡查使”六个大字。

“小乔拜见父亲。”

“乔儿,你身子还好呀?”

“没大事了,就是肩膀还有些疼。”

箭伤怎能很快就好,此时欧阳侧妃肩膀缠着绷带,身上发烧,脸蛋通红,姑娘只是故意轻说罢了。

“哎呦,我的小可怜儿,心疼死爸爸了。”说话间,当爹的眼眶发热,倒是发自内心难受起来。

见父亲骨伤未愈,却风尘仆仆,赶千余里路来探望,小乔心里难过起来,父女相泣半刻。

“乔儿啊,你来说说,受伤后是怎与国公爷说的呀?”

“乔儿对国公说,这次恐怕是活不成了,若是死了,请国公善待家里樊夫人和樊侧妃,还有替巧儿照顾父亲。”

“然后呢?”

“然后……?”

欧阳镜感叹一声道:“你说的那些都是废话呀,我好孩儿听爸爸的,你应该这样说……”

欧阳镜让小乔装作病情加重,命不久矣,临死前对安国公说,希望葬在长安,而且灵位不入唐家祠堂。

安国公一定会问:为何如此?

小乔就说:在洛阳,有樊公妃和樊侧妃照顾国公爷,二人贤惠,小乔放心。可在长安,国公爷没有良人陪伴,小乔就不放心了。死也要把魂留在长安,做鬼也要给国公挡箭。

这时再请国公一封休书,就说:樊公妃贤惠,常常好心教育小乔,可小乔蠢笨,总是做不好,惹公妃着急,还为此闹了心病。反正小乔也要死了,不能陪在国公左右,不如国公一封休书安慰公妃,去掉心疾。

……

曹玉簪闲来无事,在宫里打太监玩。曹小宝东奔西跑,忽而停下来让曹玉簪打两下。否则一直跑,不被太后追上,那太后可就真生气了。

在外人看来端庄威严的太后,其实也才二十一虚岁,拿到后世,这还是个孩子。而且正是精力旺盛,爱玩爱闹的时候。可她现在已经身为人母,还是个寡妇。

才一周岁的小皇帝,连话都不会说,可以说曹玉簪是皇城里唯一的主子。

一个人住这么大的皇城,说不尽的孤独。

“去,把御弟给我喊来,我有要紧事与他谈。”

“喏!”

曹玉簪手里掐着一份户部折子,这次她不打算送给赵准,而是找苏御“好好聊聊”。这折子是针对淮南道和江南道偷漏盐税的事,估计有三千万的缺口。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而且涉及到西门氏和孟氏。可以大办,也可以小办,甚至可以不办。

但曹玉簪就喜欢这样的折子,任意她发挥。

不久后秦王入殿,太后当头棒喝:“御弟啊,你可是在欺哀家?这么大的事,你就草草处理?”

苏御还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匆匆赶来,看了看折子,真想摔她脸上。

苏御语气不善地道:“何为草草处理?”

曹玉簪紧敲凤霞:“你明知道平时我都把你递来的折子送给赵准,而到了赵准哪里,一切事务都是简办。你别跟我说你不知!你是在跟我装糊涂吗?”

就因为这点破事儿,硬是听曹玉簪唠叨半个时辰。她似乎就是想找人吵一吵,心里才舒服些。

至于这事最后是怎么办的,她并不是很关心。

她也知道,不至于因为三千万跟两家门阀使劲儿掰扯。而且这次偷漏税是在盐道,是孟家和西门家里的人私下里监守自盗,而两大家族也会因此受到损失。不如把这折子丢给孟丹青和西门真森,他们自己就会想办法解决。

……

离开后殿,苏御把虎头盔往车里一丢,心气儿不顺地扯了扯衣领。

每次出来都要重铠披挂,否则王妃就不高兴,结果跑来后殿,就是因为芝麻绿豆点个事听曹玉簪吵半天,简直是烦死。

这时听车外传来一阵聒噪,掀开窗帘一看,一个血葫芦似的人,被担架抬向后殿。一边走还一边滴着血,那人身上血肉模糊,距离稍远,看不清脸,但感觉有些像张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