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门阀赘婿 > 第七六三章 久旱逢甘霖

门阀赘婿 第七六三章 久旱逢甘霖

作者:蜡笔疯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4:34 来源:笔趣阁

城楼破败,垛口残缺,到处都是战争留下的痕迹。当兵的往城头运送砖石瓦木,巨料沉重,不时传来号子声。

封城一月,蕴藏巨大商机,城门口车水马龙。

一匹大青马出现,马上端坐一名头戴轻纱帷帽的红袍女子。女子轻撩帽帷,举头望向城门石匾,见有“燕州”两个大字。

赶一千六百里路,终于到了,女子欣慰地笑了笑,放下帽帷,向城中走去。

女子只是轻轻一笑,竟把那城门卫兵迷住了。经历过战争,却未经房事的青涩小兵,看着这衣衫华丽相貌美妙的女子,竟没拦着她。他似乎认为如此娇美的女子绝不可能是个坏人。

直到女子进城走远,小兵才挠了挠头,感觉自己好像犯了错。

他确实错了,放进去的美女正是一名顶级杀手,朱雀。

……

龙山一战的消息持续发酵中,各大书报社添油加醋报导。

本来只是两个时辰的战斗,被渲染成一场超大规模战役。双方动用百万大军鏖战七天七夜,人踩马踏,大炮轰鸣,把龙山削去一尺。本来我军战况不妙,幸得我朝摄政力挽狂澜,扶大厦之将倾。

郡主在后殿看过战报,所以她知道书报社是在吹牛。平时郡主不爱看这些吹牛的文章,可最近她却看得津津有味。时常捧起书报,爱不释手,有时还会喜滋滋抿嘴一笑。

不久,梁辽签订的消息传来,本是一个稍有些吃亏的盟约,可在皇太后曹玉簪的力挺下,全国纸媒口径一致,夸赞摄政王赵御,为梁朝签订了一份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盟约。

敌军撤出榆关,战争结束,秦王安然无恙,郡主高兴得难以抑制。郡主极少饮酒,也极少摆宴招待奴人,可今日却破天荒的在家里摆下酒席,庆祝一番。

没邀请旁人,只把隔壁八姐唐韵请来,看席上郡主高兴的样子,似乎是把“诈骗案”的事给忘了。

西门端自作聪明,设计坑害唐家,顺便想把赘婿苏御撵出清化坊。可他计策失败,绞尽脑汁挖出好大一个坑,最后竟是自己掉了进去。

四百亿被唐家吞了去,那还了得?

西门家族再有钱,也扛不住如此大的损失。西门端没辙,去找唐剑帮忙,希望唐家五哥到唐灵儿面前说说情。可唐剑却说:我也被小妹算计,老脸都被丢没了,还怎好意思去帮你求情?

西门端无奈,又去找唐灵儿的五姐,也就是西门氏六公子西门春风的夫人唐妙语。

年过半百的唐妙语,听西门端讲述始末,先把西门端臭骂一顿,这才带着西门端去找唐灵儿。

结果好说歹说,小妹没给五姐面子。

唐妙语当时就火了,指骂道:“当初你召姐姐回家,帮你搬倒唐秋。姐姐我全力相助,你才成功。否则仅凭你,能办得到吗?今个轮到姐姐求你办事,就如此不给面子?且不提什么姐妹感情,我就问你,一下子吞了四百亿,西门氏能善罢甘休吗?这等事,要是闹到国公那里,两位国公撞面,要么是谈笑还钱,要么是雷霆大事。哪个你也捞不到好处!”

唐灵儿道:“他先不仁,休怪我无义。再说那四百亿我也没说不还,只是先买些国债放在家里。待三年期过去,收了利息再还他。”

唐妙语道:“你买国债,这也不难办,把国债券给我带走,三年期到,利息给你便是。”

唐灵儿没答应,惹得五姐怒目咆哮,愤然离席。

唐妙语走出霄凤阁,唐灵儿气愤难平,站在窗口向下喊:“我办唐秋,是因为唐秋行为不检,为我唐家丢脸。若你还承认是唐家女儿,你所做难道不是出于本分?当时我大着肚子,还要管整个家族,可曾有人念我个好了?如今你为了西门家,跑回家里指责我,不觉得自己有错吗?”

唐妙语气得头疼,站住脚,想回几句,可这时唐灵儿已关上窗户,不再理人。

唐家姑娘都是火爆脾气,唐妙语气不过,转回身再次登楼,踹门便道:“当年西门春风和七姑在世时,我唐妙语在洛阳城里也是跺一脚乱颤的人物。你娘长夏公主没我年纪大,她嫁入唐家不曾像你这般敢训斥与我!三年前唐家穷得揭不开锅,你去西门氏借钱借粮,是谁帮你左右逢源?还轮得到你数落我不向着唐家?你从小儿娇生惯养,长大了赘娶夫婿,你可知嫁入别人家是何等滋味?你还当是家里的大小姐,凭你任性?今个西门端求到我,若我冷脸不管,那以后你再去西门家借钱,谁能借给你?这四百亿你能吃到死吗?”

唐灵儿愤然道:“姐姐这些话都在理上,但你只说其一不说其二。与西门春风相配的是三姐唐乐,他二人已有情愫,这时你横刀夺爱,把三姐气到服毒。从此你接替三姐成为七姑联络人。这些你为何不提?我娘不教训你,是因为她天生就是不与人争的性格,休要以为娘不争,女儿就不争。欺负到我头上来,你还不够资格!你以为我去西门氏借钱粮,是你的功劳?那是哥哥与西门真森协商的结果,我不过是去取罢了,与你有甚关系?没有你,我也一样能拿得到!不找你,找西门圭一样办事!之所以找你,就是因为你我都姓唐,娘家人照顾你,你却反来邀功!”

六公子夫人出面,也没把事情办成,这件事可就包不住了,终于传到西门真森耳朵里。楚国公勃然大怒。可很快他又冷静下来,不打算亲自出手干预,而是让西门端去大理寺告状,让太后曹玉簪裁决。

这件事落到曹玉簪手里,还能有好?

西门真森当然知道太后一定会捞点好处,但捞点就捞点吧,总比直接去碰唐振强。

谈好了,表兄弟之间就把钱还了;谈不好,就容易翻脸。

唐家穷得要死,长安道税改又把唐振弄得焦头烂额,这块大肥肉进了他的嘴里,还怎么谈?

唐灵儿买的国债,就是户部所属京都大钱庄印发的国债。如今专管户部的摄政王赵御远在燕州,户部又落到曹玉簪手里。曹玉簪要想办这件事并不难。

经过大理寺裁决,判唐灵儿有罪,再把她手里的国债券要回或作废。那四百亿就能重新回到西门真森手里。

可大理寺三次传唤长安郡主,都叫不动,因为大理寺级别不够。按照皇室与门阀之间的,要想审大城郡主必须由皇帝或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来审。大理寺三次传唐灵儿不动,曹玉簪只能亲自传唤。

唐灵儿正在家里饮酒,曹小宝带着礼物来找,对外就说是太后娘娘想郡主了,邀请郡主入宫聊天。

不久长安郡主的四匹大骊进入皇城。唐灵儿刚一下车,就见到承风郡主的车停在门口,看来曹玉簪已决定出手解决此事。

唐灵儿叹了口气,昂首,端起架子向宫里走去。

唐振在长安道主持税改,虽引发暴动,可唐振依然认为税改是成功的。暂时的损失,将来会加倍收回。

苏御的税改计划书中说,神州极少有超过三百年的王朝。包括汉朝,也是拦腰斩断。

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新的王朝建立,资本会重新划分。若没能做到重新划分,那将是一个短命王朝。比如隋朝。相反,取而代之的唐朝,却在李世民的带领下,打碎了太子李建成所代表的旧势力,完成重新分配。

可是经过一百年之后,各种资本,包括土地,又都落入到富人之手。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这种情况还能坚持一百年。但过了二百年,穷人就快被压榨得无法生存,除非甘愿当奴。

但,有的人天生傲骨,当不得奴才。可穷人再怎么努力,也是穷人。即便是科举考试,也早已被资本渗透,寒门再难出贵子。必然引发那些不愿意当奴才的人举旗造反,这是导致王朝无法持续三百年根本原因。

将近三百年时,就算皇帝勤奋、宽厚、爱民也没用,除非重新分配资本,否则王朝必亡。

如今梁朝进入第二个一百年,不如主动重新分配资本,虽会引发暴动,但规模不会很大。因为民心还在。民心向着朝廷,朝廷就不会倒。若过了二百年,地方士族的家奴比县令的衙役多几倍。那时积重难返,想改也改不成了。

虽然唐振对苏御提出的税改政策充满信心,但唐振是真的太穷。刚刚能保证军队粮食,而军饷已经欠了几年,战后抚恤金更是没有着落。若这四百亿能留在手里,真是久旱逢甘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