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门阀赘婿 > 第七八一章 安国公说

门阀赘婿 第七八一章 安国公说

作者:蜡笔疯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4:34 来源:笔趣阁

每次唐振从长安回来,大司马正殿都可以用“人满为患”来形容。

似乎每个人都有着十分充分的理由来见唐振,然而大部分人都被秘书郎挡在门外,而他们要办的事,大多也都是秘书郎在解决。

这样的一天,也一定是恬静忙碌的一天,不过恬静大姐姐应对自如。

苏御有些惊叹于恬静的记忆力,她似乎能记住每一张脸。她不解决具体的问题,但她负责在这里疏导、引荐、阻挡。尤其要应付一些自以为身份不俗的“老干部”。他们情绪激动,絮絮叨叨。

她听苏御建议,准备一百张竹制号码牌,可今天还是不够用。她就用纸来写编号,继续发下去。

任何时候见到唐振,见到的都是一个团队。

现在苏御身边也开始有人,比如秦王殿里的那些秘书郎。当然唐振身边的人更多一些。这不奇怪,某种意义上说他就是长安道的皇帝。而现在的大梁朝廷,更像是一个联合国。

苏御老早就注意到唐振身边的那群秘书,基本是固定的,偶尔也会更换。

当秘书们干的时间久了,很多事都能自己做决定。

但什么事能做主,什么事需要询问唐振,这里需要拿捏分寸。一些不能拿捏分寸的人,就会被别人代替,直到唐振选到合适的人为止。所以大人物身边的那些老秘书们,各个都是人尖子。

唐振身边职权最大,或者说兼职最多的秘书是唐云,他被戏称为唐氏门阀大管家。唐振每次离开,把军务大事交给唐炯、唐恂;家族大事交给长老会;经济事务交给唐灵儿;而除了这些,剩下的都是唐云的。

比如重要客人的迎来送往;为唐家不肖子孙们摆烂事;处理清化坊内部的刑事、民事案件;监督、执行家法;监管清化坊监狱等等,都归他管。

在清化坊里有这样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只要发生一件事不知应该找哪个衙门,那就去找唐云。

唐云有一个外号,叫“仙儿”。这与他的职务有关,也与他的性格有关。他很忙,但他看起来总是保持着一个办事节奏,不急不躁也不拖沓。

苏御身边就缺少这样一个人,觉得马修有培养潜质,可惜他文化水平稍低了些,现在只认识几百个字,总感觉差了点意思。

“听说劲锋遇刺?”

唐振离家半年,看起来瘦了不少,身上更增沧桑感,但这并不会破坏大司马的气象。他本来就是一个厚重的人,看起来也更有帝王相。

苏御无奈道:“现在还查不出是谁干的。”

唐振闷声道:“查不出是谁干的,那任何怀疑对象,都要当真凶来防范。”

苏御认同地点点头。

唐振欣慰地道:“这次去北面打仗,运气不错。”

苏御苦笑一声:“确实如此。”

唐振习惯性地敲了敲桌子:“当我听说你只带着十一万人去支援,我很着急,我觉得这是在添油。若我在朝,不会只派那点兵去打仗。梁朝现在又不是没兵,何必打得那么艰苦?可你走得太快,第一天决定,第二天就上路,我的书信都追不上你。”

唐振感叹一声:“万隆帝卸朝之后,玄甲军一直都是四分五裂的,可从来没像今天这样,打仗时还如此勾心斗角。若耶律崇光不是被你的乱箭射死,我想他已经打到黄河边儿上了。到那时,不知贤康二王是否还坐得住。”

耶律崇光到底是不是被床弩射死的,到现在也没个准信。但“梁朝签约代表”“卫**总监军”“鲁山郡王”赵晃回京之后到处嚷嚷,又没有人反驳他,就把这个论调坐实了。

而民间传得更邪乎,传说我朝摄政赵御,力开三石,跃马射箭,射穿了耶律崇光的铁头盔。

屋里只有四个人,唐振、苏御、唐灵儿,还有那个身材矮胖的婢女。

这婢女的身材很像个球,矮墩墩,长得也不好看,她为什么会成为唐振最信任的婢女,到现在苏御也说不清楚,唐灵儿也是一知半解,据说小姑娘是顺内院带来的。

小姑娘走路非常轻,正常速度移动,感觉她是在地上漂,几乎没有声音。

苏御说,唐灵儿抱着一摞文件来见唐振可能要浪费感情。果然,唐振没让唐灵儿做述职报告,安国公还是对国家大家更感兴趣……

唐振耿耿于怀地道:“凡羽曾对我说,希望我们这一代人能大展宏图,可在我看来希望渺茫。我也想不到明白康王为何非要支持那个小皇帝。难道他是想赌一把,赌曹玉簪的儿子比眼下这些皇子更好?”

说到后来,唐振是以一种聊家常的口气在说话。

他心里当然清楚,现在苏御当不上皇帝的最根本原因不是康王,而是孟氏和西门氏的强烈反对。但在这个问题上,那两家与康王一个鼻孔眼出气,提到“康王”两个字,代表的更像是一个集团。

若大兴皇帝夭折,在皇族内部来看,张云龙、赵准、苏御最有可能登基。因为那时康王已不再支持或阻碍任何皇子去当皇帝;可从门阀角度来看,张云龙没有门阀背景,反而更容易被接受。而赵准一直是西门氏支持的,苏御是唐氏门阀培养的。

“你还有很多江湖姐姐,你可否知晓?”

“哦?十八哥知道在哪?”

“嗯…,知道几个,但都已过世。活着的藏在哪,我也不甚清楚。”

对于太子盈、皇子誉、赵崇、赵准、赵裕隆、赵纯等,这帮在宫里出生的皇子,万隆帝从不表示怀疑。可是对那些私生子,他只承认与他长得像的。不过他对女儿倒是比较宽容。即便不像,他也承认。但那些女儿都被他安排到哪去了,也没人说得清楚。

其实唐振有很多事要办,动不动就有秘书郎走进来,趴在唐振耳边说两句话,唐振往往会用笔做出批示,秘书郎带着文书出去。

可即便如此忙碌,他也要对这连续两次的税改赞美一番。他说,土*税改让唐家不再为军粮发愁;商业税改,会让唐家尽快恢复元气。不出十年,唐家的外债一定会抹平,困扰唐家几代人的债务问题,终于见到曙光。

唐振的这些话没让苏御感觉如何,却让唐灵儿心满意足,与有荣焉。

……

夜深人静,庚王府附近的胡同里,一名身穿锦袍的男子趴在地上一动不动。大夏天的,不知为何他要披一件斗篷。如果他不这样穿戴,或许不会被人从背后一击,打晕在地。

一名白发老者摘下他的斗篷,披在自己身上,走出胡同时将篷帽戴在头上。老者目光笃定,向庚王府高墙走去。

道光坊有望楼,庚亲王府也有望楼,而这个身披斗篷的老者,是正对着王府望楼方向走。他如此明目张胆的走路,反而没引起太多怀疑。

可不久后望楼上人影一闪,负责瞭望的兵突然身子一挺。可那当兵的并没有倒下,而是保持这个“一挺”的姿势站在那里。

刚才老者的手指,像钢锏一样戳在瞭望兵的铁甲衣上,留下一个深坑。

而发生的这一切,都只是一眨眼的工夫。老者已来到庚王府里,很快就找不到人影。

庚王府比秦王府大得多。从南往北数,是七进,可横着还有几进院落。王殿两侧是幕僚居住的地方,王殿后面是内院,是冯老太妃和西门王妃等妃子居住的地方。而老者藏身在东耳院中,盯着那些幕僚。

老黄已经三天没回家了,一直藏在这里。

饿了就去王府食堂偷东西吃,困了就藏在食堂屋脊梁上睡觉,不时偷些酒喝。

虽然现在王府里加强戒备,可还是没发现老黄的踪迹。至于那个当兵的,他也说不清楚自己是怎么就“中了一箭”。从铁甲上留下的痕迹判断,那箭没有箭头,而诡异的是没找到那支箭落在哪。

这件事惊动内院,冯太妃的三个义女在王府里检查一圈,没发现异常,便成天留在庚王身边保护。

今天老黄换了个地方,藏在韩韦的屋里,听韩韦与几个江湖人商量事。可听来听去的都不是老黄关心的。韩韦这小子除了想升官发财,就是想挊张密一下子。

看来这二人之间的梁子算是解不开了。上次二人聚集七百人在西市械斗,韩韦的人打断了张密的腿,张密用新学的魔功抓断了韩韦的锁骨。现在半根锁骨还挂在张密脖子上当项链吊坠呢。

韩韦的左肩留下些残疾,平时走路都能看出偏肩,而张密的骨头已经长好,他看起来倒是正常人一样。也就是说,那次恶斗韩韦吃了大亏。每每想起张密,韩韦都咬牙切齿。

几天过去也没听到关于秦王遇刺的事,老黄有些不耐烦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